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翔,王荣洲,潘兆春
(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00)
我院则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核磁共振,取得良好的成像表现及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文研究病例选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睾丸附睾病变患者,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42.6岁,病程15 d~13年,睾丸附睾肿块长径0.8 m~3.0 cm,平均1.8 cm。
给予患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包括T1WI及T2WI、T2、WI+FS及T1WI+FS等常规扫描序列,分别为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方位,层厚为2~4 mm,从不同扫描方位图像、不同扫描序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74例患者中,精子性肉芽肿6例,附睾囊肿5例,睾丸恶性肿瘤3例,附睾结核4例,纤维假瘤3例,附睾非特异性炎症肿块18例,精索囊肿5例,睾丸扭转出血坏死7例,胚胎性横位肌肉瘤2例,隐睾伴疝囊形成3例。
精子性肉芽肿6例:2例T1和WI及T2WI均呈小结节状低信号(如图3所示),3例呈条片状混杂信号。
附睾囊肿5例:2例多个囊性信号且睾丸不受累(具体如图1所示),3例单个囊性信号。
附睾结核4例:1例增强可见环形强化(具体如图2所示),1例呈不规则低信号条片状影同时伴有积液且睾丸可受累。
纤维假瘤3例:2例纤维假瘤T1WI及T2WI均表现信号小结节影(具体如图4所示)。
附睾非特异性炎症肿块18例:附睾境界不清,有明显肿胀,睾丸鞘膜有积液,7例同侧睾丸萎缩,7例出血,3例尾部小脓肿。
精索囊肿5例:从精索部位呈水滴状突入阴囊(如图9所示),囊肿呈积液信号影,2例伴斜疝形成,1例囊肿内部有分隔。
睾丸扭转出血坏死7例:核磁共振成像可清晰显示睾丸肿胀,体积增大明显,内部可见大片出血,附睾肿胀、精索境界不清、包膜完整(如图8所示)
胚胎性横位肌肉瘤2例:肌肉瘤形态不规则,呈巨大混杂信号肿块,睾丸受压,积血,鞘膜积压,上段包绕睾丸生长。
隐睾伴疝囊形成3例:核磁共振可清晰显示疝囊的突出部位。
2例精子性肉芽肿患者均出现红肿发热及疼痛现象,2例伴有肉眼血尿;3例附睾囊肿表现阴囊有轻微胀痛,无明显压痛,病史15 d~13年。5例精索囊肿阴囊轻微胀痛,无疼痛病史。5例睾丸扭转出血性坏死,2例阴囊轻微胀感。9例非特异性炎症有急性发作史,阴囊轻压痛,偶尔发热,有急性发作史。2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肿瘤生长迅速,巨大且有明显压痛。3例附睾结核患者有肺结核,表现为阴囊肿痛不适的慢性过程。3例睾丸恶性肿瘤无痛性肿块,无下坠感,但肿瘤生长速度过快。
众所周知,男子的阴囊里长了两个睾丸,还长着两个附睾,附睾即与睾丸一起系于精索下端的细长扁平的器官。它分为头、体、尾三部分,紧挨着睾丸生长,其中头部连接睾丸,尾部连接输精管,附睾承担着精子发育、成熟的责任。该病是青壮年的常见疾病,患者一旦抵抗力下降时,部分致病菌如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都会趁机侵入输精管,从而导致附睾引发炎症。临床检查睾丸附睾病变时都借助B超,本文研究则将核磁共振应用于诊断该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1]。附睾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少数囊肿和附睾头相连时可出现阴囊坠胀感且有胀痛不适,20~40岁男性是该病的高发群体。附睾囊肿起源于睾丸至附睾的输出管,后天性获得囊肿的几率较大。胚胎时期副中肾管退化中的残余组织是其组织主要来源,囊肿的形成和膨大的附睾输出膨大及输精管梗阻等因素有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5例附睾囊肿中2例多个囊性信号且睾丸不受累。核磁共振成像表现附睾头部境界清晰、头部类圆形囊性信号影,同侧睾丸形态正常,较易诊断。附睾非特异性炎症和细菌侵入输精管有关,后尿道、前列腺及精囊等地方出现异常均有可能发生炎症[2]。慢性非特异性炎性附睾肿块常位在附睾体部和尾部,为单侧发病,表面不光滑且压痛明显,甚至有时会形成附睾肿块。结果显示,附睾肿胀明显,境界不清,有积液存在于睾丸鞘膜,7例同侧睾丸萎缩,7例出血,3例尾部小脓肿。精子肉芽可由精道梗阻、外伤及炎症不同因素导致从精道溢出镜子细胞,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之后形成炎性肿块。研究结果显示,2例T1和WI及T2WI均呈小结节状低信号(如图3所示),3例呈条片状混杂信号。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定位准确,对软组织有极高的辨别力,能清晰显示病变内部周围组织关系及结构成分,对睾丸附睾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