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文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的阅读,这种体验主要表现在读者与文本交互作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与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一种独到的体验。 “自己思索,自己作主”,把自己的观点置入文本,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并有勇气把它表达出来,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意义。
一、创设情境,张扬个性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 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创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放下所有的束缚,衍生独特的见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是哈姆雷特。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转变角色。我认为作者不一定能成为学生的知音,但教师却一定要做学生的朋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章得到融合。阅读前,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后,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提高,鼓励学生既要认真反思、正确评价,又要充分阐发,大胆质疑。总之,教师不是作者的传声简,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努力做好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这项工作,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
二、设计环节,培养兴趣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是实践者、探索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 “未来文直将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增设一些趣味环节,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应慎选阅读内容,调动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寓言、童话、儿歌等,这样的内容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坐井观天》一文时,我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 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首先出示图画让学生们猜猜“小鸟和青蛙究竟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急于想阅读小鸟和青蛙的故事。
三、寓教于乐,提升素养
寓教于乐的活动,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小学生的时间观念、责任感、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热爱家园的爱心,并且我们引导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应用到自己在家里的生活中,携手和家长一起共同全面的培养孩子的素质,素质教育的作用将真正的影响在孩子们整个人生的道路。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使学生乐学,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学生读好书。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全面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授之以渔”,学会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保持极高的读书兴趣,教师就要借助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教会学生如何选书和读书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授之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悟”“抄”是小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关于“读”,教师要根据阅读的需要,教会学生朗读、默读、浏览、跳读、速读等,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悟”,一般用于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采取的方法,可以通过圈点、批注的方式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迹,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抄”,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记录文章出处,便于积累与运用。
好书推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个性,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做阅读的主人。当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教师就要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 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如何从众多的书籍中查找所需的书籍。选书有讲究,首先,内容上,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人喜好。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书要选故事性强的,如童话、寓言、儿歌等;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介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生活、历史、科学常识、侦探、文学类的书籍,尽量做到博览群书。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要根据图书内容来选择推荐方式,以吸引学生。比如,故事类图书,通过介绍故事梗概,抓其中一到两个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冲动;侦探类图书,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把故事的悬念留给学生,引发学生对答案的探究;科普类图书,可以通过质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求知求证;对于文学类图书,教师要对书籍加以介绍,让学生带着一定目的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