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链接助力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0-06-27 14:12宓黄萍
考试周刊 2020年52期
关键词:阅读链接语文素养精准

摘 要:“阅读链接”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阅读链接”的编排特点出发,提出使用“阅读链接”的三条策略:“把握时机,精准切入”“整合资源,引领阅读”“合理拓展,提升素养”,以此更好地实现“阅读链接”的价值。

关键词:阅读链接;精准;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明确指出:“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统编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在部分课文的后面精心设计了“阅读链接”,据统计,共有32个“阅读链接”。“阅读链接”的出现,加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段的上升,阅读链接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合理地运用“阅读链接”,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阅读链接”呢?笔者做了以下探讨。

一、 把握时机,精准切入

(一)用在课前,引发阅读期待

统编教材中,部分“阅读链接”补充了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文笔风格等。这是链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纽带。合理有效地运用这类“阅读链接”,可以打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阅读障碍,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课前导入时,可以用上这类“阅读链接”。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呼兰河传》的节选,学生初读时,因不了解前因后果,会有一种片段式的阅读体验。面对萧红其人其事,学生也较为陌生。而在《祖父的园子》课后“阅读链接”中,同样也是《呼兰河传》的选文。而这篇节选文字量较少,更像是介绍了“我”与祖父的情感相依,以及“我”对祖父的怀念之情。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先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然后说说从这个节选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至此,学生可以了解到“我”童年时与祖父相依为命,一起在园子里有过快乐自由的生活。

有了“阅读链接”作了铺垫,学生对“祖父的园子”充满了期待,急切地想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也正因为带着这种期待,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好地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的生活,以及“我”与祖父之间的浓浓的祖孙情。“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用在课中,辅助文本理解

课后“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难点。

《琥珀》属于自然科学的科普文,德国作家柏吉尔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但四年级的学生对并不常见的琥珀较为陌生。教师可及时补充融入课后王文利的《琥珀物语》(节选)作为辅助理解。《琥珀物语》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学生易于理解。《丁香结》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而“阅读链接”摘录了四句与“丁香”有关的古诗词。在课堂中精准引入这些古诗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同样《红楼春趣》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虽描写的是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故事内容不算难懂,但因语言文白相间,且“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在文中仅仅是提及,并未作出解释。学生对“放晦气”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入课后“阅读链接”的林庚《风筝》。但林庚的《风筝》篇幅较长,若全文引入,所需時间过多,难免造成课堂拖沓。笔者结合本课的难点,引入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风筝在传说中被认为是放晦气的,所以落到谁家院子里,那家必定赶快把它撕掉”这一句,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容量较大的“阅读链接”,经教师处理后,提取关键的信息,达到了辅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效果,物尽其用,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 整合资源、引领阅读

统编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若直接拿来使用,未必会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

(一)用于联结,引发自主阅读

“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读书太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材设计了“阅读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显然,教材中的一些阅读链接,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由一篇文带动阅读另一篇文,从而走向无数篇文,实现以篇带篇,以点带篇,由篇到书,达到“整本书”阅读的拓展。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四大名著单元,教材按四大名著的创作时间顺序编写。这四篇课文中,只有《草船借箭》是改写,其余三篇皆为原著的节选。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经改写后的《草船借箭》,情节丰富、通俗易懂,学生阅读积极性很高。而课后的“阅读链接”是节选了原著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情节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仅仅两百多个字的叙述,却展现了最惊心动魄的瞬间。在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草船借箭高潮部分的时候,可以相机引入“阅读链接”,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阅读。有了课文的理解在前,这个原文的理解也相对变得轻松了。同时,以一篇带整本,激发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无独有偶,教师在课堂教授完《七律·长征》后,学生对毛泽东的诗词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学生在阅读中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和积极乐观精神。这样的阅读体验,也激发了学生课后自主搜集和阅读毛泽东诗词。

(二)用于比较,激发深度阅读

比较是深度学习的思维方式,“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思考”,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发现规律。统编教材中,一些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内涵相对丰富,巧妙地运用“阅读链接”,拓展人文主题,也能获得深度阅读体验。

《白鹅》是丰子恺的名篇。课后的“阅读链接”则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尾追问: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不难发现《白鹅》和《白公鹅》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白鹅的形象可爱可亲,并且语言幽默风趣;但是《白鹅》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而《白公鹅》中的“海军上将”等更有异域风情。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文本的异同之后,可以追问:为什么写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作家笔下却不尽相同呢?这追问,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接受的文化教育,都对其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样,在高年级中,部分课文的“阅读链接”,会出现多篇同一主题的文章。《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写景散文,语言优美,形神兼备。课后“阅读链接”分别节选了朱自清的《威尼斯》和法国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教师在讲授时,设计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以“名家笔下的威尼斯”为主题,开展阅读活动,探讨中外作家表达方法上的异同。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描述同一个景物,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有不同的体验。

三、 合理拓展、提升素养

(一)博观约取,创建“阅读链接”

“阅读链接”是链接课内外阅读的平台。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根据单元编排特点以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创建“阅读链接”。鼓励学生搜集同作者的其他文章,比如在学习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之后,学生对老舍的作品充满兴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老舍的作品,以老舍作品中语言的幽默风趣,浓浓的“北京味儿”为共同特征,把老舍的《马裤先生》《胡同中的路》《在青岛唱戏》等深受学生喜爱的作品,统一创建成新的属于学生个人的“阅读链接”。引导学生阅读同样写作风格的文学作品。当学生还沉浸在《祖父的园子》里的时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阅读同时期的女作家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关于童年的林林总总。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二)用好“链接”,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倡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根据“阅读链接”的内容特征和教学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阅读链接”与语文学习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化课文内涵,拓展语文课外活动,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猫”是众多作家喜爱的小动物,老舍先生的《猫》是一篇经典的语文课文,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只古灵精怪的猫,也读懂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而课后的阅读链接选取了作家夏丏尊的《猫》(节选)和周而复的《猫》(节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之余,同时让学生以“名家笔下的猫”为主题,搜集名家的作品。学生兴致盎然,冰心的《养猫》、季羡林的《咪咪》、梁实秋的《小花》等等,名家的作品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学生课余的谈资。教师不妨发挥学生的学龄特征,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给喜欢片段配上插画。小组合作,制作成精美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手册。教师利用语文课堂,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和展示的机会,并且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借助“阅读链接”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故事情节丰富的课文,进行合理地创编,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课本剧表演。《西门豹治邺》的课后“阅读链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编剧本的范例。学生在初步习得改编剧本的方法之后,触类旁通,可以运用到更多的课本剧的创编展演中。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教学实践表明“阅读链接”虽居文后,却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其作用不容小觑。教师应该重视研读“阅读链接”,用好“阅读链接”,实现“阅读链接”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落实语文素养。

参考文獻:

[1]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语文教学通讯,2014(3):41-42.

[2]吴立岗.简论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5(6):5.

[3]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作者简介:宓黄萍,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海沧区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链接语文素养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恰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阅读走向更深处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一粒沙里看世界
巧用“阅读链接”的策略
精准扶贫二首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