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初次接触几何知识的学习,还没能形成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所以学习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几何学习兴趣。而采用模型教学可以让几何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可以清新展现几何关系,不断挖掘教材内容的深度,增强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等方面。接下来,笔者将具体地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阐述模型教学对初中几何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模型教学;初中几何教学;效果提升
近几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可谓是层出不穷。其中模型教学逐渐被教育界人士所关注,并在不少学科的教学中发挥了它的作用,其中最适合采用模型教学的要数几何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几何学习中,因为学生还没有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思维,遇到一些相对比较难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吃力,这样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而模型教学可以很好地让一些几何问题变得直观,帮助学生解决几何学习中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将模型教学应用到初中几何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提升意义。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模型教学对初中几何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让大家更明确地认识到几何教学的重要性。
一、 模型教学可以让几何关系得以清晰展现
在初中阶段的几何教学中,模型教学可以直观地为学生进行几何模型展示,让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几何关系,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得力助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自身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模式的限制,在事物的理解上时很容易停留在比较感性的层面,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掌握。而借助模型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又能进行演示的几何模型可以将几何中的元素及元素关系具体全面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时就能直观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里和思维特点,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提升了。而且在几何教学中采用模型教学,学生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逐渐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另外,对于教師来说,对抽象的几何概念仅仅依靠语言文字的描述很难给学生讲清楚,学生理解起来自然也就不会太理想,但是有了模型教学,学生就可以快速直观地了解,让原本需要大量语言去描述也难以说清的几何知识变得一目了然。例如,在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第二课时《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因为点与圆、线与圆以及圆与圆之间相交、相切等位置关系相对来说种类较多,而且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师如果只用语言文字去描述,学生很容易会将这些位置关系弄混。而借助模型教学就能很好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圆、直线等几何模型,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去了解什么是圆与直线相交、圆与直线相切以及两个圆的内切、外切和相交等几何关系。这样得来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花费大量言语精力去解说要强得多,而且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来说更加容易一些。
二、 模型教学可以让教材内容得以深度挖掘
在初中阶段的几何教学中,其重点在于带领学生进入几何这一领域之中,学生学到的几何知识都是入门级别的,内容都是像平面、直线等基础几何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也相对简单容易。但采用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几何知识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学生刚接触几何知识时,通过模型教学的应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后期几何教学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有作用的,教师可以用木块、黏土、纸等手边的材料为学生制作出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去观察这些几何图形,形成自身对几何基本特征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模型进行一些变化活动,让学生看到几何学习的乐趣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课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以往的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凭借想象去回忆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像类似于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学生常见的几何图形,学生可以很快地说出来,但如果是一些相对来说学生接触不多或想要学生去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区别和联系,很多联想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做到。而采用模型教学就会方便很多,教师可以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全方位的观察后,去思考自己在生活中会看到的几何图形,这样一来已经有了模型的参考,就会容易很多。而且对于一些更为抽象的立体图形,教师还可以将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放在一起,这样学生看起来会更加直观。另外,通过直接的观察,学生也更容易区分不同几何模型之间的差别和联系,了解什么是棱柱、棱锥,什么圆柱、圆锥以及什么是多面体。这样通过借助模型去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让抽象概念形象化,这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有学生自身的参与,这样的参与感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同时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挖掘教材内容的深度。
三、 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语言转化能力得以增强
在初中阶段的几何教学中,将几何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处于弱势,在进行几何知识学习时看待问题的角度还比较片面。我们都知道一般的几何题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文字叙述,另一部分是几何图形,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图形和文字叙述两者结合起来看,这样才能理解题意,解决问题。但很多学生会将图形和文字叙述分开去看,这就导致学生在理解几何题目时具有片面性,造成解题困难。而模型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对图形语言的转换能力,让学生将图文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几何问题,从而提升几何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做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利用数模型去解决问题,将已经得到的数据在几何模型上标注出来,让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呈现给学生。例如,在一道初中立体几何题中,文字叙述的部分已经给出的条件有“AB平行CD,且AB是CD的一半”,这个时候要先将文字叙述所给出的条件标注到图形所对应的位置上,同时在几何模型上将已经知道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也进行标注,并通过几何图形所展示出的关系对其中隐藏的信息进行提取,得到解题的关键信息,这个时候学生在进行几何题目的解答时就会容易很多。
四、 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以培养
在初中阶段的几何教学中,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大家也都了解。空间想象能力作为初中阶段几何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刚接触几何教学时,教师就应该重视起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正确的空间思维理念,这样学生在之后即便是要接触更高难度的几何知识也能够很轻松地进行应对。而模型教学的使用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理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基础的模型开始,到图形,再到模型的互相转变,这也就是几何教学中图形的具象化到抽象化,再到具象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采用模型教學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模型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让学生先具备立体图形的思维意识,然后在让学生根据自己记忆中的模型画出直观的平面图。这样一来学生不是直接地去进行想象,而是通过观察之后再动手去画,会降低一些难度,同时模型也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种立体思维,学生想象出来的图形就不会受到维度的限制。例如,在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课时《立体图形的视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让学生直接画出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一时之间学生可能会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由于以往思维的限制,很多立体的图形在学生脑海中本身就不是三维的,学生根本无法准确地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而采用模型教学,教师可以先用材料为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些图形,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并将自己看到的部分画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很容易地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个时候教师再去给学生讲解三视图的一些理论知识,学生也更容易去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识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几何教学中采用模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直观地认识到几何问题的含义,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让几何教学的效果达到原本理论教学所不能企及的高度。而想要达到这一高度,作为教师应该遵从当下的教学理念,让模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在采用模型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运用模型去解决几何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让几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有所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几何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嘉怡,代红兵,李惠芳,冯焕华.TPACK结构下初中几何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6):57-59.
[2]章宏.分析初中几何与逻辑思维能力[J].科技展望,2016(19):219.
[3]童振华.破解初中几何推理困难的多种思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4-15.
[4]贾建成.模型教学在初中几何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59.
[5]花丽芬.浅谈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使用模型教学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8(62):66.
作者简介:
李娜婷,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