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长青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度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加速推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解决新起点上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新问题,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新闻舆论工作非常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四向四做”的四点希望,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本文将围绕时代发展和国家对于新闻记者人的要求和标准,探究如何培养社会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新闻舆论;社会记者;社会责任感
一、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培养意义
美国新闻教育名家利昂.纳尔逊.弗林特在《报纸的良知》一书中,将新闻记者及报纸所应具备的美德归纳为十三条。其中包括:独立精神和勇气、公正、公平、正义、诚恳、诚实、责任、值得信赖、乐观、进步、温和、均衡、审慎、无私、服务大众、遵守专业内部规则等。他认为记者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面临一些特别的考验,这与其他行业所面临的考验有所不同”。在我国,社会新闻记者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为社会公众服务,报道事实与真相,需要社会新闻记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媒体队伍的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其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到新时期新闻媒体队伍的质量的好坏。
二、社会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现状
当前,由于记者准入门槛和资格监管力度的不够,我国社会类新闻记者极大程度地存在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比如,故意编造假的新闻线索引起社会舆论热点,或者将新闻线索自行进行部分扭曲或者夸大,亦或是利用记者身份进行招摇撞骗等不良现象,此外,越来越多的快餐式新闻,已经表现出了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和社会责任感的降低,这样的变化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对于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1.社会责任感缺失之——急功近利
由于社会新闻类记者以社会、民生新闻为主要选题,虽然选题的内容非常多,但想要引起全民的重点关注,激发产生舆论效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加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压力迫使记者在发现新闻线索时很容易进入一种比拼、抢夺的状态,无论是真是假先抢到首发,从以前的找新闻挖掘新闻,变成了抢新闻。听风就是雨在进行报道时经常夸大事实,或者将一些初步了解的情况直接进行发布,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逐渐形成了为了出新闻而制造新闻的不良工作模式。
2.社会责任感缺失之——缺乏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是很多社会类采编记者在社会上的地位评价偏低的直接原因,越来越多的记者为了新闻不择手段,歪曲理解“新闻自由四字的概念,自以为有了热门话题就可以不顾百姓民众和当事人的感受,不扛着为了工作,为了社会,为了国家的大旗跑新闻,制造新闻。或者不顾大局只顾业绩,炒作新闻,挟持舆论,道德绑架,不再能担任起人民百姓的传声者,无法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3.社会责任感缺失之——缺乏人道主义精神
在近年来的很多社会民生新闻中可以发现,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新闻记者的积极态度,总是在深度的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会聆听当事人和旁观者的感受,但经常缺发现有些记者为了追求这一所谓的”真实效应“。会失去这对度的把握。前些年有一个很有影响的新闻——有关小贩被城管非礼,这个新闻在爆发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大批的记者蜂拥而至,仗义执言真的对当事人有所帮助的不多,相反私闯民宅煽动情绪的不少,不停地向当事人询问当时的情况,一次又一次揭开疮疤。
三、社会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1.培养新闻事件的还原鉴别技能
当前,社会媒体正处于多元化、多网格的环境中,信息爆炸和飞速传播是这一时代的典型特征。而并非所有新闻都具有着确定性,甚至可以说极大多数都不具备确定性,所以社会新闻记者就要起到一个鉴别还原的作用,这样可以辨别新闻的真假,还原事实的真相,但可以认定为真是新闻时,才去进行深度的挖掘,信息的发布。虽然新媒体的涌入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对于百姓来说,最信任的还是主流媒体和平台,如果新闻信息不经筛选和甄别就进入主流媒体的新闻选题中,必将误导百姓民众。比如此次疫情期间前后的屯粮事件,以及前几年出的抢盐事件,就是因为主流媒体没有对信息进行筛查,终究导演了一场不必要出现的闹剧。
2.培养对新闻线索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
对于新闻的敏感是一个社会新闻记者最为重要的技能。需要知道哪里会发生事情,感觉哪里会有热点事件,有些记者甚至可以在古老的新闻中解读出新的东西并成为热点话题,这就是一個新闻记者最难得的天赋。近些年来,地沟油。这些新闻给人的冲击是极大的,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人对它们进行挖掘,很多新闻记者已经失去了对于身边的一些小问题的兴趣,战争,会议,经济,犯罪,绯闻,这些时间短见效快的新闻成了新闻界的宠儿。
3.树立大局意识
虽然对于记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新闻报道是他们的职责要求,但是并非所有的新闻都适合报道,适合在社会上传播,如有违公序良俗的新闻,虽可引起百姓的关注,但传递的并不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但是我国一直强调着新闻自由权力,百姓民众也有知情的权力。但作为新闻媒体人,我们必须看到有些事情的背后是有政府和政治的原因。例如之前出现的光明正大的军事机密泄露,可是这种以新闻形式的泄漏政府并不好处理,而且容易引起民众的反感,可这样的情况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每一位社会新闻记者虽主要面对社会、民生方向的新闻,但在涉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时候,需要以大局为重,而不是一味追求一时的热点。
四、结语
新闻记者的职责任务很艰巨,不仅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探寻社会基层最广泛的人民的喜怒哀乐,同时还要往上了解国家的举措。所以,社会新闻记者们一定要准确认清自己的使命,看清自己身上的重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素质修养,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雪婷.影响社会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素养的因素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v.14(21),102-103.
[2]龚嘉.社会新闻记者采访中的"角色扮演".新闻研究导刊(24).
[3]秦鲁一.(2013).社会新闻记者:政府与民众的沟通纽带.新闻与写作(7),58-60.
[4]尹一铭.浅析当代记者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角色.新闻研究导刊,009(0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