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霞
摘 要:艺术管理作为视觉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促进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因此,文章将艺术管理作为探讨对象,首先分析当代艺术发展现状,发现我国艺术发展逐渐现代化以及多样化,但欠缺一定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再对艺术管理的公共服务性特征、艺术管理的建构性特征、艺术管理的媒介性特征进行详细介绍,最后从创设良好的环境、不断发展艺术产业以及加强公共性艺术发展三个角度入手,探讨视觉文化环境下当代艺术管理策略,旨在为当代艺术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视觉文化;艺术管理;特征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艺术文化有了较高期待。在视觉文化影响逐渐增强的背景下,人们越发关注艺术产品的视觉感受。只有充分理解艺术管理特征,才能有效促进艺术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重新审视如今的艺术管理工作,发挥艺术管理的最大价值,已成为今后艺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
(一)艺术发展逐渐现代化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当代艺术也逐渐变得现代化。从社会意识的角度上来看,社会各种思潮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不小,当代艺术的现代化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文化形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众所周知,艺术发展和市场发展是有很大关联性的,这就使得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代艺术发展正呈现着新的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二)艺术发展多样化
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之外,也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对其的作用,而应当合理利用好各种资源,共同为艺术的发展服务。此外,西方国家在艺术的发展也是我国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可以使我国的艺术发展更加多样化,这对于我国的艺术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藝术创作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有些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过于看重利益目标,而忽视对艺术作品的打磨和精益求精,急于求成,最终导致艺术作品并没有太多的创新性和流传性。长此以往,我国的整体艺术水平将得不到太多的提高,一旦艺术的方向发生了偏离,艺术发展将会遇到很大的瓶颈。
二、视觉文化环境下当代艺术管理特征
(一)艺术管理的公共服务性特征
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财产的一部分,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也就意味着它必将具备公共服务性。经济学家对艺术品的公私属性也做过评价,认为许多文化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一种混合产品,同时具备了私有和公共的特征。例如,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也被当作艺术品在市场中买卖。一方面它为某一个人所拥有,但另一方面它也是艺术史中的一员,它为历史学家和艺术爱好者都带来了公共性的利益。其实,之所以艺术具有公共服务性,是因为这是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对民族艺术优质财产实施的一种保护,并提供免费、优质,面向全体社会人员的艺术服务和艺术产品,以此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国家的关于艺术政策支持的公共服务性也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的认同,满足了民众的需求。与此同时,国家也通过政策支持举办艺术公开交流会、开放公共艺术空间和机构、开展艺术资金的支持与筹措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也彰显了艺术管理的公共服务性特征。除此之外,在我国当代艺术管理中,渐渐形成了国家艺术部门对社会艺术公共领域和重大艺术文化设施的公共性规划,比如,国家大剧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规划建设等;并且对全国性的艺术演出、文艺活动、公共艺术空间的教育进行一定的规划和协调。
(二)艺术管理的建构性特征
第一,对内建构性。一方面,随着文化和经济的互相融合和渗透,艺术作为创意文化经济的一部分,也被纳入了国家规划和管理中,国家承担制定艺术管理政策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价值论的出现,国家在当代艺术管理过程中需要利用全面考量公众艺术准则,来制定公众审美标准的管理政策,来达到符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目标。此外,在视觉文化环境的影响之下,视觉文化的认知具有的当代性与传统艺术及其标准相区别,也打破了过去的艺术标准,使当代艺术管理政策更具挑战性。因此,当代艺术管理的对内构建性主要归结于两点,即对公众艺术标准的考量和艺术文化经济价值的评判,通过这两点来实现艺术管理政策的有效配置和系统建构。
第二,对外建构性。当代艺术管理的对外构建性是在一定程度的国家艺术政策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展开的,并借助一定的艺术媒介和艺术产业来实现。一方面,视觉文化环境推动了新的媒介产生,例如摄影、新媒体、电影等,这些媒介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方式和人们的审美习惯,并且当代艺术管理通过这些新媒介对国家艺术形象和视觉表征进行建构,达成跨国性的艺术文化交流和传播;另一方面,视觉文化通过以图像为中心的图像符号在各地区传播和交流,并通过形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促成了全球化的艺术市场,比如日本的动漫、美国的漫威人物形象等。艺术元素的流通促进了跨国文化形象的传播,推动当代艺术管理在对外构建性方面的思考。
(三)艺术管理的媒介性特征
视觉文化使人们认知方式发生转变,推动当代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向新媒介方向发展,从而使当代艺术管理活动也离不开现代媒介的加入,艺术管理媒介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艺术管理方式的媒介化。在视觉文化环境下,各种电子媒介诞生使得艺术创作的形式多样化,与此同时,也使艺术管理方式向现代媒介化发展,利用现代媒介来传达艺术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目前,在很多艺术活动的规划和组织上都用到了现代媒介。例如虚拟艺术馆、网上艺博会等。
第二,艺术管理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现代媒介化。视觉文化环境下,数字媒介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管理活动的主、客体媒介性的生成,并且视觉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使艺术管理活动中的多方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艺术创作者作为艺术管理活动中的客体,可以在完成艺术创作之后立即通过手机、网站等平台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出来,缩短了以往艺术作品传播过程中的诸多环节,时效性非常强,更容易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性。而艺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组织艺术管理活动的人,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策划和组织艺术的传播。艺术管理者首先要成为艺术媒介的受众群体,获取艺术信息,然后将艺术信息进行后期的普及和传播。另外,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很多非艺术管理者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成为艺术管理的主体。
三、视觉文化环境下当代艺术管理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在视觉文化环境下,需要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来进行当代艺术管理工作。第一,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不同的艺术实体的管理,对于艺术活动采取多方面的管理机制。第二,协调好艺术管理人员和艺术生产人员的关系,在利益方面尽量做到平衡,促使两者相互支持和信任,为当代技术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艺术管理工作的发展,改善艺术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不断发展艺术产业
当代艺术管理要想实现推动艺术发展的目的,就需要不断发展艺术产业。面对不同的艺术形态,要合理进行规划。合理布局艺术产业的结构,可以以大众文化为中心,不断探索大众文化的价值,并将其不断丰富和充实,使艺术产业发展得更加全面。与此同时,要抛除大众文化中一些不适宜的部分,并结合当下的视觉文化环境,让当代艺术管理工作更具时代性特征。
(三)加强公共性艺术发展
优化当代艺术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性艺术的发展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艺术服务,满足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为此,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政府扶持,同时公共艺术部门也应给予适当的补贴,促进公共性艺术的运营。除此之外,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提升其服务水平,并提升公共文化的建设。以上都是当代艺术管理工作需要关注的部分,也是实现当代艺术稳固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蓝凡.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体系建设刍论[J].民族艺术研究,2019(1).
[2]施瑶.学科视域下当代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向度与脉络解析[J].大众文艺,2019(10).
[3]冯超.艺术管理的价值导向研究[J].艺术工作,2019(5).
[4]田川流.论宏观艺术管理与微观艺术管理[J].齐鲁艺苑,2018(4).
作者单位:
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