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也应该成为我们个人立身处世的底气。我们应重视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童蒙教材,引导儿童通过“讽诵”汲取其中的营养,养其正心,育其德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童蒙教育;讽诵
[中图分类号]G6
1995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9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该提案指出:“我们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不断绝,内蕴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生命气象,凝结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也应该成为我们个人立身处世的底气。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化为孩子们身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文化自信与教师使命
历史证明,当代社会在精神文化领域所缺失的,正是当年9位老人所呼吁的。现实证明,科学技术可以从西方引进,但民族精神不可能从西方引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開民族精神的引领。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及传统伦理道德,是沉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清代学者龚自珍说:“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传统道德至少应视为治国者的教材,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民族存灭。著名爱国人士闻一多先生在抗战时期讲过的一段话至今令人深思:“我国前途之危险不独在政治经济有被人征服之虑,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祸患。文化之被征服与其他方面征服百千倍之。”
如果我们不重视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自信,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随波逐流,也很可能会错把国外的糟粕文化当作先进文化,遭受国外文化的腐蚀。美国中央情报局机密手册(初撰于1951年,现已解密)中,列有对付中国之十条诫令,其中几条是这样的——“尽量用物资来引诱败坏他们青年,鼓励他们渺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的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的刻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美国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是我们成功的一半。”“一定要把他们(中国)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音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的集中体现,国家对其极为重视。2017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教育部长陈宝生第一个走进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他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筑魂”“为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这件事说起来实际上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都覆盖;第二句话是要融汇到我们的教材体系中去;第三句话是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8年3月22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指出:“在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通过经典诵读、开设专门课程、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
现在我们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其实就是帮助广大教师、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中所追逐的“道”:“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等。
如同“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样,正是这些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曾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学衡派的代表人物吴宓先生曾提出,文学(文化)经典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我们教师应当树立起强烈的民族精神自强意识、民族文化发展意识、优秀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再生创新意识,把潜在的精神资源转化成现实的精神发展与建设的能源和动力,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寻求丰沛的动力与源泉。
童蒙教育与传统蒙学教材
中国古人将儿童称为“童蒙”,即“不大懂事的孩子”。《易经》中有蒙卦,讲童蒙的启蒙教育。蒙卦,下坎()上艮(),象征“蒙稚”。《序卦传》:“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卦下坎为水、上艮为山之象。《象》曰:“山下出泉。”童蒙好像是安静的如如不动的青山下的清澈的渊泉。山静、泉清,象征着童蒙的天然善性,是极为宝贵的资源。那么如何去启蒙开发呢?《彖》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意即童蒙时应当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保持其天然善性,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象》曰:“君子以果行育德。”意即君子因此果断决定自己的行动来培育美德,需要坚毅的心志和长期的过程。童蒙等待君子去启蒙,君子将他们引上正道,所以给童蒙以正心教育,即用最好的思想培育他们的德性,这即是“正心育德”的道理。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蒙卦象征蒙稚:亨通。并非我求于童蒙来启发蒙稚,而是童蒙需要启发蒙稚有求于我,初次祈问施以教诲,接二连三地滥问是渎乱学务,渎乱就不予施教。利于守持正固。
《易经》关于童蒙启迪教育,从正面讲,就是“正心育德”,童蒙时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正心育德”则是决定童蒙整个人生的基础,也是以后上学求知进学的基础,把心端正了,把做人的基本品德树立了,就算走上了正轨,就算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以后无论是求学还是干事业,为人处世就比较平稳顺当了。从反面讲,就是防渎、防乱,“渎”指乱开沟渠、乱开发、乱干扰。如果对静而清的泉水干扰、搅乱,泉水就被搅混了。对清白、天真的童蒙乱干扰、乱诱导,就把纯贞的童心搅乱了。
童心一乱,就难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启迪了,就会使孩子难以走上正轨,难从正业,难于管教,就等于把天真纯朴的孩子耽误了。正心育德和防止渎乱的道理,好像是针对今天的儿童教育讲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当代青年:“你们一定要注意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第一个扣子系好了,衣服就顺了,第一个扣子系不好,衣服是歪斜的。”
那么,用什么内容来达此目的呢?我认为,童蒙教育要“多读古诗文,扎好中国根”。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开始,逐步过渡到《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然后再延伸至“四书”等精彩篇章。
例如,《三字经》就是很好的童蒙教育教材,它集中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基本道德精神,对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天文历史等有基本介绍,言简意赅,适合儿童的启蒙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列为“儿童德育教科书”,并向全世界推广。
《三字经》相传为宋末王应麟(1223-1296)所撰,也有人说是宋末区适子所撰。全书共有356句,每句三个字。句句成韵,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文字简练,善于概括。经后代不断补充,后为1140字。《三字经》问世后很快成为最普遍的儿童课本,很多人认为它编选得很好,称之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字字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宋以后没有学童在启蒙时没有读过《三字经》。
张志公先生认为《三字经》全用三言,是一大特点,这对儿童学习很有帮助,“从句法上看,可以说灵活丰富,包罗了文言里的各种基本句式,既有训练儿童语言能力的作用,又使全书的句子显得有变化,样式多,不枯燥。”这就是说,《三字经》既在知识教育上有独特之处,在语言上也很合理,三言句式类似儿歌,句式短,变化快,极富口语化,诵读起来非常生动,所以受到教师及孩童的欢迎。
《三字经》大致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①学习的重要性,为此书的编撰与学习张目;②伦理修养;③数字、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等名物、器物;④儒家典籍,如四书、六经等的基本介绍;⑤介绍历史知识,使儿童们“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从伏羲、神农开始,一直到宋朝(清人改编重订后,叙述到明亡),寥寥数语,一贯而通;⑥历史上发愤勤学的人物故事,以勉励儿童努力学习,立下远大志向。
《三字经》的内容是古代博雅教育的体现,既包含今天的技术教育、知识教育,又包含艺术教育、身体教育与生命教育等德智体美诸方面,其内核是成德之教,其目的是培养君子,其方法是用礼乐六艺浸润身心,其功能在于改善政治与风俗,其特点是安身立命。
中国古代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全代替“价值理性”,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升,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替代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問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界的提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应当把孩童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
当然,童蒙教育要配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要注意“扎好中国根,学做现代人”。童蒙教育可以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为主,让孩子广泛涉猎童话、寓言、科学、故事、实用文等,注意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与现代性等的和谐统一,从而真正造就一代新人。
经典“讽诵”与儿童智力发展
“讽诵”作为教学汉语文的一种方式,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讽诵”,《周礼·春官·大司乐》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故“讽”即背诵,“诵”为出声诵读。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朱自清先生(1898-1948)在《经典常谈》序文中指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朱自清先生强调的“经典训练”,主要指的是“讽诵”,即朗读、熟读、吟诵等。
张志公先生曾阐述,汉语具有非形态语言、汉字的每个字表示一个音节、词十分活跃等三个特点,决定了它容易造成整齐的句子、容易构成对偶、容易押韵,乃至容易进行语言美、声律美的教育。这就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汉语文的特点,不要忘记汉语文教学的民族特色,不要违背教学汉语文的规律。张维坤在《“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中分析得全面而深刻。他认为,由于我国古代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备的教育心理科学,我们的先人没有这方面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但是长期的汉语文教学实践使他们体认和领悟到了许多相关的道理,作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记述和阐说。在这方面,朱熹可算杰出代表。
朱熹说:“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老苏只取《孟子》《论语》、韩子与诸圣人之书,安坐而读之者七八年,后来做出许多文字如此好。他资质固不可及,然亦须着如此读。”由此可见,“讽诵”在感受、理解、记忆所读文章以及培养、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以至锻炼成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深刻印证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原理。
汉语是非形态语。汉语的运用是词素、词、句根据情境的需要,按意义和逻辑关系进行组合而进行的。因此,不论是词法还是句法,都是相当灵活的。其间虽然也有规律可循,但偏重于意向的结合,不像西方形态语言那样,受到繁多而严格的时态、数量、性别、格等规则的束缚和支配。加上汉语词素和词的多义性、灵活性,使得汉语词句的组合和运用更加复杂。
学习汉语,用学习西方形态语言的方法,在形态变化规律上大下功夫,几乎是捕风捉影,很难取得实效。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能也只有是“讽诵”。因为只有“讽诵”才能领悟和掌握汉语组合的奥秘和灵动精妙的内涵。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在世界文字系统中属于表意文字,绝大多数是由意符加声符构成的。每个汉字都有形、音、义三个组成因素。它和西方流行的拼音文字有着很大不同。由于表意性,汉字不但和口语有一定差异,在使用上也十分复杂。它的一音多义多形、一字多音多义,以及数量可观的形似字、同音字、同义字、近义字,学习起来几乎找不到一条根本规律。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掌握方法还是“讽诵”诗文。
文言文是先秦时代口语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由于它和秦以后社会流行的口语在语汇(大量)、句法(少量)上已有不同,人们已经不能在日常交际中来学习掌握它,因此只得通过“讽诵”来掌握它的语汇、句式等。但“文言文”仍是汉语,它仍具有非形态性。因此,造成“讽诵”法流行的根本原因仍是汉语的非形态性和汉字的表意性。
“讽诵”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方法在中华大地和华夏子孙间广泛而长久流行,在世界语文教育史上堪称一独特现象。它是我们聪明的先人在长期汉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对汉语汉字独特性的领悟和体认而总结创造出来的,它是数千年来教学汉语文经验的结晶,是教学汉语文规律的反映。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讽诵”像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在近代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在一些人眼里,它被视作“死记硬背”而被逐出课堂。
以“讲”代“读”,以“看”代“读”,成了汉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其结果则是阅读教学水平江河日下,整个语文教学质量也跌入了少、慢、差、费的陷阱和低谷。教训是惨痛的。我们不能忘记,教的仍是汉语文,学的也仍是汉语文,我们不能违背教它学它的规律。“讽诵”是经过数千年验证的具有良好效益的教学汉语文的方法。我们应该继承它、发展它,并在实际运用中完善它。
母语,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汉字本身承载了巨大的文化密码。一字一乾坤,一笔一划皆生命,也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基础之一。通过“讽诵”中华文化经典,引导他们感悟母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心灵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不仅如此,“讽诵”还可以激活儿童的脑力,发展其智力。
若从幼儿大脑成长的生理角度看,讽诵文化经典可大大促进大脑的发育。初生的婴儿头脑里约有140亿个细胞,和成人的脑细胞数量一样,但脑重量却不一样,初生婴儿是0.6公斤,成人却是1.5公斤。这些增加的重量就在于细胞和细胞间网络的连结。3岁时网络连接大约完成50%-60%,6岁时大约完成60%-70%,所以在6岁前,甚至3岁前,要给孩子许多文化刺激,包括听最好听的音乐,看最好看的画,读最好的古诗文等,因为每一次刺激都会使脑细胞多一些连结。刺激越多,连结越多,网络越完善,智力发展越快。
這里所说的文化刺激,其实就是早期教育,譬如随时让2个月大的婴儿聆听古典音乐,在他视线所及处挂上多彩的图片;让4个月大的婴儿常捏玩物品,常和他说话;甚至从6个月开始,在小床上悬挂字词,教他看字,并且多讲故事给他听,引导他认识周围的事物,如花草、桌椅、灯等;再大一点可带他去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科学馆等。给他听文化经典诗文,教他念唱,这就是最佳的文化刺激。经典诗文在文字的运用上非常精练,而且包罗万象,是智慧的结晶,儿童讽诵经典将受用一生。
再从左右脑的发展来看,3岁以前是右脑能力最强的时期,3-6岁时,其机能渐转入左脑,到了6岁则以左脑活动为主。左脑是理性的脑,右脑是感性的脑。左脑用语言,而右脑用想象力来思考、记忆、传递情报及学习。右脑记忆情报十分快速,它能将看、听、想的事物,全部图形化思考并记忆,而且不会忘记,有自动处理功能,学习容量无限。6岁以前幼儿的认知模式是直接认知外界的刺激,即“直接记忆的模式学习”。幼儿将文化经典智慧烙印在脑细胞的无意识层,以后进入思考发育期,就以才能、性格表现出来。儿童讽诵经典将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存入脑中,不但可以美化身心,而且可以改变气质,净化灵魂,优化品格。儿童讽诵经典不强求理解,只要将其当作儿歌或广告词来念,自由自在、愉快自然地多读几遍,如此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脑内充满知识,心情平静,心中充满爱与温柔,右脑充分开发,情绪智商全面提升。讽诵文化经典时,文字形象经由视觉刺激右脑,念唱的音韵启动右脑,加上读字认字刺激左脑,所以是全脑的运动。
让我们的少年儿童讽诵中华文化经典,就是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从小学会做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
既然西方人从小诵读《圣经》、伊斯兰人从小诵念《古兰经》,我们中华民族拥有那么多文化经典,为什么不培养青少年儿童讽诵呢?既然西方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建立类似的教育理念:“与孔子同在,与老子同在,与真理同在”呢?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