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青少年责任感培育及其启示

2020-06-27 14:04孟四清刘金明
中国德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感培育责任

孟四清 刘金明

学生的责任教育,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有义务结合自己的学科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育学生的责任感。

青少年责任感是指青少年个体对份内之事乐于承担并尽力完成以及对行为后果勇于负责的情感,[1]包括白我责任感(如对学业、对生命)、人际责任感(如对师长、对同伴)和社会责任感(如对社会、对国家)[2]。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展青少年责任教育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青少年责任感培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德两国青少年的责任感培育

美、德等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家庭的宗教活动、学校课程和生活、社会实践三种路径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

(一)通过宗教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美国和德国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责任感培育。美、德等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文化的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并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社会交往之中。基督教价值观中的诚信、克己、互爱、奉献、忠诚、自律等品德影响着国人的责任观,在此基础上通过仪式这一特殊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责任教育。比如,德国家长通过让孩子参加每周的弥撒和礼拜这种庄重的宗教仪式,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也对他们的行为加以约束。宗教仪式将自爱、律己、善待他人、诚信、忠诚、敬业等责任观念灌输给信徒,同时作为一把心灵枷锁,对不负责任的行为加以约束。[3]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跟随父母出入宗教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基督教所宣扬的思想。他们教孩子要尊重和同情他人、要有爱心和勇气、要诚实和自制等,这些对于孩子责任感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是责任感形成的前提。[4]美国家长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必须与教师及其他孩子的家长密切合作;第二,责任教育应尽早实施;第三,充分发挥日常经验的教育效力;第四,利用文学作品和故事的教育价值;第五,注重发展孩子的思考和判断力。”[5]这些原则是责任教育发挥实效的重要保障。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一是活动体验法——让孩子参与小伙伴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他应尽的责任,促成孩子的责任行为。如让孩子和同伴们分享故事和玩具,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会学到如何和其他人相处;二是谈论法——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人物中的角色,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哪些是负责任的行为,哪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而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责任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通过专门的公民课程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校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在美国中小学开设的公民课程中,责任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民课程的教学,一般采用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广泛正面的教育方式。责任教育不仅注重责任知识的传授,更强调责任能力的培养和行为训练,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统一。在公民教育教材中,对于“责任”这册共分为四章,分别是“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有什么利弊得失”“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问如何作选择”“谁应该承担责任”[6]。“责任公民”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美国公民教育旨在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负责任的美国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是负责任的,他必须三思而行,值得信赖,勇于承担责任;他必须坚韧和勤奋,不断追求优异,决不轻言放弃;他必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有纪律。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好公民,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尊重权威,关心国家大事,保卫邻里和社区的安全,志愿承担义务,纳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7]美国青少年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中,除了加强青少年的责任认知外,更加注重青少年责任判断力的提升,把价值澄清理论应用在责任教育中。“注重责任判断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各种道德责任问题,作出道德责任判断,并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责任的价值标准。”[8]采用价值澄清法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教育,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选择实施责任行为,从而提升青少年的责任判断能力。

(三)通過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

美、德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他们努力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校园生活中创造实践体会,他们要从现实各种冲突的解决方案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刻领悟责任精神。

德国责任教育的特色是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以立法的形式将这一特色根植于德国的责任教育体系之中。德国各学校都将参加社会活动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的审核条件。学校开展丰富的社会活动来拓展学生责任践行的空间,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如青少年日、互助研讨会、野营救助行动、专业实习俱乐部、社区志愿服务会、反歧视交流会等社会实践活动。[9]此外,德国责任教育还特别重视通过劳动实践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德国法律规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必须从事不同程度的家务劳动和生产活动,从洗衣、做饭到种植蔬果、制作简单家具、修理汽车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打扫校园、制作简单教学工具等劳动项目,在假期,学生要定期到周边的工厂、农场等地参与实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10]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适应社会的技能,还将责任认知加以内化,并进一步外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

美国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升旗仪式、节日庆典、集会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的精神和民族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选举各种代表和参与学校班级决策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的管理,并有机会就学校社团面临的实际问题发表见解、进行分析并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参与能力和承担责任的意识。[11]美国公民教育的一大亮点就是“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劳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社区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将服务学习界定为一种教育方法:通过精心组织,让青少年积极参与服务,以满足社区的真实需求;由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也包括一些服务计划(含校外活动)和社区所组织的服务;服务学习有助于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学校)服务学习要与学生所学的学术课程相整合,或者对服务计划的参与者有教育意义;服务学习要让学生有时问对服务的经历展开反思。[12]美国通过对青少年开展服务学习,促使责任行为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此外,志愿服务也是培育青少年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社区志愿服务和社会的志愿服务是责任行为的具体表现。通过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在服务他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13]

二、美、德两国青少年责任感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培育我国青少年的责任精神与担当意识,要汲取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责任感培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实现外来经验本土化。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美、德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责任感培养,美国中小学开设的公民教育课程中,责任感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的责任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通过各类课程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育学生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作为中小学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不仅仅要知识传授、答疑解惑,更要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和时代使命融入课堂教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4]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负责等问题;从实践的角度向学生解答作为社会个体为什么要承担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和未来责任,以及如何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可以结合德国责任教育的经验,将课堂上的责任认知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环节和反思环节,通过实践和反思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合适的时机践行责任行为。其次,通过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学生的责任教育,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有义务结合自己的学科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育学生的责任感。以课堂作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必须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感,这是责任教育进课堂的关键。培育学生的责任感,要先加强教师职业责任感培育,把教师的责任感培育和学生的责任感培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为学生作出表率,切实将责任教育落实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过程中。最后,强调教材是责任教育课堂的重要基础。教材的内容及其传递的价值观念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基因,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圉内外热点事件,将责任观念和责任意识融入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全过程,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实际,采用新观点、学习新理念、把握新方法,将符合时代要求的责任教育新元素融入责任教育,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责任教育系列教材。[15]比如,我们可以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写进教材,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青少年的责任感。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优化教材内容双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课堂责任教育的优势。

(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美、德等发达国家的责任教育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的传承。德意志人是古代日耳曼人的直系后裔,也是德国的主体民族。德意志人传承了日耳曼人勇敢、忠诚、坚韧、守纪的优良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日耳曼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德意志人是“地理负担沉重”的民族,正是这种沉重的负担,使德意志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理性、自强不息、服从集体、严谨认真的民族精神,德意志的民族精神是德国责任教育的思想源泉,并作为优秀的文化基因深深地融入了德意志民族的血脉之中,并使德意志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孕育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都是学生培育责任情感、树立责任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天下为公的国家责任感、重义轻利的道德责任感、助人为乐的社会责任感、孝亲敬老的家庭責任感、自强不息的个人责任感等都是民族文化流传至今的精神瑰宝。[16]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把责任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培育纳入国民责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我国的责任教育才有根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才能发扬光大。

(三)注重责任感培育的实践体验

培育青少年责任感的目的是促成他们的责任行为,为此,学校应改进教育方法,要将责任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长期以来,学生的责任感培育多以说教为主,尽管我们一直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大多都流于形式,实效性差。青少年责任感的养成,是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体验、反思形成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自觉践行责任行为。因此,实践体验是青少年责任感培育必不可少的环节。美国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升旗仪式、节日庆典、集会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的精神,民族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美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的“服务学习”的教学方式,也值得我们借鉴。德国非常重视在个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责任感。我国应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地构建有时代特色和红色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更加直观地认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让青少年代入社会角色,强化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责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是我国青少年责任感培育的必经之路。[17]

(四)重视社会环境和大众媒体的影响

美、德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社会环境与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发挥责任教育的隐形教育功能。他们喜欢在酒店、广场、博物馆等场所悬挂国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义工也是美国学生的良好传统,学校鼓励中学生在节假日去医院、图书馆、红十字会等机构做志愿者,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感。[18]美国的电视台、网络、广播电台、出版社等,也尽可能地弘扬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我们应吸收他们责任教育的优点,创造良好的责任教育氛围,大众传媒要大力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责任教育,培育责任感。

(五)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培育合力

青少年的责任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培育的结果,在青少年责任感培育的过程中,三者必须形成合力,缺一不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较为重视通过学校课程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忽视家庭、社会等因素在青少年责任感养成中的作用,而导致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必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着手,多方位发力,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在美国,通过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的紧密联系,使青少年责任感的培育做到协调一致,这是美国责任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原因。美国的家长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美国的家长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选择了这种行为,你就必须对这种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家长还引领、督导孩子参加社区服务、激发孩子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升孩子的责任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能力。[19]在德国,为了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学生要定期到周边的工厂、农场参与实习,不但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给予大力支持,德国企业也积极配合学校的责任教育,形成政企校一体化的联动局面。因此,在我国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感培育,家长应以身作则,从小就通过身边小事教育子女要履行责任的义务,对自我行为负责,并积极与学校教师配合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全社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配合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此外,基层社区要配合学校和家庭,开展校企合作,为责任教育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总之,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感,必须在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融合他国成功的经验,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优势,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责任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注重社会实践,重视社会环境和大众媒体的隐性教育功能,开发多样化教育载体,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进的责任教育动态体系,使当代青少年真正做到责入人心、践责于行。

参考文献:

[1][2]陈宁,丁强,黄洪基,论青少年责任感及其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14 (5):108-110.

[3][9][10][14][15][16][17]王振宇,德国责任教育的思想渊源与路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9 (7):117-120.

[4][7][12][13][19]余习勤,美国青少年责任感的培育及其启示[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 (7):5962.

[5]金传宝,美国家庭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的策略及原则管窥[J]。当代教育科学,2005 (11):47-49.

[6]公民教育中心,责任[M].赵文彤,编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3.

[8][11][18]于洪卿.美国中小学责任教育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8 (5):105-108.

【孟四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金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長,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楚然

猜你喜欢
责任感培育责任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