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读鲁迅要体现整体感与文学性的融合

2020-06-24 14:06谭桂林
名作欣赏 2020年2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人格受众

谭桂林

在这个工具理性、技术思维、专业定位的时代,鲁迅研究正在逐渐接受时代精神的规训,成为一门专门性的学问,建构起严密而精微的知识谱系,这对鲁迅研究而言,并非坏事。虽然它带来了鲁迅研究的学院化、琐细化与技术化,但在一个思想浅薄与情感苍白的时代里,能够把一种作家研究的专门知识谱系化,这也是一种有益进步的学术积累。如果说研究鲁迅强调的是创新性,人们很难在鲁迅思想的内涵、特点、意义与价值方面发现什么新的亮点,不得不将研究的视角伸向鲁迅个人的日常生活空间,那么讲读鲁迅与研究鲁迅显然不一样。讲读鲁迅虽然也讲究创新,但这个创新主要是指讲授方式上的创新,以及怎样把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讲读鲁迅的宗旨和终极任务还是引领学生去关注、学习鲁迅的基本面,包括他的精神人格与文学成就。从这个意义上看,强化鲁迅与当下社会的联系,讲读鲁迅比研究鲁迅更为重要。因为讲读鲁迅不仅能够把鲁迅的精神一代代地深入那些非专业人士的知识结构乃至心灵结构中,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能够抵御鲁迅研究的学院化、琐细化与专门化的知识生产趋势。所以,彭小燕教授主持的慕课((鲁迅十五讲》进入网络,走向社会,这是很重要也是很值得推崇的事情,这一学术团队为鲁迅学的普及做了一项有益的尝试。慕课虽然是大学讲堂的成果,但它面向社会,而且要以影响社会为其目的,它的受众既包括大中学生,也包括社会上一般的求知者。记得曾有一个学者这样乐观地说过,中国14亿人口,有1亿人在读书,就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目前中国教育与网络的联盟如火如荼,慕课的生产量也迅猛发展,但讲读鲁迅的慕课似乎只见这一家,如果在这1亿的读书人中,有几百万或者几十万人在听这一慕课,这也是鲁迅学界特别值得庆幸的事情。

面对如此宽泛的受众讲读鲁迅,当然与在封闭的大学杏坛及中学讲堂上的讲读有所不同。教学是一个相互主体性的知识活动,受众的类型特征决定着讲读方式与讲读内容的选择。就慕课这种社会开放课程而言,我觉得《鲁迅十五讲》的实践追求为我们这个时代讲读鲁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我把这些启示概括为两点:一是突出整体感。鲁学博大精深,题材领域非常开阔。鲁迅本人也兴趣广泛,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多,不仅文学,而且教育、出版、翻译、考古、博物、美术等,都有所涉及。在大学讲堂上,也许讲授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将讲读内容特定在某一个学科领域中,这在课堂教学上是被允许的。但在非研究性的慕课教学中,整体性地而不是专门性地去把握鲁迅,这可以说是在内容设计上的一个基本要求。著名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就曾这样说过:“我是研究鲁迅的,但我从来不提鲁迅哪一年哪一天做了什么事,哪一次和冯雪峰谈了什么话。我主要是掌握鲁迅的一个基本思想。有些事实我可能搞不清楚,但是,我知道鲁迅这个人,他往左能到哪个地方,往右又能到哪个地方。生活中他要是很随便,自由的时候自由到什么边沿,严谨的时候严谨到什么地方,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说:“我关注的是整体性的东西。”关注“整体性的东西”,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大局着手。当然,大与小、整体与局部本身是辩证的关系,小可以衬托大,没有局部也就没有整体,但不能用小来淹没大,用局部来取代整体。鲁迅研究中有不少细部的开掘,如鲁迅的日常生活研究中包括鲁迅的牙疼、鲁迅的用药、鲁迅的交友、鲁迅的宴游等题目都有学者涉及,鲁迅的艺术生活研究更是众所瞩目,鲁迅的各种藏品不断地被翻检出来予以透视和鉴赏。这些细部和小处,当然是有学术价值的,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讲,也能增加课堂的情趣,增加受众对鲁迅生命鲜活性的理解。但是,这种细部的讲授只有在提升课堂生动性的目的上才具有必要性。现在鲁学有一种时尚观点,或者一种时尚态度,认为鲁迅研究的大局观是空洞的、构造的、意识形态的,只有这种细部的研究才是学术的、严肃的。如果我们对鲁迅的讲读也走向了这样的局部化、细部化,那么,讲读鲁迅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鲁迅当然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朋友、好收藏家,甚至是一个好病人,但中国比鲁迅还父亲、还丈夫、还朋友的男人无以计数,比鲁迅更专业的收藏家也不在少数,而那个大的鲁迅却只有一个。对鲁迅之大的凝视与专注,才能真正把握到鲁迅对中国社会和民族文明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十五讲》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精神”史上的丰碑这样的高度和大局立意,注重从“精神界之战士”的战斗风度,从意义与虚无、沉沦与超越的悖论与博弈深度,从现代信仰者的信仰建构特征来讲读鲁迅,确实具有大格局、大眼光,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学术资源特点。而且,鲁迅同无数现代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为了改变民族命运而积极介入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鲁迅对于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贡献乃是他提供了一种极其鲜明的、具有民族本土性和生命个体化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思想,所以,向社会受众讲读鲁迅,应该注重从民族本土经验与个体生命体验相熔铸的观点来阐释鲁迅思想在现代中国思想界不可取代的独特性,这也是整体性观照鲁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路径。离开了鲁迅对中国社会改革的独特而深刻的思考成果,鲁迅不仅不是一个完整的鲁迅,甚至可以说鲁迅就不再是鲁迅。在这一点上,我很欣赏《鲁迅十五讲》中对“示众场景”的族群分析,也很认同将鲁迅的杂文自觉与左翼文化联系在一起,从《鲁迅十五讲》的慕课中,听众能够感受到,无论是青年时代的发启蒙新声、中年时代的听将令,还是晚年的思想“左”转,生命发展中的因缘可能发生种种变化,但从民族的历史情境和个体当下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中国改革的问题与路径始终是鲁迅思想中的主线。

记得是在干禧年间,王朔发表《我看鲁迅》一文。此文带着作者惯常的嘲讽口吻,说在鲁迅身上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却看不到他更多优秀的作品”。言下之意就是,鲁迅的“伟大”在别处,而不在文学。自从有了鲁迅研究以来,社会上出现形形色色的“非鲁”,往往针对鲁迅的思想、性格或者人品。王朔的这篇文章有點特别,它是直接针对鲁迅的文学创作而来。鲁迅思想犀利,以针砭国民性痼疾为特色,本来就难以让人人认同。鲁迅的性格冷峻,不留情面,更不是那种讨人欢喜如沐春风的角色。思想也好,人格也好,见仁见智在所难免。但文学是鲁迅的根基,即使当年把鲁迅看成十恶不赦的苏雪林,对鲁迅的文学成就还是不敢轻薄的。王朔是20世纪末暴得大名的小说家,在青年文学爱好者中影响广泛,他的这些批评意见,代表性与影响力不可小觑。所以,我觉得我们讲读鲁迅,一定要把鲁迅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传达给社会受众。在这方面,《鲁迅十五讲》把主要精力放在鲁迅三部小说集、两部散文集的分析上,从这些作品的分析中凸显鲁迅的人格精神和思想魅力,是值得赞赏的。当然,所谓注重文学性并不是点点滴滴地去解读鲁迅作品中的字句之精、结构之巧、意境之妙。文学是人学,文学不仅表现丰富多彩又深奥莫测的人性,而且也浸润着作家自身的人格力量与人性特征,越是优秀的作家越是这样。一直以来,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都是重点讲读课文,教师讲得十分卖力,学生也学得十分吃力。讲读时每个语句都要找出潜藏的情感心理,每个用词都要点评其妙在哪里,鲁迅在字里行间用春秋笔法表达的那些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念头,都要被教师们拿来揣测、分析、推理,一堂文学课就这样变成了一堂语言实践课,或者思想侦探课。确实,按照这样的教学套路,学生得到了有关鲁迅的文化知识,分段、归纳中心思想以及揣测作者意图的能力也或许有所提高,但是鲁迅最为可贵的精神人格却被这些“知识”与“能力”遮蔽掉了。对于一般的社会受众而言,鲁迅的意义其实不在他的文字之美,而在于他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大精神与大人格。精神与人格,无形却有力,能春风化雨一样渗入到接受者的心田,化作接受者肉身中腾涌的血液,浸润愈久,影响愈深。精神与人格,不是条分缕析能够显出的,也不是字斟句酌可以得到的,而是在语言与形象的整体氛围中显现的,所以不必那么深刻地去解析,更不必一定要讲读得那么深刻,只要引领学生尝试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心去领受、去感悟鲁迅的心灵颤动,在这种心的相遇中真正获得一种感动,获得一次自我人格力量的提升,对于广大社会受众的鲁迅阅读,就已经足够了。

毫无疑问,将近百年的鲁迅研究已经成功地将鲁迅转化成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文化符号,每一种文化思潮,每一个社会群体,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往这个巨大的符号中填充自己的东西,那种将鲁迅塑造成一种质疑的、毁坏性的力量,从而试图抹去鲁迅精神的当代意义的观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那个活生生的鲁迅当然富于质疑精神,在“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文化传统的斗争中也是最具毁坏性力量的一位“精神界之战士”,这已经足以证明鲁迅的伟大了。但鲁迅的伟大决不止于此,正如那位“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拜伦一样,鲁迅也是一位具有人间大爱的文化“战士”,也许可以说,鲁迅的“质疑”与“毁坏”,正是因为建立在这种人间大爱的精神基础上,才具有使一切魑魅魍魉无可遁形的、使一切善良向上的心灵无不震撼的力量。针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自己的多疑、猜忌、阴暗的指责,鲁迅曾经骄傲地宣称自己也是“能够爱”的,在晚年病重时刻,鲁迅也满怀温情地说过,那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自己相关。全面地而不是零碎地,整体地而不是肢解地来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鲜明而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灌注在自我文学世界中的这种大爱。鲁迅的作品多的是对肉食者的鄙薄,对智识者的诛心之论,同样,鲁迅作品里也多的是对下层劳动者的温暖的爱;鲁迅的作品充满着对强横的权势者的痛恶、对为虎作伥者的蔑视,同样,鲁迅作品里也充满着对弱小者的真诚的同情。在笔者看来,对下层劳动者的温暖的爱,对弱小者的真诚的同情,这就是鲁迅的人间大爱,是鲁迅精神人格的核心质素,也是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动人心的永恒魅力。这种精神人格当然不是鲁迅独有,但它的呈现足以让鲁迅同时代知识分子中的那些蝇营狗苟者相形见绌,显出灵魂的小来。这种情感也许并不那么深刻,但它博大辽阔,而且温暖人心,是黑暗里的灯光、寒冷中的火碳,给卑微者以生活的信心,给受苦者以恢复的力量。读鲁迅,讲鲁迅,如果能读出如此精魂,讲出如此效果,其他微言大义,何须再求!在《鲁迅十五讲》里,我很高兴地听到了這种同道声音,譬如在分析鲁迅账本式的日记中,讲读者扣住了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亲人的思念与关爱,二是对困顿中人的关心,三是表达世上大抵还是有他愿意抄录的某些书的欢喜,四是对自然风物之美抑制不住的赞叹。这是对鲁迅心灵世界的真正朴素而又深刻的理解。在整个十五讲里,无论是对鲁迅思想的理解、对鲁迅作品的赏析,还是对鲁迅研究成果的解读,大致都既体现着讲读者的存在之思的严酷,同时也贯穿着一种人性体验的温润。当然,我觉得《鲁迅十五讲》在课程的结构逻辑性、讲读内容设置的同一性等方面,也还有可以拓展的空间和可以改进的细节。但这个慕课的价值也是显见的,它在鲁迅文学性的把握方面给后来者呈现出了一个可以前进的方向,一个可以努力追求的境界。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人格受众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鲁迅研究中的歧路
漫画之页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