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优化策略

2020-06-26 02:54钟敬秋
关键词:体育产业北京市特征

钟敬秋, 郑 欢

(1.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伴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导向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现阶段我国亟待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战略需求[1].宏观层面,国家和地区出台一系列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用于保障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微观层面,基于定量数据支撑的体育产业发展优化战略与战术模式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完善.大数据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基于企业大数据,深入探寻企业时空内在演化机理,从微观层面对体育产业发展优化战略思路进行科学构建,可为我国体育产业战略发展提供有效的战术支撑.

国内外针对企业大数据的研究具有显著差异性,国外研究更关注于某一企业的时空演化,而国内多关注于某一类型企业或多类型企业的多企业数据研究,企业地理或公司地理学为该类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以李小建[2]为代表的企业区位选址研究成为早期多企业数据综合研究的发端.综合大数据海量数据挖掘特征,基于企业大数据的空间演化研究以袁丰等[3]起始较早.伴随EDSA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内容涉及高新技术企业[4]、传统物流企业[5-7]、会展企业[8]、港口物流企业[9]、大都市区纺织服装制造业[10]、创意产业[11]、区域百强企业[12]等多种类型.其中,罗蕾等[13]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揭示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蒋天颖等[14]基于宁波市2004年、2009年、2014年物流企业数据,以街道为研究的空间单元,探讨了宁波市物流企业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陈跃刚等[15]以北外滩13栋楼宇541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复杂网络、空间GINI系数、HHI指数、E-G指数、点度中心度对企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林娟等[16]基于上海市物联网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发现初创期物联网企业在郊区集聚,随后向郊区其他区域扩散,并呈现出从单极向多极集聚转变的空间演化进程.陈长瑶等[17]基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理论,选取吉林通化市1993年、2003年和2013年3个时段的医药制造业企业数据,刻画了医药制造业企业和就业的空间演变.韩会然等[18]以北京批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京批发企业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与集聚特征.

国内外应用企业大数据展现产业空间“格局-过程-机理”的研究十分丰富,对于判定企业选址[19]、展示产业空间格局[20]、优化产业布局[21]、揭示产业时空演化机理与机制[22]、促进产业发展战略改进与提升[8]等方面均具有独到价值和优势.体育产业作为中国战略型新兴产业,由于受产业发展水平及统计数据缺失等因素影响,相关产业发展模式与战略研究仍停留在现状描述和主观评价层面.基于企业微观格局特征、时空演化模式及内在演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剖析.基于此,本研究以我国首都、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市为例,通过对现行体育产业分类中体育管理、体育组织、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等企业进行空间格局特征研究.依据产业集聚理论,研究北京市体育产业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基于对2017年底北京市18 000余家企业地址信息,结合百度POI获取企业空间位置信息,综合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探寻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城市体育产业空间格局分布与演化特征.希冀通过体育产业企业时空格局演化模拟,探究产业发展时空演化路径,揭示产业时空演化机理,促进产业空间合理布局.

1 数据构成与处理方法

1.1 数据构成

北京市全市总面积16 410.54 km2,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表1).

表1 北京市行政区划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市政府网站整理获得

以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数据为基础,结合企查查(全国企业信息查询:https://www.qichacha.com/)进行信息核对.基于对2017年底北京市2 000余家体育制造企业及16 000余家体育服务企业法人单位企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最终在剔除撤销、注销、吊销等企业信息基础上,获得体育制造企业1 787家、体育服务企业12 914家等有效企业数据,包括单位名称、企业类型、注册日期、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企业员工数及公司所在地等基本信息.通过Google Earth空间定位,并将属性信息导入ArcGIS10.2,建立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空间数据库.研究范围囊括北京市16个市辖区.通过点源数据的空间化,反映北京市体育产业的空间演化趋势.

1.2 处理方法

1.2.1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Ripley’sK)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是使用Ripley’sK函数的常用变换,其中,带有随机点集的预期结果与输入距离相等.变换L(d) 显示如下:

(1)

其中,A表示区域,N表示点数,d表示距离,而k(i,j)表示权重.当i和j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d时,权重为(如果无边校正)1;当i和j之间的距离大于d时,权重为0.应用边校正后,k(i,j)的权重略有变化.

1.2.2 标准差椭圆方法

标准差椭圆分析原理如下[23].

首先,确定椭圆中心,公式如下:

(2)

其次,以坐标轴X轴为基准,12点钟方向(正北方)设定为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确定椭圆的偏转方向,公式如下:

(3)

最后,确定椭圆中X轴和Y轴的长度,公式如下:

(4)

其中,σx和σy分别代表X轴和Y轴的长度,结合公式(2)和公式(3),利用ArcGIS10.2对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空间演变趋势进行测度.

(5)

其中,xj是要素j的属性值,wi,j是要素i和j之间的空间权重,n为要素总和.

2 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通过企业数据空间化获得北京市体育产业制造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空间分布.从企业数量来看,体育服务企业约为制造企业7倍;从企业规模来看,规模以上体育制造企业比重明显高于体育服务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企业约占总企业数量29%,非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从空间布局特征来看,服务企业较制造企业集聚特征更为明显,但两种类型企业均主要分布于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均以主城区集聚为主要特征,说明体育相关企业具有区域协同演化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体育企业选址具有明显吸引作用.将北京市购房网价格位置数据与体育制造企业和体育服务企业空间进行叠加分析发现,虽然与体育服务企业相类似呈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协同特征外,以体育器械制造为主的企业呈现向地价、劳动力成本较低的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平谷区、密云区、门头沟区等区域扩散,说明劳动密集型和企业利润较低的制造型企业空间布局受地价、劳动力成本等现实因素限制较明显.而部分以新技术制造类型为主的高附加值制造企业则仍主要分布于经济、信息流汇集较为发达的东城、西城、朝阳和海淀区域,地价和劳动力成本并未成为企业选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说明无论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体育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仍是限制制造企业选址的重要驱动因素.并且,伴随近年北京市退二进三政策实施的不断深入及北京市政府中心迁移等多重因素影响,落后产能与传统低附加值加工企业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将愈加明显,企业如何创新、转型发展仍是相关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图1 北京市体育制造企业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图2 北京市体育服务企业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应用ArcGIS10.2分别对北京市体育服务企业和体育制造企业进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图1、图2),分别获得置信区间为0、90%、99%和99.9%的四类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结果,并基于分析结果分别将预期的K值(ExpectedK)、观测的K值(ObservedK)、差值(DiffK)、低置信区间(Lw Conf Env)及高置信区间(Hi Conf Env)录入Excel生成折线图.依据北京市体育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空间聚类分析,北京市体育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空间均呈明显集聚特征.10次距离变化分别进行1次、9次、99次、999次运算结果可以看出,体育制造企业在第5次距离变化观测值与预测值差距最大、聚类程度最高,体育服务企业在第8次距离变化观测值与预测值差距最大、聚类程度最高.受其影响,在各大体育相关运营资本大量涌入体育服务与制造企业行列,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举办、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以及近年我国相关体育政策的不断实施,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健身养生体育快速发展,体育服务企业在北京核心区域扎根繁衍成为必然,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成为北京市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

并且,通过相关企业数据整理发现,从产业规模来看,北京市体育产业规模呈显著扩大趋势,且在新兴技术和产业政策推动下,新兴体育制造与服务企业不断增多,外资企业不断增多,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由于早期体育事业化等历史因素影响,体育服务企业中内资企业仍占相关服务企业中的主导地位.从体育产业收益来看,北京市体育产业收益从2008年不足42亿元至2013年增长至863.6亿元,6 a间以增长率15.1%的速度迅速发展;从新兴业态来看,体育相关企业由传统制造和赛事运营拓展为文化创意、高新技术、旅游、会展、中介、教育等多个层面.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体育+”“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提升显著.2015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一轮强大动力,企业空间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大批涌现,出现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民资企业和品牌.以民办青少年俱乐部为例,截至2014年,北京市共出现了215家相关民办培训俱乐部,显著提升了北京市青年体育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推动了北京市青少年体育服务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北京市乃至相关领域青年人才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3 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时空演变特征

企业注册年份可有效反映城市企业发展历史脉络,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注册受历史发展因素影响特征显著.依据前文梳理可知,改革开放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北京市制造企业注册年份起始于1980年.伴随政策逐步开放,体育事业单位逐步改制、社会资本加入体育服务业比重不断加大,至2000年左右北京市体育服务企业逐渐增多,至2016年左右北京市体育服务企业已逾万家.从空间总体特征来看,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但从时空演化角度,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的空间演化特征如何仍有待探究.故基于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中的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POI点状数据,依据企业注册年份、运营资本及相关企业注册信息,从时空角度分析北京市体育产业时空演化特征.

3.1 时间演变

企业注册受相关政策与事件影响阶段性演化特征显著(图3,图4).改革开放成为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迅速成长的重要导向性因素,众多优秀企业从改革开放发端并逐渐成长为区域龙头企业,部分事业性单位改制,也为北京市体育产业注入具有政府资本背景且兼具民企活力的众多新型企业.但早期相关企业以制造业为主,这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史高度契合,以低端制造、代工为主的相关企业应运而生,北京市体育产业由此正式步入产业经济时代.至2000年左右,北京市在先后出台《北京市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及北京市成功申办奥运会背景下,体育服务企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出台以来,北京相继成功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国际马拉松赛、环京自行车赛、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相关体育服务企业发展十分迅猛.综合企业时间演变规律及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历史脉络不难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即作为全国体育标杆,以首都为背景的体育赛事早期主要以增强凝聚力和提升国际社会影响力为主要发展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体育文化沉淀为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育文化基础.伴随国际赛事的相继成功举办,相关体育服务企业逐渐汇集于北京市核心城区.在产业集聚、信息汇集与传播、首都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以技术创新为载体的产业发展方式,将成为北京市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以职业和非职业体育赛事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将会在首都经济、政治和文化圈层内,逐渐催生新兴体育相关产业产生和发展.区域产业发展导向作用将进一步提升,短时期内北京市体育产业核心地位不可动摇.但伴随体育事业产业化发展,全国体育赛事承办地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部分区域体育赛事特色明显,相关赛事活动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部分体育相关企业首都中心型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从部分迁出企业类型来看,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为部分科技型体育企业迁移的主要目的地.伴随首都体育赛事中心性的不断弱化,势必影响相关企业选址布局及迁徙路径,进而影响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创新发展、继续提升区域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中远期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图3 体育制造企业注册数量累加特征

图4 体育服务企业注册数量累加特征

3.2 空间演变

依据标准化椭圆空间分析可知,北京市体育制造企业空间迁移趋势较弱.从早期制造企业集中出现至2017年底,标准差椭圆中心点空间位移在500 m半径圈层内,且中心点处于东城区与西城区交界处徘徊.说明北京市体育制造企业从市场化发端至研究期内空间增长分布较均匀,相关体育赛事与政策影响未对产业空间布局产生重大突变性影响,相关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健康.整体而言,北京市制造企业空间呈现集聚特征.但通过分年份热点分析发现:1980—1996年之前,北京市体育制造企业不存在空间热点区域;自1996—2017年相关制造企业出现集中热点区域,且热点区域呈现极化现象,主要分布于朝阳、东城和西城区域,丰台区东北部区域亦出现部分热点区域.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发现,此区域包含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区域交通条件优势明显,且丰台区东部区域作为北京市主城区核心区,毗邻“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与国家体育总局等多个国家级政府机构及科研院所紧邻交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塑造了该区域空间热点集聚现状.部分区域出现随机性冷点区域,与区域产业发展导向存在一定相互关系.

北京市体育服务企业发展空间明显优于制造企业.相关企业空间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与制造企业类似,企业空间迁移趋势较弱(图5).从早期企业集中出现至2017年底,标准差椭圆中心点空间位移以2000年为中心起始点向东南区域迁移,但迁移距离不超过1 km,且中心点处于海淀区与朝阳区交界处徘徊.说明北京市体育服务企业从2000—2017年内空间增长分布较均匀,相关体育赛事与政策影响未对产业空间布局产生重大突变性影响,相关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健康.以企业注册资本为热点分析要素,发现早期企业注册资本与区域发展并未形成显著集聚效应,自2007年之后,区域冷热点空间集聚效应显著提升.但企业资本集聚呈现低注册资本向城市核心区集聚、高注册资本向非城市核心区集聚特征.北京市作为我国体育中心型城市,规划至2020年体育产业规模突破1 500亿元.契合国家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基础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导向提升居民需求福祉,将体育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作为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智慧体育”“体育云平台”等一系列创新概念,对北京市现有产业基础进行深入拓展,侧重产业融合、体育金融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图5 北京市体育服务企业标准差椭圆中心点迁移路径

4 北京市体育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综合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时空特征分析发现,北京市作为我国体育文化优势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从早期体育用品制造到近年来体育服务企业环中心城区集聚,首都中心性虹吸效应显著.究其原因,伴随居民需求水平提升,传统以体育物质消费品为主逐渐演化为体育精神产品消费与物质产品消费并存,且以体育精神产品消费为主的消费理念逐渐成为主流消费引领,精神产品带动物质产品消费特征显著.相关体育产业企业受消费导向、盈利方式及消费模式差异驱动,制造企业趋向地价、人力资本较低区域迁移,而相关服务企业趋向中心城区或产业园区集聚.但基于体育产业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意义,合理优化体育产业企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普惠式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发展战略定位聚焦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作为首都中心性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功能自中华人民共和成立以来即长期秉承,以外交、国际会议、体育文化、外国驻使馆区、交通枢纽、金融商务、科技文化、国际组织集聚和国际旅游区为核心的国际交往中心格局初步形成.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传播媒介,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价值——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俨然成为北京对外交流、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赛事.进一步优化体育文化核心驱动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将为未来北京进一步发挥国际交往中心提供重要支撑.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得天独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起始较早且落实较为深入,在相关产业基地建设背景下,产业空间发展集聚效应显著.受政治要素、地理区位、文化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等相关要素影响,产业发展动力强劲.综合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要素分析,契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园区建设及企业发展特征,提出北京市体育产业空间优化策略:①以“健康中国”为导向,寻求产业与民生协调发展路径;②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科学把握新时期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新机遇;③注重区域发展实际,绘制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蓝图;④践行改革创新发展路径,提升产业核心发展新动能;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发挥首都文化传播核心功能;⑥明确重点发展任务,打造产业发展高端融合平台;⑦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5 结论与讨论

依据产业集聚理论,对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18 000余家企业地址信息、结合百度POI获取企业空间位置信息,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探寻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城市体育产业空间格局分布与演化特征.结果发现:

(1)北京市体育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体育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受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影响作用显著,伴随空间距离增加,从城市核心区向非核心区集聚衰减特征显著.说明北京市体育制造企业空间集聚程度弱于体育服务企业,且服务企业集聚规模大于制造企业.北京市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赛事辐射效应明显,受此影响,以体育文化为基础、以竞技体育赛事为核心的大型体育赛事为北京市创造了体育相关企业发展的沃土.总体而言,北京市体育产业企业受区域政治、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在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资金汇集程度较高、产业基地建设等诸多良好基础因素影响下,体育产业趋向核心竞争要素集聚、非核心竞争要素扩散的整体空间演化趋势.

(2)时间演变层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体育文化沉淀为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育文化基础.伴随国际赛事的相继成功举办,相关体育服务企业逐渐汇集于北京市核心城区.在产业集聚、信息汇集与传播、首都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以技术创新为载体的产业发展方式,将成为北京市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以职业和非职业体育赛事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将会在首都经济、政治和文化圈层内,逐渐催生新兴体育相关产业产生和发展.北京市区域产业发展导向作用将进一步提升,短时期内体育产业核心地位不可动摇.

(3)空间演变层面.综合分析体育服务企业空间选址特征发现,规模以上企业选址并未集聚于主城区企业高度集聚区域,而注册资本较少、规模较小的相关体育服务企业则扎堆积聚于主城区高地价、高人才集聚区,且新注册企业多围绕体育产业基地选址,产生空间集聚效应.

(4)伴随体育事业产业化发展,全国体育赛事承办地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部分区域体育赛事特色明显,相关赛事活动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部分体育相关企业首都中心型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从部分迁出企业类型来看,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为部分科技型体育企业迁移的主要目的地.伴随首都体育赛事中心性的不断弱化,势必影响相关企业选址布局及迁徙路径,进而影响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创新发展、继续提升区域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中远期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北京市特征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