黄 维 李奕标 蔡瑞歆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521000
胫骨骨折为临床中常见骨折类型之一,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为其中常见类型,多为重力创伤所致,对患者胫骨关节面结构及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指出,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需要手术修复胫骨关节平台,恢复关节腔正常间隙,以维持膝关节正常结构和功能,降低关节炎、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1]。内固定为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主要手术方式,单纯内固定手术不能有效恢复胫骨关节面解剖结构,植骨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常用辅助治疗方法,为探究胫骨钛板联合人工骨移植在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中治疗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胫骨关节面塌陷患者60例实施研究。纳入标准:(1)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经体格检查、下肢DR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方式,获得患者和家属同意;(3)术后,患者均规律随访3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严重外伤患者,如颅脑、胸部、髋部外伤;(2)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3)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不全、严重感染患者;(4)术后病情发生严重改变,转院治疗或未能随访3个月患者。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38.5±7.6)岁;发病到入院时间0.5~11h,平均时间(5.1±1.6)h;外伤原因:车祸伤36例,摔伤12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钛板联合人工骨移植治疗,开放性伤口患者予以清创,积极消肿、止血,用胫骨平台外侧作切口入路,内侧在内后侧作切口入路,外侧和内侧切口入路距离应保持7cm以上,以降低皮肤坏死发生风险,直视下尽可能恢复胫骨关节面解剖结构,对于不能修复部位,用人工骨进行修补,用胫骨钛板进行内固定,C型臂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情况,如满意,放置引流条,逐层缝合。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保持切口干净、干燥,预防感染。早期指导患者实施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治疗前、治疗3个月,对患者患侧进行DR检查,比较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水平。(2)膝关节功能:治疗前、治疗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定系统(H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活动度、稳定性、肌力等项目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2]。
2.1 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 治疗3个月,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均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2.2 膝关节功能评定 治疗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76.4±5.1)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3.2±6.5)分(t=31.126 5,P=0.000 0<0.05)。
表1 治疗前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
随着交通业、工业快速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升高,骨折发生率随之升高,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为临床中常见骨折类型之一。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多为暴力所致,破坏膝关节结构和功能,如治疗不当能增加患者致残发生风险,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3]。恢复胫骨关节面骨折解剖结构,恢复膝关节功能为临床中治疗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治疗目的,通过手术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法。
有学者研究指出,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治疗主要原则为恢复骨折解剖结构、保护周围软组织、有效固定骨折面及恢复膝关节功能[4]。胫骨钛板内固定为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重要内固定和支撑方式,恢复结构后采用钛板进行锁定、固定,维持骨折面正常解剖结构,并促进患者早期实施功能锻炼,以最终恢复膝关节功能[5]。临床实践发现,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患者难以直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多存在骨结构缺失情况,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6]。人工骨为骨科中常用辅助材料,以弥补骨折缺失,人工骨移植在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患者中应用,能最大限度恢复塌陷骨关节面。本研究结果得出,胫骨钛板联合人工骨移植治疗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可有效恢复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P<0.05)。人工骨移植能弥补塌陷关节面缺失,协助恢复解剖结构,有效修复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平台后倾角,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胫骨钛板联合人工骨移植治疗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P<0.05)。有学者在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患者中同样采用人工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有效恢复骨折解剖结构,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7-8]。
综上所述,胫骨钛板联合人工骨移植治疗胫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能有效恢复骨折结构,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