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诗琦
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观的选择直接决定着育人效果的优劣。德国文化教育学倡导的“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等教学观,对改革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教学的意蕴,在表达中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整合,在唤醒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在陶冶中升华课堂教学的内涵,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德国文化教育学;我国教育改革;教学价值观
德国文化教育学,是一种力图从精神科学的角度来探索人以及人的教育问题的教育思潮。在他们看来,教育活动应将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促进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观点为我们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狭隘的理性主义,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活生生的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活体验、情感陶冶、人格培养和心灵唤醒提供了思路。
一、文化教育学的内涵
对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概念思辨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的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二、文化教育学对我国教育变革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彻底改變传统教育的弊端,因此,与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改革所依托的课程文化与传统课程是迥乎不同的。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课程编制主体多元化——开放式的文化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纲要的规定正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文化。新课程追求的是一种开放的课程体系,积极谋求课程对于地方、学校的适应性。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显现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课程的价值的过程。
(二)全面的课程内容(教材)——个人本位文化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纲要》强调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单纯的社会要求转向关注个人。这种转向是在调动个体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达到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
(三)再生型的教学过程(课程的实施)——前喻文化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强调要创设一种前喻文化氛围,重视年轻一代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四)平等的师生关系——对话文化
《纲要》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发展性课程评价——多元文化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课程评价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过程,就应该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价值观过度强调知识传授和理智训练,忽视对学生的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僵化的、死气沉沉的状态,阻碍了育人目标的实现。德国文化教育学倡导的教学价值观对我国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体验”“理解”“唤醒”“陶冶”等教学价值观的指导下,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性特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陶冶、人格培养和心灵唤醒;学生则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不断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建构起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美好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2]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3]侯怀银,王俊琳.德国文化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09):47-59.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五期
[5]李琼华:狄尔泰教育观初探,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6]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