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续中废墟美学的认识和唤醒

2020-06-24 03:10张骏
大观 2020年2期
关键词:怀古

张骏

摘 要:历史文化遗续是指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物质遗存,中国自古以来拥有怀古的传统,在西方废墟美学的感召下,以废墟文化看待历史文化遗续所传达出的崇高之美、残缺之美,引发人们的思古幽情之诗情,唤起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续的审美意识和保护意识。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续;废墟美学;崇高美;残缺美;怀古

注: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SJB1941)成果。

历史文化遗续是前人留下的“墟”,即在时间的沙漏中凝成的一处处废墟。我们拥有废墟资源,但我们的废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传承。中国古代的砖木结构建筑注定了在历代频繁的战火中,难以有“废墟”的遗存,除了近代的圆明园废墟,其他陵墓地面石刻与墓葬都不同于废墟文化,这便决定了我们对废墟审美的隔膜。随着废墟美学的再次兴起,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续的认识和保护不断增强,这是思想意识上的觉醒,而且越早越好。当代艺术家巫鸿和叶挺芳在各自的著作中都阐明:“废墟美学意识普遍觉醒之时,也就是废墟文化自然生成之日。”

中国废墟美学精神来自周商的怀古诗以及后来的山水画和园林等艺术。中国画家认为:“以巧追巧,不能得巧,拙中见巧,乃谓大巧,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传统山水画是在疏离的散木中求全,在遒劲枯槁的老木中求春,在瘦漏透皱的怪石中求美,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枯寂之美”的关注,在精神层面和废墟的审美一脉相通。从废墟中看到斑驳的时间碎片,看到失落的文明与理性的边缘。废墟具有一种美的形式,废墟应该是历史上最强、最坚韧的纽带,废墟可以提供阅读的可能性。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老,一极现代,这里的精神指南感应强烈,其对家园破坏感的诠释与现代性的怀旧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废墟”这个近似贬义的词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废弃之所,和文化审美不相干。《辞海》对这个词的解释只有短短的一句:“受到破坏后变成的荒芜的地方。”然而,在废墟荒芜寂寥的表层之下,隐含着一种独特的美学精神。

废墟具有残缺之美。残缺之美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它的物质性,另一个是它的时空性。就废墟残缺美的物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物质变化后的形式美学。如果将废墟毁坏之前的建筑形式美称为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那么我们今天所见的废墟的独特审美样式似乎可以用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形式陌生化”理论来解释。法国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有两件是残缺不全的,一件是没有头颅的胜利女神,另一件是断臂的维纳斯,虽然残缺,却不刻意修补求全,保持艺术品的原始状态,丝毫不损坏这件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把经典的残缺美定格在对时间之流的执着,这两个互补的维度定义了废墟的物质性。废墟残缺之美的时空性主要表现在废墟是穿越时空之所。残缺的遗续在忠诚地替我们保存各种文明信息,人们去“空”的废墟旅行有种奇妙的距离感,在一个空荡荡的场景中回味这个建筑完整留存的原貌,能够想象人们在这个空间活动的情景。逝者如斯,时间将富丽堂皇化作了断垣残壁,将嵯峨参天化作乱石铺地,将雕梁画栋化作苔藓侵阶,将绿竹掩窗化作怪树穿云。废墟的诗意价值在于残缺不全的视觉记忆场景,蕴含对时间的体验,废墟中蕴含斑驳陆离的历史碎片和曾经失落的文明。明故宫是南京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址,承载着与外海洋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如今这些遗续所在的地方杂草丛生,烟雾缭绕。不仅没有陵墓的痕迹,而且一些神道的石柱和石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处曾经的歌舞升平交付给了无限的凄凉,也将审美的具象化作更广阔的抽象,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废墟具有崇高之美。保萨尼亚斯在《希腊志》里谈到,废墟是庄严与肃穆浇筑而成的纪念碑。废墟具有一种美的形式,是维系历史最强、最坚韧的纽带,可以提供读懂它的可能,它如一个磁场,一极古老,一极现代,是联系古今的精神指南。废墟的残缺不全之美引发主体内在情感的活动,使主体变得崇高,这是一种壮美的审美风格。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体系中,崇高性值得特别关注。崇高的认知逻辑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南京明故宫曾是北京明清故宫的蓝图、建筑法规。通过废墟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块砖头,都能让人们感受到明帝国的气息。作为明朝早期的三朝皇宫,明故宫接待了100多位外国国王和使节,它是明朝初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重要遗址。明朝中后期,由于火灾和地基下沉,再加上太平天国那场战火,明宫最终被毁。漫步其中,感受茂密的绿树和古老的沧桑,遗址中残存的石柱和石雕像一位八九十岁饱经风霜的老人,向我们讲述辉煌的往事。

可以引发思古幽情之诗情。我们都知道,遗址的文物价值在于其破坏后所遗存的历史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十分强大,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它是一个活化石或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可以使人们产生一种思古幽情的感觉,让人们了解过去,反思当下,展望未来。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秦淮忆旧》册页,通幅一派荒寒气象,没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高远”挺拔的山川,也没有“深远”的重峦叠嶂,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荒丘,丘上荆棘丛生,没有人的踪迹。作为明朝皇室遗宗,石涛寄情于景,借此画怀古:“今者故宫禾黍,吊古之士过荒烟白露、鼯鼠荆榛之墟,同一唏嘘感叹。”画中景物的贫瘠与荒芜,引起了明朝遗民石涛的诗情和怀古之思。民国女画家潘玉良1932年所绘的油画《虎丘塔》,是对祖国历史文化遗续的拥抱,从画中依稀看到淡淡的乡愁,塔是遗续,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符号。废墟,不仅是毁灭,更是创造,不仅是审美形式的创造,更是一种新生命形态的创造。“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诗人谢脁描述南京的诗句,到现在已经超过1500年。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留下了许多古墓供人们瞻仰。特别是在南朝时期,皇帝和贵族在他们的墓前设置了神道石雕。现在,这些石雕有的矗立在学校、工厂和路边,有的被珍藏在博物馆和展览馆,而有的仍然留在荒凉的田野里,任凭风吹雨淋。正是这些原址上的石雕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前来凭吊膜拜。

当前的状况是很多历史遗续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既不受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也不受文化遗产相关法律的保护,加大了这些历史遗续留存的难度。在历史遗续的修缮过程中,忽视了其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性,诸如推翻重来,诸如修葺一新等做法,造成了许多历史遗续永久性和毁灭性的破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保护历史遗续是一种必要的强制性举措,而那种自觉的、深入人心的历史遗续保护意识,需要人们对废墟美学意识逐渐认识,从这种认识中得到意识上的醒悟。所以,在历史文化遗续的保护中,不妨一边做些必要的修葺,一边适当地、原封不动地保存一部分废墟,让遗续在保护的前提下得以“综合呈现”,新与旧、古老与现代、过去与当下并置混搭,相得益彰,那么,我们生活的维度不仅是现在,还有历史过往,甚至可以警醒未来。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没有废墟升华的审美意识,代表其具有残缺的文化价值观,所以我们需要“废墟”美学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我们需要以一个更成熟的心态看待文化遗产。注重废墟文化的国家,对待废墟的态度是特别尊重废墟原状的历史真实性,废墟凝固了曾经沧海的痕迹和永恒,也催发了对当下易逝和所有昙花一现的思考与反省。

遗址的文物价值在于其破坏后所遗存的历史真实性,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它是一个活化石或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可以使人们产生一种思古幽情的感觉,让我们了解过去,反思当下,展望未来。当人们的废墟美学意识普遍觉醒的时候,面对历史文化遗存,纵然它是破落的、残缺不全的,只要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残缺之美、崇高之美,我们便会珍视眼前的一切,在日新月异的建设大潮中给予其周全的保护,使其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巫鸿.废墟的故事: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汪晓茜.南京历代经典建筑:第1版[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8.

[3]秦红岭.城迹:第1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4]叶廷芳.废墟之美:第1版[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宿迁学院

猜你喜欢
怀古
山海关怀古
蕲州昭化寺怀古
马嵬坡怀古
竹叶沟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探究
吕履恒词的思想性
裴怀古的“诚”字诀
裴怀古的“诚”字诀
好官做事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