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讨

2020-06-27 14:07王淼
知识文库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目效率知识点

王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科教学目标也发生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仍在有所下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更多,成为地理老师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教师应该详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找到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突破点。下面就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学进行研究,找到提高地理学科学习效率的方法。

地理知识是一门偏向于理科的文科,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与实际相结合。在初中阶段,地理主要是学习地球地图、世界海陆分布、世界地形、世界气候、世界的居民,中国地理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地理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会看图。初中地理中有很多图形,如温度图形、地势图形、气候图形等。因而,教师在讲解时,要教导学生学会看图。通过图形知道各个省份的形状和在地图中的位置。因而,教师在讲解地理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与实际的结合,保证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得到应用。

1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1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初中阶段,除了音乐、美术、体育等非考试科目以外,地理课程可以说是安排时间较少的一门科目,甚至有时候地理课程会被其他的科目占领,上课时间会更少。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都认为地理科目不是很重要的课程,不用安排过多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理课程的最基本的上课时间就不够,导致教师讲课不仔细,地理学课的课堂效率不高。

1.2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以及家长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

在初中阶段,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学生考上重点高中或者质量更好的高中。因此,在上课阶段,教师更加重视考试的科目,对影响考高中的科目认真研究,对中考不考的科目就不太重视;在课后,家长同样是这样的心理,会安排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应试教育上。上述这种对地理不重视的心理就导致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习不专心,不认真或者在地理课堂上学习其他的科目。以这样的情况下去,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学生地理学习的一塌糊涂,课堂效率也不高。

1.3教学内容固定化、模式化

教师受到长期考试压力的影响,在上课时总是下意识的讲解考试的重点,学生就只记忆考试的内容,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就一笔带过。讲解题目时,就会注重分析往届的考试题目,对其他内容一知半解。长期这样下去,教师会形成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长时间重复的方式,使学生感到烦躁,没有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地理课程上的课堂参与度降低,会严重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2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2.1精选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要想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所提高,首先要做的就是精选地理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筛选课本,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疏通整个地理课本。教师在进行课本内容选择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地理教材的主干线,并选择每一章的重点节,重点节中的重点内容。依据重点内容不断地进行延伸,形成学习的知识网络。其次,结合课本的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延伸,与课外的内容相联系,学会将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例如,熟练掌握省份的相关知识,当说出一个省份时,可以知道其相邻的或者附近的省份,和地形类型,将我国的地形熟练掌握。

2.2合理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我国统一规定初中一节课时间为45分钟,这45分钟内学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会集中精神。依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以内, 25分钟时间是集中精力的,且为上课前25分钟,25分钟之后,学生的精神会越来越不集中,学习效率会严重下降。因此,教师要对根据这一结果对一节课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学生精力集中的时候讲比较重点的内容,25分钟之后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一节课可以高效进行。

3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详细对策

3.1运用互动教学以及竞赛等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当学生对地理有一定的兴趣时,会自发地去学习地理,这样课堂的积极性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因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激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使地理课堂的效率得到提升,在进行互动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会了解的比较多,当回答正确时,学生会有满足感,更好的激励学生投入地理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上开展地理知识竞赛,通过学生的好胜心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以达到熟练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课堂知识竞赛可以分为课前竞赛和课堂中竞赛,课前竞赛所包含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的简单,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课堂上专门的竞赛,就要有难度,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例如,在湘教版课本中,七年级下册有一章是认识国家,在讲解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设置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先进行大概内容的讲解,当学生知道是讲解其他国家时,教师可以挑选一部分学生介绍一下其对其他国家的了解,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在学生都情绪高涨时,教师再进行课堂引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3.2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组合的讲解办法

初中地理中,有很多碎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教师讲解时,学生很难听懂,而且记忆困难,导致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因而,为了缓解学生的记忆压力,使学生可以更快的记住所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采取图文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图片是一个表达文字的良好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图画读出所包含的内容,更快的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湘教版的地理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世界的气候》,在这一章节中的知识点是很难掌握的,因为世界上有很多的气候,且这些气候的特点和所处的位置都各不相同,容易记混。在这时,如果引入图文结合的方式,会很容易理解。温度的由低到高是用红的深浅表示的,红色越深,表示温度越高。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根据图片形成记忆,快速记住。同时,表达这些气候的分布,教师可以根据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会一目了然,很快理解。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既新颖又好玩,学生会很感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3.3将所学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地理,大多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会很难理解,不能理解其内涵。比如,气候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找不到所学内容的重点。又因为,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使难懂的地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以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这一章节时,可能在课本中比较官方的语言,学生学习来会很费劲。因此,在讲解时,老师可以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发展进行学习。可以将之前这两个国家各方面的差距与最近這两国之间的差距进行比较,然后剖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刚好这两个国家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与文章主题内容相符合。且学生会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切身感受,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使地理课堂的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学课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学校和老师应该按照教育目标认真教学,重视起来。同时,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加入地理课堂,学生也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是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科目效率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慢”过程 “高”效率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高考“新科目”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