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共 袁贵生
一、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概念解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
二、高考试题对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考查
在对历史进行解释时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有时空观念,要有实证精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在高考中,一道试题通常不会单独考查某一方面的核心素养,它通常是综合考查的。
例1.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综合分析表格可以发现,政治上,大部分藩镇的官员由“朝廷任命”。经济上,不上供的藩镇占少数。军事上,大部分藩镇的功能是“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例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可知,汉武帝时期,朝廷通过这些强制性措施,来削弱地方诸侯的实力,故选C项。
上面两道例题要求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从而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
例3.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對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解析】工业革命作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促使其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题中分别从经济、政治、自然条件方面说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由于史料、史观、立场和方法等不同,历史解释也呈现多样性。在多样的历史解释中,可能只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也可能有多个正确合理的观点。本题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端于英国的缘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史学研究的深入,对其所做的历史解释也不断丰富。
例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该题考查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应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提炼出材料中的某一观点,然后以史实作为证据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例5.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解析】本题以拔河运动在唐代流行为切入点,描绘了“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的活动场面,突出了当时人们崇尚力量与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