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袁 蕾
“老师,如果让您再选择一次,您还会当老师吗?”常常有学生这样问我,而我也曾在心底一遍一遍地问过自己,可每次我的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学生的一张张笑脸。于是,我告诉自己:“你天生就是一个孩子王,任命吧!”也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能够以此养活自己,这应该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了吧!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父亲,他一生从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敬业精神,为我走上教育岗位,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994 年,我毕业于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5 年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工作至2015 年5 月,我一直在昆明市第十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历任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2015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任昆明市第十一中学常务副校长、校长;2019 年10 月至今,任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回望自己教学路上走过的二十六个春秋,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艰辛也有收获,但我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在教学、管理、科研、引领辐射方面尽心尽力,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高度认可。我被授予正高级教师、云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骨干教师、云南省“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坊坊主、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昆明市“十杰”教师、昆明市首届“春城名师”、昆明市第四届和第五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盘龙英才”、盘龙区教育评估专家、盘龙区人民政府督学,多次被评为盘龙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科研先进个人。
二十六年来,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贡献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扎扎实实教好书、认认真真育好人,让一批又一批学生从我这儿受益,甚至受益终生。其次,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让其他教师从我这儿得到启发,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再者,能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和生活的领域内发挥好示范和辐射作用。我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样努力去做的。
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懂得社会对教育的期望有多高。家长既不希望孩子学得累,又希望孩子学得好,于是他们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中,我注重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钻研教材,关注学生,讲究教法,努力创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我曾获云南省第三届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昆明市第六届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盘龙区首届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突出。2001~2013 年连续五届我所教的两个班中考语文成绩均为年级第一,在全市名列前茅。2015 年5 月,我以常务副校长身份调入昆十一中后,接手了年级十个班中成绩最差的一个班。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2017 年这个班的中考平均分年级第一。
我始终坚信,要想成为一位令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优秀班主任,就必须做到“三心”,即爱心、耐心、责任心。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爱心撑起孩子们的一片蓝天,把爱注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三国志》上讲:“用兵之道,攻心为上。”白居易也曾在《与元九书》中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班里有的学生听话懂事、品学兼优,让人感到欣慰;而有的学生却调皮捣蛋、进步缓慢,让人忧心忡忡。因此,如何对待优等生和学困生就成了我们班主任是否有爱心的一块试金石。优等生固然容易唤起教师的爱心,而学困生则更需要教师的关爱。乌申斯基曾说过:“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教师的爱心有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暂时的劣势,以致改变孩子的一生。2010 年初三上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个上学年休学的学生,那可是一个全校闻名的孩子,各科教师提起他没有一个不摇头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开始走近他的世界,去关注他、宽容他,关爱他。他是一个孤僻、任性、喜好篮球而又自制力极差的孩子。由于从小学习基础打得不好,他几乎年年都是班里的最后一名,长期的劣势处境使他从未得到过他人的赞许,周围的同学都瞧不起他。他也很自卑,从不主动与班里的同学来往,整天逃课与其他班的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们混在一起打篮球。即使来上课,他也从不听讲,总是趴着睡觉,每次考试没有一科能及格。为此我伤透了脑筋,数次与他谈心,变着花样地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可效果都不太理想。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我深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天,站在走廊上,我不经意地看到他一记漂亮的扣篮,忍不住拍手叫好。谁知放学后,他居然向我鞠了一个躬,告诉我,我是唯一一个为他喝过彩的老师,并表示从今往后他会尽量管好自己,不逃课。我也趁热打铁赞扬了他的优点,并对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正的期望。从那天起,我感觉我们的心靠近了,我也发现他变了。上课时,他总是克制自己不开小差;下课后,他也尽量不出教室,试着与其他同学交流。自习课时,只要我走到他身边,他总会小声地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很乖。”这时,我总会忍不住伸手摸摸他的头。直到现在,这个学生仍然常常来看我,还认真地告诉我,将来他有了孩子,一定要送来给我教。
担任班主任十九年,我始终把“三心”视为法宝,坚持以满腔的热忱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此,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好,中考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校级、区级先进班集体。2012 年,我所带的初中2013 届10 班还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先进班集体,获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及社会的高度认可。
无论是担任班主任还是校长,我始终怀揣着“三心”。足够的爱心、耐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强烈的责任心——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干一项钻一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担任教科室主任的三年里,学校年年被评为市级先进教研室。调到昆十一中任校长后,面对61.9%的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的现状,我深刻地意识到要想让这所学校有变化,就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教育入手。于是,我以“培养高素质的文明人”为目标,带领全校教师狠抓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昆十一中的几年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家长学校等多项工作成了全市,乃至全省的标杆,中高考成绩也稳步提升。
教育教学研究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研究,注重以教科研指导教学、服务教学。近五年来,我承担了“国培计划”等30 余项省、市、区专业技术培训和教学任务,主持了一个省级一般课题《建构主义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现已结题,并将成果在实验校推广运用;主持了一个市级重点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带领团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群文阅读”主题研究,多次在市、区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我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力求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我独立撰写的7 篇教研论文,发表于《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云南教育》等省级刊物;参加《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举办的教研论文竞赛,4 篇获省级一等奖,6 篇获省级二等奖;参加中国教育科研学会、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当代教育学会论文、课件竞赛,2 篇论文获一等奖,2 篇论文获二等奖;2 篇教学设计分获一、二等奖。
这些工作既锻炼、提高了我个人的专业素养,又让我有机会与同行和学生分享研究成果。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必须搞好“传”“帮”“带”。因此,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还是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都能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为己任。多年来,我担任了50 余位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2016 年3 月,我成为昆明市第四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承担了全市11 位青年教师的指导任务。2018 年1 月,我又成为云南省“国培计划”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坊的坊主,承担了全省10 位青年教师的指导任务。2020 年4月,我又一次光荣地成为昆明市第五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承担全市十余位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同时,作为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我经常深入课堂,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疑惑,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我还一直担任云南省中小学“国培计划”的学科培训专家,承担了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的多项教师培训及评委工作;积极承担省、市、区级学科专题讲座及示范课教学;还被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聘为“卓越语文教师朱自清班语文导师”。
我关心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发展,积极参与扶贫支教活动。2006 年7 月,我参加云南省优秀教师讲学团赴昭通讲学;2007 年8 月,在昆明市农村学校支教实习培训班中承担专题讲座任务;2013 年4 月,到寻甸县第一中学为语文教师做中考备考专题讲座;2014 年,到盘龙区双龙中学为全体老师做校本培训;2015、2016 连续两年,到禄劝县茂山中学为该县全体语文教师做中考备考专题讲座;2017 年5 月,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到盘龙区双龙中学进行同课异构,并做讲座;2018 年4 月,到东川区绿茂中学为该校初三全体学生做专题讲座,并与该校签订教育扶贫帮扶协议。
我尽可能地发挥着一名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我始终坚信教师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自己获得成功,更在于让学生获得成功。因此,在工作中,我把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当成头等大事,努力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成功。除了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外,我还非常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认真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多年来,我所辅导的学生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奖。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既是人们对教师深情地赞美,更是社会对我们这群人的殷殷期盼。因此,从当上教师的那天起,我便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上,把家长的信任放在心上,把社会的重托放在心上。每天早上7 点10 分,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时,我们就已经站在了教室里;每天傍晚,当很多人吃过晚饭出去散步时,我们才能离开学校。即便如此,我却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天已经渐黑了,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我迈着疲惫的脚步走向办公室。这时那个学生突然转身迎着我走了过来,我原以为他是回教室拿东西,谁知他只是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天黑了,你也早点儿回家吧,路上小心。”一向沉默寡言的男孩子居然也懂得关心老师,刹那间泪水盈满了双眼,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爱,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我想,正是这份爱让我拥有了二十年如一日,用心坚守讲台、用爱包容学生的不竭动力。
现在,因工作需要,我虽然暂时告别了心爱的学生,但我对讲台的挚爱却从未改变。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盘龙区的教研活动、昆明市教育电视台的“名师讲坛”又成了我新的讲台。
二十六年,不知人生还会有多少个二十六年!但我坚信,只要生命还在,我这颗热爱教育的心就一定会跳动,而且还会跳得更加坚实有力。无悔的青春,无悔的选择!未来,社会将赋予我们这群教育者更重要的使命,我深深地懂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