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陈子时 谢蕾 周楠 刚申坤
摘 要:航天三级企业综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两个一流”的要求和标准,更好地服务航天科研生产经营发展,是企业管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通过近年来的综合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航天三级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综合计划;综合管控
一、背景
航天三级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的综合管理工作通常采用计划管理的方式,对相关业务工作进行分解落实,一般由综合管理部门汇总各业务主管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后形成企业年度综合计划(以下简称“综合计划”)。
随着航天企业综合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综合计划与业务经费开支、人力资源配置等的关联关系,以及综合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企业年度工作要点等的关联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已不能买足企业决策层的管理要求,不能适应企业职能部门和员工的日常工作需求。
航天企业紧盯“两个一流”的要求和标准,企业当前的管理要求、管理方式越发明显的显现出不适应、不明确等问题,综合计划管理需要总结和完善,需要通过流程化和信息化逐步提升其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机关综合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的高效综合管控。
二、管理模式改进点
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工作目标,结合机关业务特点,不断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机关能力建设,管理运行模式的改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分类分级管理
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目标,结合年度企业党政一号文件、责任令、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将相关工作按类型汇总提炼,避免出现重复性综合计划事项。根据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分工,逐项落实各类型事项的责任主管领导和部门,实现综合计划的分类管理。
引入航天系统工程项目计划管理方式,首先由综合管理部门制定年度综合计划的一级计划,然后由业务主管部门细化分解本部门的二级计划,业务主管人员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编制岗位人员的三级计划,进而实现综合计划的分级管理。
2、“一本账”管理
以综合管控能力提升为中心,提出综合计划“一本账”管理方式。改变原有业务工作孤立策划的管理方式,将多点式工作布置集成为企业综合管理的“一本帐”管理。
财务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依据企业综合发展规划,以年度综合计划为基础,开展全面预算和人力资源统筹工作,保障企业优化配置资源、高效运转。
3、执行有效性管理
简单的季度计划完成率考核,不能充分公平体现部门和岗位人员为组织战略发展的贡献率。借助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1],设置综合计划考核的关联维度,完善对部门绩效考核和评价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保证综合计划的执行有效性。
综合计划考核的导向性可以正确引导计划执行者实施工作,平衡机关业务定位,有机链接企业内部综合管理流程,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运行效率。
三、工作实践小结
管理模式的改进均要落实至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中,达到标准化控制,全过程监管的目的。本文通过综合计划管理创新实践,归纳工作经验和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借用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降低企业综合管理成本
打破信息化平台孤岛现状,将信息源集中统一归集,应是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综合统筹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果断决策在企业现有项目管理AVPLAN3.5系统中设置综合计划管理模块,通过登录“项目管理”,進入“综合计划”模块,如图1所示。“综合计划”模块中,左侧是企业工作项目树,根据综合计划使用需求可实现分层管理;右侧为综合计划具体工作显示界面,根据综合计划分解需求可实现“分类分级”管理。
采用在现有信息化系统中添加新模块的方式,除了节省了企业系统建设调试和使用培训等工作,还可快速推动综合计划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地,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综合管理成本。
2、做精计划管理信息化流程,清晰企业岗位管控职责
为使综合计划工作能够切实做到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强化对标,做到有效推动企业全年工作完成,起到可追溯、可预警及工作“一本账”的作用。首先综合管理部门对综合计划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由信息化技术支撑部门将管理关键环节控制点设置于信息化系统中;然后按照三级计划管理要求,对综合计划编制、下发、调整、取消、提交等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同时明确信息系统管理的岗位设置及职责,将信息系统管理相关岗位的主要职责与不相容职责分开[2]。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计划编制工作是全过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为此,严格三级计划编制下发审批流程意义重大。综合管理部门综合计划主管人员需统筹同类计划项,完成一级计划的编制工作,提交综合管理部门正职校对、企业主管领导审核,最后由企业主要领导审批后下发执行;业务主管部门正职负责组织本部门岗位人员细化分解编制本部门的二级计划,经企业主管所领导审批后下发执行;业务主管人员编制三级计划,仅需本部门主管领导审批下发。
3、实施业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推动企业知识共享管理
为提高综合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在优化业务管控流程的同时对综合计划的属性和完成形式进行了完善。编制计划属性时,每项业务工作先选定“考核类型”,包含“重点工作”、“工作要点”、“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等四类。不同类型的计划属性信息、填报内容、管理内容有所区别(如图2所示)。针对四类类的综合计划,对其“完成形式”进行标准化要求,编制计划时需明确指定对应计划提交物;计划提交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并根据指定提交物是否完成判断计划完成情况。
同时,为实现综合业务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综合计划属性和提交物的形式内容,一方面确保综合计划信息库的内容准确、有效,另一方面便于综合业务工作在线数据字典查询以及业务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随综合业务工作涵盖内容的丰富,综合计划信息化管理模块可为企业各岗位人员提供更多有效实用的岗位知识,包括对应业务策划、工作计划安排、工作开展以及完成情况的相关信息和材料。为岗位人员业务工作知识管理和共享提供基础平台,推动企业综合管理业务高效有序开展。
4、细化计划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制定考核评价规范标准
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对标对表,创新综合计划考核模式,不断完善综合计划信息化考核模式。做到信息随时可查,问题随时可现,责任随时可判。树立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价值导向,激励部门每一位员工主动为企业多做贡献。
以综合管理工作“一本账”为基础,为提高计划的严肃性,避免计划空提交和虚假提交,在计划信息化管理的流程中明晰三级计划考核节点和要素,细化考核评价和扣分点(见表1),加大对重点和要点工作完成情况与质量的考核力度。
采用全流程信息化的管理和考核模式,企业领导决策层和管理层实时监管综合业务计划进展情况,综合业务管理部门强化关注重点工作进展,通过辨识风险并及时预警,进而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后续改进思路
“一本账”和“一盘棋”的航天企业综合管控提升工作,需各级组织不断深入查找并切实解决影响管理高效运转的薄弱点,做好持续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综合计划管理新模式的实践,发现企业综合管控能力的提升需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部门工作协调与牵引能力,进一步统筹优化信息化管控手段,规范企业综合管理业务的有效运行,加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管控流程与组织架构——平衡计分卡案例·方法·工具》,秦杨勇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4
[2]《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王德敏编著,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
作者简介:宋娟(1982.8-),女,汉,籍贯:山东聊城,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