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探析

2017-08-12 06:21曹波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途径现状课堂教学

曹波

【摘 要】 大学历史课程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古板、教学内容把握度弱、对多媒体的依赖度大等问题。提升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是:改善教学手段;深刻把握教材内容;恰当使用科学技术设备等。

【关键词】 大学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效果提升;途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当代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主要是对学生们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国情教育,对大学生们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向心力。但是,从近些年来的课堂教育来看,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善,不能只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与各时期的大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一、大学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大学历史课程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历史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具体分析问题,才能提出解决的对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教学手段古板

我们所说的大学历史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项基础公共课程,一般的基础公共课程的人数较多,但是认真听的学生数量很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段,目前,大学历史教学手段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控制着整个课堂,学生的到课率主要是用点名的强硬手段来维持,课上可能只有少数学生认真听讲。同时,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很少,没有什么过多的交流,老师偶尔的提问,可能是学生最紧张的时刻,但是大多时候是一问三不知的效果。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忙忙碌碌做着与课程无关的事,到快考试的时候,大家又开始忙着抄笔记,拷课件。考完试之后又全部还给老师。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还可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厌恶学这门课程的心态,学生的科研素质也难以提高。

2、教学内容把握度弱

大学历史教材是主要内容是近代以来我国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叙述大量的史实和性质。“纲要内容宏大,重大历史与理论问题偏多,而学分设置与课时分配有限,容易浮光掠影、浅尝辄止,难以全面介绍、系统阐释。”[1]而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可能相对较弱,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大学生来书吸引较小,认为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在中学时代已经了解过很多,不需要在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度较差,讲述的内容没有任何新意,更不能体现出历史学的特点,学生们对于历史的看法是无关紧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把控教材,历史的学习就是要以史为鉴,来发展现代社会,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足够强,运用当前的实例,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动态来具体分析理论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的交流、活跃课堂的气氛。对教学内容把握主要是源于对教材的整体认知程度,对于教材的结构越熟悉越能够把握课堂的进程,因此要加强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3、对多媒体的依赖度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课堂的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多的运用现代科技,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普遍运用于课堂之上。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影响资料,让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历史过程,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听课率,老师们也开始依赖于多媒体的使用。但是,过分依赖多媒体,又会出现一定的弊端,学生们在关注影像资料时,忽视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只能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在此过程中并没有达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的过度依赖,会使得在意外的情况下,教师的讲课效果,例如,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会打乱自己的节奏,更难以把握整个课堂的效果。

二、提升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通过有效解决大学历史课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须通过有效合理的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使高校的历史课程继续向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历史文化培养,能够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改善教學手段

大学历史课程对于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教学方法的得心应手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通过改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大学教师可以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谈谈当代大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普及。大学历史课程,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可以具体来讲一些历史故事,让同学们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的活跃性,主动发现问题,积极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不同时代的特点,在过去的那个时代面对当时的世情、国情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去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大家通过集体的智慧,来分析当代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2、深刻把握教材内容

大学历史的主要教材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历史课程,“兼具历史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3]所以对整个教材的把握要准确,不能偏向于某一方面。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刻分析,要对教学内容把握得当。虽然大学历史的受教育者是非历史专业的学生,但是也要有相应的教研组,教研组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组织好备课、听课、教案检查等活动,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备课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集体备课,不同等级课程群的教师组成相应的备课小组,实行小组内集体备课,轮流讲课,共同分析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分析出具体的教授形式。这样,既可以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又能使得学生在掌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知识基础上,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3、恰当地使用科学技术设备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涉及范围极广,产生的影响深远。当代社会对科技产品的已经开始过分依赖,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更是普遍,多媒体在图像、声音、色彩等方面的效果不可忽视,它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不能无节制地使用多媒体设施,忽视了课堂的真正目的。在教师在史实的展示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但是,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对整个课堂的把控,学生们在对某一个问题提起兴趣时,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摘取出来进行讨论,丰富一下大家的知识面。当代大学生对科学技术产品的使用特别熟练,而且手机普遍的使用,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大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极低,在此过程中多媒体设别可能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将多媒体设备与教师的讲课能力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提升大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洪梅.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1(05)229-230.

[2] 杨若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课程与中学历史课衔接研究[J].亚太教育,2016(19)296.

[3] 周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11)261-239.

【作者简介】

曹 波(1982-)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建筑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历史学.

猜你喜欢
途径现状课堂教学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