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路明
[摘 要]高中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健全的人格,也是涵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时,教师应坚持唯物史观引领,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灵活运用阶级分析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物评价;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3-0061-02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书中选编了几十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让学生选学,这些历史人物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因其个人活动或思想对历史发展或重要历史事件做出杰出贡献、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对他们进行准确、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方法陈旧,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存在公式化的说教、程式化的分析以及记忆性的结论等现象,忽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体验,使得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因此,需要用正确的理念和恰当的方法来指导历史人物的评价过程。
一、坚持唯物史观的引领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人为地拔高或贬低历史人物。
在历史长河中,东西方都产生了许多杰出人物,如中国的秦始皇、孙中山、毛泽东、詹天佑等,西方的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牛顿等,这些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青春期的中学生容易崇拜英雄,崇拜英雄时往往会呈现盲从性,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是英雄改变甚至创造了时代,普通群众只是历史进步的配角而已。唯物史观肯定杰出人物的作用,但更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自身努力的因素外,也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并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歷史概念,例如近代中国很多杰出人物分布在南方地区,如詹天佑、孙中山、毛泽东等,正是因为这些地区较早被迫对外开放,传统社会结构解体较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又处在时代风云激荡的前沿,需要而且也容易产生杰出人物。杰出人物要发挥自己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就需要洞察时代发展的方向,也需要有实际的动员能力和发挥精神引领作用。教师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解释历史,才能引领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洞察世界的能力。
二、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邓小平曾说:“评价历史和人物,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凭个人意气去评判历史人物,既狭隘又不全面,因此,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尽可能地全面,还要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首先,需要充分地掌握反映历史人物活动的第一手史料,然后对史料的真伪进行鉴别、筛选和考证,只有建立在客观史实基础上的人物教学才能使历史人物立体化。反之,如果没有充分地占有史料,或对史料真伪不加甄别,单凭一些历史表象或者文艺作品的戏说就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那么这种评价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甚至可能歪曲历史人物。其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坚持全面和发展的观点。众多历史人物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也是变化发展的,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既不能将其一生的活动生硬地割裂开来,也不应该笼统地做模糊化和抽象化的评价,而应以其对历史所起的作用为主要评价标准。例如《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课中,讲述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和文字、创设了郡县制和皇帝制,这些举措推动了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秦始皇滥施刑罚、焚书坑儒,穷奢极欲地大兴土木,这些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全面地看待秦始皇的生平作为,有功也有过,但总体是功大于过,所以秦始皇是中国帝制时代一位杰出的君王。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如秦始皇设立郡县制的目的是使秦王朝江山永固和长治久安,但客观上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全面的评价。如果只注重效果,而忽略动机,对学生就起不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三、灵活运用阶级分析法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阶级分析法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家和革命家时。阶级分析法是从社会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中把握历史发展内在联系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历史人物是生活在某一阶级之中的,因此,对历史人物应进行严格的阶级性分析。这就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
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应灵活运用阶级分析法来进行历史人物评价。既不能把阶级分析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过分强调阶级分析法的作用,往往会使学生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忽视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容易把历史人物简单化、脸谱化,也不应该把阶级分析法束之高阁,因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研究阶级社会时难以回避的现象,阶级分析法是解读阶级社会的一把钥匙。
在运用阶级分析法评价历史人物时,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进行评价。例如在《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中,拿破仑在夺取政权后于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称帝,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违背了法国大革命追求自由和民主的初衷。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轻率地认为拿破仑背叛了资产阶级。根据他称帝后的一系列所作所为,如颁布《民法典》把大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创立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镇压王党分子的复辟以及与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战争摧毁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等,都可以看出他这些作为巩固和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因此,他的阶级属性仍然是新兴资产阶级,他的作为推动了法国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
通过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活动,要使学生在心中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对人、对事要获得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必须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用全面、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去衡量和判断,决不能根据一时一事就轻率地下结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自身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树立起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