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思辨性阅读视角,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更深处,并发展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文章在阐述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价值的基础上,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探讨了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5-0015-0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灌输的痕迹依然很重,学生被动接受的结果是学生阅读个性的丧失。语文教师要基于思辨性阅读视角,对传统语文阅读课堂进行优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更深处。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价值
1.激活思维
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将得以活跃。思辨性阅读课堂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与不同主体之间的思维碰撞,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并且在体验中激活思维。
2.激发创造潜能
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学生将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不仅学会思考,而且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知识积累等,进行理性的辨析,从而激发创造潜能。
3.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只有当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有效的激活,他们会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强化教学意识,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为目的。下面以朱自清的《春》为例,简要阐述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思辨情境,唤醒思辨思维
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从沉睡中苏醒。创设情境是唤醒学生思辨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教师需要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创设思辨情境,借助直观、形象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
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春景图,然后让学生交流咏春的诗句,并说说这些诗句表现了春天的哪些特点以及诗人对春天怎样的情感,最后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先借助春景图为学生创设交互的场景,然后让学生交流咏春古诗句,实现“温故而知新”,接着让学生交流诗句表现的春的特点以及诗人的感受,促使学生将不同的情感进行比较,最后再让学生阐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扩大比较的范围。这样能创造一个调动学生思维的平台,进而唤醒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使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成为可能。
2.开展比较活动,寻求思辨点
在思辨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思考,还需要进行理性的判断、推理,辨析。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思维成果。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理性的判断、推理,辨析?比较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因此,要想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比较。
《春》这篇散文一开始就渲染了“盼春”的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开头的精妙,笔者先援引了某位学生作文的开头:“啊!我盼望许久的春天终于要来了!”然后,将这段文字和《春》的开头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哪一个开头写得好,并说出好在哪里。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文本阅读教学常采用的直接赏析的方式,将学生的写作案例和文本进行比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散思辨性思维,探究文本开头的艺术效果。“盼望着”叠用,生动表现出“盼春”的急迫感;“脚步近了”则借助拟人修辞,让人仿佛听到春的脚步声;几个“了”的运用使文本韵律和谐。
比较,让学生的思维挣脱束缚,更加彰显个性。不仅如此,比较也为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支持,促进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
3.提出思辨问题,突破思维的单一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思辨性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宽思维,学会辨析。
例如,作者用“嫩嫩的”“绿绿的”来修饰春草,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思辨性问题:“嫩嫩的”和“绿绿的”都是用来修饰春草的,有人认为可以去掉它们其中一个,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
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就能从这两个词仅仅是修饰词的认知中跳脱出来,去判断、辨析这两个修饰词的修饰效果是否相同,修饰角度是否一样。通过思考,学生可以意识到“嫩嫩的”是形容小草的质地的,“绿绿的”则表现了小草的颜色,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小草,把小草写活了。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今后阅读写景散文提供方法支持,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把握事物的特点,从而突破他们思维的单一性。
4.多元主体互动,活跃思辨氛围
没有互动就没有碰撞,也就没有思辨性阅读。因此,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自身唱“独角戏”的现状,积极推动课堂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立体化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引领语文阅读向深处推进。
例如在“春雨图”这部分,作者写了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慢走的人以及地里工作的农民等。抓住这一处,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采访”活动:假如你就是作者,現在要去采访这些雨中慢走的行人和地里劳作的农民,你会问他们哪些问题?请进行场景模拟表演。
学生要想完成这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便需要与多元主体进行互动。首先,需要与作者进行互动,揣摩作者安排这些“角色”的意图,从而领会这些“角色”在“春雨图”中的作用;其次,需要与文本“角色”进行互动,从而根据不同“角色”设计访谈的话题和语言;最后,需要与参与表演的同学进行互动,探讨如何更好地演活“角色”。
学生与多元主体进行互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辨析、比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回归理性。
总之,语文教师要基于思辨性阅读理念,对传统语文阅读课堂进行优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领学生走入阅读的更深处,让思辨性阅读滋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思维体验。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刚.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63.
[2] 娄娟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5):47-48.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