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地理微课程开发与应用分析

2020-06-27 14:12曾文忠
考试周刊 2020年40期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摘 要:微课程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它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以及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的灵活性的统一,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达到落实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以及学科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地理;微课程

自主学习是指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弄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学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目标意识、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自主确定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整个学習过程。总的来说,自主学习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一、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课程开发

高中新课程改革三大理念为“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其中“关注学生发展”体现学生主体的内涵,是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老师应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有多项教学研究报告显示,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程辅助教学,可有效增添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更好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关于微课程的开发,在内容安排上,我们主要依托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现行使用的人教版为教材依据,以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主干知识为体系,把比较抽象的考点合理细化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制作成相对独立的微课程推送给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核心知识,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在微课程形式设置上,主要有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微练习、微反馈。笔者将以“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个知识点为例进行说明。

自主学习任务单:

微视频:

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学生可自主按需观看“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微视频,时长约为4分钟,视频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利于针对性解决疑难点。视频学习后,学生可继续完成微练习。在微练习中视情况同步附上解析,帮助学生订正和巩固理解。

微练习: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肥、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完成1~2题。

1.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 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 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 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 增加地温

【解析】

1.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A对。地膜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B、C错。地膜不能改变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故选A。

2.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利于苹果着色,C对,D错。减弱地面辐射不是主要作用,反光膜不能保持地温,A、B错。故选C。

微反馈:

微练习一般设置约3至5个问题,针对具体知识点,难度系数尽量体现区分度。学生在完成微练习的同时,系统会记录学生的解题情况。微反馈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教师继续完善微课程、推送更高质量的微课程,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根据反馈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从上述例子来看,学生可先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怎么学,然后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接着还有微练习以及微反馈进行学习效果诊断。由此可见,笔者带领的团队所开发的高中地理微课程资源体系非常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掌握核心地理知识,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二、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课程应用

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甚至是掌握终身学习能力,是地理学科的学科使命。高中地理知识点很多,但课时相对较少,使得很多知识不可能在上课时间全部都详细讲解,有些知识上课讲了,学生未必全部都能掌握,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微课程资源体系的开发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可以助力发展学生的定力,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

笔者以高二(3)班作为引用微课程进行学与教实验的主体,从高二第一学期开始。首先把已经开发完善的一系列微课程上传到网页,供教师和学生自由按需下载使用。在关于微课程的使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两大环节,一是课外使用,二是课中使用。课外包括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后自主复习,课中主要体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鉴于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被统一安排为主,能允许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主要为课余时间,包括课间休息、午间休息、下午课后到晚修之前的活动时间,以及周六、日和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课余时间的特征是零碎且短,一般适合利用微课程进行个别知识点的预习或者复习,有针对性地突破个别重难点。而周末及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则比较长,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微课程资源体系,按章节对逐个知识点进行预习或者复习,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程在课中的应用则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备课时结合系统中所反馈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思考,并在小组中进行相互探讨。教师从旁根据学生的现场反馈及时给予评价和解答。

得益于微课程的引用,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比较有序且高效。而课中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形式,体现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很高,学习的主体性明显,同时利于培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 今后的方向

根据实践应用和反馈的结果,今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继续构建高质量的微课程资源体系。确保学习任务单导向更明朗,微视频清晰、设计新颖有趣、讲解科学、音质好,微练习和微反馈的诊断作用更强。尤其注意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较高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设计时需要更加考虑学习使用的兴趣和有效性。

第二,强化知识点的联结与整合。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点众多,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各有侧重。但这些表面上彼此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与知识点往往彼此关联。从微课程的实践应用情况来看,今后的微课程的开发及应用可以尝试把二者进行整合,例如以区域为载体,阐述说明某区域的某个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地理原理发生的前因后果。

第三,加强对微课程应用的引导。在实验班级中有个别学生无论是在课余零碎时间还是较长的周末及寒暑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显得比较盲目。学习没有针对性,也缺乏体系,比较随机,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完整的微课程资源中的四部分内容。比如只看视频,不参考学习任务单,或者不做练习。导致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新课标改革的目标要求之一是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也即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高中地理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能改变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程实现自主的个性化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更从容地面对高考,更有能力坚持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黄金瑜.基于自主学习的广西高中地理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藤县一中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15.

[2]马胜.基于培养髙中生创新性思维的地理微课程内容开发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10.

作者简介:曾文忠,广东省梅州市,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猜你喜欢
微课程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