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非预设性生成现状的教学例谈和矫治策略

2020-06-24 03:02吕智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8期
关键词:小语预设道德与法治

吕智敏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师会按照备课时预设的知识点和问题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对于课堂中学生突发性提出的超出“预设问题”范围的疑问产生排斥,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采取三言两语一带而过的处理方法,甚至是置之不理或直接忽视,这样的课堂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失去了真实的互动性,让课堂变得死板而失去灵动性。这些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非预设性生成的处理误区,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反思,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非预设性生成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普遍会觉得书本中的内容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远,所以,我们除了预设性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还应留意身边的小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依法行事。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疑惑和不解,向老师寻求答案,也是对老师的一种信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避免了按原先设定的教学思路“朗读”课本内容的“一潭死水”似的教学,教学也随之变得鲜灵活动起来。因此,真正成功的课堂教学绝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备课内容复制课本内容,而是根据学生思维变化,从不同层面去解答学生的“非预设性的”问题。当然,教师面对学生“错误”的认知,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偏离教学目标内容,应在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予正确的指正,引导学生从偏离中回归。

所谓“非预设性生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点,这是每一个课堂真实存在的现象,教师们应该随机应变,把握好课堂中临时出现的非预设性问题,合理利用而不要从心底去排斥它。不让学生提出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教师,教师如果灵活运用学生非预设性生成的问题,经过精心引领、启发、点拨和师生互助、生生互助,把学生的疑惑、灵感、错误和冲突因勢利导为教学目标服务,将“节外生枝”巧妙科学地处理,将成为有效教学的“生成性资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非预设性生成的处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1.熟视无睹的冷处理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的今天,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在观念和行动上推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预设中都力尽所能地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和情境,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课内课外的知识学习更具备积极主动性和探索求知性,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锦上添花”。然而,不少的教师欣喜于学生在其精心的课前预设和精彩的课堂调动下成为了学生的主角,回答出教师心中的答案或得出与教学目标相符的结论时,却对学生产生一些“超出范围”的新想法和要求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笔者曾听到一节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讲授“要想得到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一内容时,运用了一段截取自热播电视剧《养父》的视频,内容讲述女中学生小语因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言行而感到很不快乐,更与奶奶发生了激烈冲突。教师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很多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这一教学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为小语不被尊重而难过,更明白到奶奶不能获得小语的尊重是因为她没有尊重小语。没有过多的说教,学生却自然地生成了知识。这一环节本来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这时,一名学生却举起手说:“奶奶毕竟是长辈,小语应该尊重奶奶。既然要想得到别人尊重,首先是要尊重他人,那么,小语应该做到尊重奶奶,最终她才有可能获得奶奶的尊重,否则她们的关系永远都不会有好转。”面对学生对视频的新想法,全班学生和听课的教师都期待上课的教师的反应或评价,遗憾的是,教师却只说了一句“这位同学有他自己的看法啊”便直接进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或按照老师预设性的问题回答或产生新的问题,这种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老师的“慧眼”去开发利用,及时判断学生所提问题的可利用性及价值,提炼出有效的知识并生成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课堂的死板和空洞,给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中发展思维广度和深度的机会,不给课堂留下遗憾。如果一味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去强加灌输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问题,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动脑的机会,这种被动的学习显然是教学的败笔。

漠视学生提出的非预设性的问题,实质是教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能力,只会按照事先备好课的内容“讲解”,缺乏教育机智,抓不住非预设生成性的教学资源,那么这节课无疑是失败的。我们完全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引导:“这位同学的想法尽管和我们很多同学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也认可‘要想得到别人尊重,首先是要尊重他人,只不过他是站在小语的角度去想的。大家设想一下,小语和奶奶这样发展下去,关系会变得怎样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肯定会设想到这样下去小语与奶奶的关系会不断恶化,明白小语应尊重奶奶以感化奶奶的心。而视频的最后也正是小语的宽容一步步获得奶奶的尊重和喜爱。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新想法其实是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这样既保护了发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充分地运用了学生动态生成的这一非预设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亦教育了学生应尊敬长辈,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有更大的提升。

2.全盘否定的粗暴式处理

中学生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知能力,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符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理论和观点的现象,他们往往缺乏较强的辨别能力,一知半解,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当看到理论与现实不相符合时,难免有不正确和不全面的认识与观点。因此,在这关键的节点上,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认知。例如,在一节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授课教师为提倡勇于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列举了“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例。但有个学生则站起来说他曾看到一则新闻:有老人晕倒在路上无人敢相救。顿时,教室的空气紧张起来,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聚集在老师身上,面对这种相反的观点,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教师身上,教师先是说明了为何没有人敢相救的原因:因为曾出现过救了老人反而被讹诈的事例,但随之马上告诉学生,这只是现实社会中的极个别现象。虽然这名教师简单地说明了一番,也完全符合社会现实现象,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无话可说了。然而,学生依然是似懂非懂,师生的互动没有思想的碰撞,学生很难从内心深入理解和领悟。

假如,课堂上,这位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这则新闻,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鉴别并加以评判,必然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学生之间一定会有不同的观点,有可能出现的三大观点:1.这只是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不是社会的主流;2.目前的社会,有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担心万一出手相救,反而会被老人讹诈,但可以理解和原谅;3.是不可以谅解的行为,因为见死不救是不道德的,至少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路人进行科学的施救行动。因此,可以对这三种同时存在的观点,进行一次投票,可以让全班学生做一次选择。这样,通过一个班级的几种认知,可以说明社会存在的一个现象,任何事情不是绝对的,通过学生们的思考、交流、争论和辨别,让学生对本次课堂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学习印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能使学生不断生成体验,感受到学习主体性的愉悦。

3.全盘肯定的放任式处理

对学生课堂中非預设性问题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全盘肯定的放任式处理。不管是预设性生成的知识还是非预设性生成的问题,都应在老师的引导和利用下,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解决,这样才能让课堂中出现的非预设性问题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如,在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讲到公交车和地铁上应发扬传统美德,给老弱病残、孕妇、抱婴者让座时,就有多名同学提出疑问。一名学生提到自己曾经的所见所闻: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为了给女朋友占座位,将一瓶矿泉水放在空的座位与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抢座位的事情;还有一位学生提出,一位老人逼着一个身体不舒服的女孩子给其让座……顿时班上炸开了锅。学生们七嘴八舌,让教师也没有了方向,不知如何引导。对于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教师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对于学生出现偏差的观点和思想,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出现了“教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感觉走”的失常教学现象。

我们要相信,绝大部分人还是有大爱,能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要片面性地看待问题。

二、处理“非预设性生成”的三大策略

1.树立“重视生成和创造生成条件”的意识,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在缺乏非预设性问题生成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主动创造产生生成性问题的氛围和环境,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相关事例,积极提供生成性问题的条件。为此,教师可采取以下相应策略:(1)淡化教师的话语权威。教师必须作为平等一员参与课堂,发表的见解也仅是个人的理解,而非权威式的“标准答案”,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大胆发问,积极参加讨论或争论,学生才敢坚持己见,标新立异。因此,教师预设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资源才能不断涌现于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并不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和能力的否定,而是学生渴望与教师共同去探究知识,开拓知识,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自我需求。实践证明,民主型的教师往往更深得学生的喜爱。因此,课堂中师生平等,才能给学生一个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堂环境。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2)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学生拓展思维、认识知识结构的推动力,更是学生自主学习重要举措。信息化时代,学生知识面比较广,设置开放性问题,往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一些新兴的事物上,大家集思广益,自主探索问题,提出一些教师预设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为实现“再创造”做好充分准备。

2.依靠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辨证思维,巧妙利用课堂非预设性生成的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甚至可以主动去给他提供非预设生成性问题的机会,时刻根据教学的进展和动态,把握教学过程中利用非预设生成性问题的机会,将其转化为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如果教师不加以关注,课堂中生成性问题和生成性条件可以说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并不是死板的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模式的课堂教学,而应对社会上发生的时事加以利用,在预设的教学措施、方案和过程,甚至目标中,穿插与教学目标相符的时事讨论,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教学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辨证思维,积极捕捉和巧妙利用课堂非预设性生成的资源。其实,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决定了学生不可能都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完美无缺,不可能都像我们课前预设的那样整齐划一,也不可能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安分守己”。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非预设性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分析、归纳中,将自己的思想融入思政教学过程。教师在这个时候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倾听学生的各种思想点、理论,允许“百家争鸣”,发现学生的智慧之光,最后加以梳理、总结,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样的方式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思政知识点,更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觉悟。

3.坚持方向性引导,拓展动态生成教学的张力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作用并非完全放任,而是进行关键性的点拨,把问题点抛向学生。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有效的动态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如果引导得好,则会成为很好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不引导或引导得不好则会有负面效应。怎样引导呢?教师首先通过预设性问题点,引出教学的内容目标,结合生活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需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如果太简单,学生不动脑就可以回答,如果难度太大,学生回答不上来,则不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因此,须注重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通过信息多样化、课内不断地创造和开发新生问题点,让新问题成为预设性问题点的有效论证。

三、结语

只有通过生活而产生作用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体现思想品德的事例应多关注,充分加以利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来源于课堂氛围,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吸引学生的地方。教师的课上得出采,学生就会充满热情,积极回应。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不能完全按照预设性问题来复制课堂内容,一定要注意增强提问问题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非预设性问题,对此进行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完全否定或忽略。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敢于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每一次非预设性生成的出现,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思想亮点,成为教学的再生资源。我们会发现,只要充分利用了非预设性问题的生成,才能给学生的思维腾出最大的“自由空间”,在生动灵活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使得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互动、情感上的融合。在《道德与法治》中,只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机智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设性生成”,就能让课堂“意外”成为教学的有效资源,催生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庆芳,贺永旺,杨利华等.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2]董晨.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道德与法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猜你喜欢
小语预设道德与法治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温馨小语
温馨小语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甜蜜的梦
心灵小语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