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天然溪流生态养殖初探

2020-06-24 07:31陈方平
渔业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放养密度山涧尾水

陈方平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1)

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有颌总纲(Gnathostomata),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虹鳟含有高于其他常见淡水鱼类的蛋白质、脂肪及必需氨基酸(EPA含量数倍高于其他鱼类),营养价值极高[1]。因此,虹鳟在我国的养殖产量逐年上升,据统计,2017年我国人工养殖的鳟鱼产量为41 460 t,同比2016年增长17.79%。虹鳟属于冷水洄游鱼,一般生活在水温低、溶氧量高、水质好的水域。研究表明,虹鳟生活的极限温度最低为0℃,最高为30℃,适宜生活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为16~18℃,此外,虹鳟还需要高溶氧量的水流来维持正常生理需求[2],静止的水域还会使虹鳟的耗氧量升高[3]。养殖虹鳟的水源最适 pH 值为 6.5~6.8,过高或过低的pH会使虹鳟鱼鳃受损并增加氨氮产物产量[4]。为维持良好的水质以供虹鳟生长,温带虹鳟养殖场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为水源降温并维持水质用于生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虹鳟养殖场基本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陕西、青海、甘肃、新疆、重庆、四川、云南等气候相对寒冷或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5]。曾有驯化培育耐高温虹鳟鱼种的研究,经驯化选择的虹鳟可以在平均21.1℃的水温下正常生存而不影响产量[6],但即便如此,育种筛选仍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多代选择[7]。可见,虹鳟较为特殊的生理特征限制了虹鳟养殖方式的进一步推广。

鉴于此,虹鳟新型养殖技术的开发迫在眉睫。天然溪流生态养殖技术(Natural flow-through aquaculture system,NFTAS)是一门应用天然山区溪涧水进行鱼类养殖的技术,因其具有溪流自身低温及有效节约养殖开支的优势,极其适用于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alpinus)、大西洋鲑鱼(Salmosalar)及大马哈鱼(Oncorhynchusketa)等冷水鱼的养殖。关于虹鳟的NFTAS养殖却鲜有报道。本实验采用了NFTAS技术进行虹鳟养殖,旨在为虹鳟天然溪流生态养殖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前期准备工作

1.1.1 鱼池修建

根据虹鳟不同生长阶段,修建不同面积大小的鱼苗池(3 m×5 m,15 m2)与成鱼池(10 m×20 m,200 m2),按梯度分级,每个鱼池进出水口均设有拦鱼栅。鱼苗池与成鱼池为石砌混凝土修建。根据地形每级鱼池间要存在一定高度落差,以便自然流水。

1.1.2 清池消毒

鱼种放养前7~10 d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清池消毒,具体用量为平均水深1 m时泼洒生石灰130 kg/667 m2或漂白粉13.5 kg/667 m2。

1.2 水源

养殖水源系福建南平高山地区的山涧水,水质清澈透明,富含矿物质,含氧量足,无污染,水温常年保持在10~18℃。

1.3 养殖管理

1.3.1 发眼卵孵化

2018年2月购买虹鳟发眼卵30 000粒,在玻璃缸(0.73 m×2.20 m,1.606 m2)中采取山涧流水与补充纯氧孵化。每7天使用2%氯化钠溶液消毒1次,每次30 min。用铁丝制成的卵圆形夹子,将死卵(变成白色的)逐个拣出,操作要轻快,避免刺激震动临近的好卵。孵化水质条件:pH值6.5~7.4,水温7~13℃,溶氧量7.72~10.15 mg/L。

1.3.2 苗种培育

1)早期仔鱼培育

刚孵出仔鱼携带较大的卵黄囊,一般放养密度10 000尾/m2左右,每10 000尾进水流量保持在20~30 L/min。7~10 d后仔鱼卵黄囊缩小直至被完全吸收,仔鱼开始上浮开口摄食,采用经过加工的水蚯蚓或者0.1 mm开口饵料投喂,30 d后投喂0.3 mm开口饵料,每天投喂4次,间隔2.5 h/次。

2) 晚期仔鱼培育

仔鱼孵出40 d后,鱼体长达4~5 cm,移至鱼苗池,放养密度120尾/m2,投喂0.3 mm开口饵料;70 d后,投喂0.5 mm开口饵料,放养密度80尾/m2,120 d后投喂0.8 mm开口饵料,在鱼体长达到10 cm左右后,放养密度50~60尾/m2。每天投喂6次,间隔1 h一次,每次按鱼体重的2%~3%投喂。

1.3.3 成鱼养殖

鱼苗经160 d左右的培育,鱼体长至15~20 cm时,转移至成鱼池中继续养殖。放养密度20~30尾/m2,投喂1.2 mm虹鳟专用饲料,每天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次按鱼体重的2~3%;220 d后,放养密度10~20尾/m2,投喂2.0 mm成鱼饵料;280 d后,放养密度5~10尾/m2,投喂6.0 mm成鱼饵料。

1.4 日常管理

1.4.1 巡查

观察鱼活动、吃食及水色、水质及鱼浮头等情况,做到早晚各巡池1次,做好记录。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注意测定水温(≤20℃)、溶解氧(≥5.0 mg/L)以及氨氮含量(≤0.14 mg/L)。每15天检查进、出排水口的水流是否畅通。

1.4.2 水质监测与调控

采用小黄帽在线监测仪(型号:HKZX-01,厂家:厦门海控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连续定时测定水温、溶解氧等水质理化因子。每4天采用虹吸的方法,清除池底残饵与粪便,同时确保鱼池进排水畅通,保持水体洁净。实时监测各级鱼池水质,如有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1.4.3 病害防治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大蒜素或大黄粉,有效提高鱼体抵抗病害的能力;每15天使用高锰酸钾对所有鱼池进行全面泼洒;若发现死鱼及疑似病鱼要立即捞出隔离,保持水质洁净。

1.5 养殖尾水处理

养殖尾水,通过沟渠缓慢经过多级沉淀池,促进尾水携带的颗粒物沉淀,去除固体废弃物;随后尾水进入曝气池曝气处理,去除挥发性物质并杀灭厌氧菌;再经由水生植物净化池及除磷装置处理,降低尾水中营养盐及有害物质含量。最后经由絮凝沉淀池以及过滤坝过滤,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小颗粒悬浮杂质,达到国家净化标准的水体后流入周围环境。整个天然溪流虹鳟养殖系统对周边整个生态系统无不良影响。

1.6 数据采集与处理

实验结束时两个实验组分别随机抽取20尾商品鱼,用电子计重秤(型号:衡新计重秤ACS-15JS)逐尾称重。采用Minit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效果

本次实验历时12个月,投放虹鳟发眼卵30 000粒,孵化鱼苗26 760尾,孵化率89.2%,鱼苗培育成活24 658尾,成活率92.1%。养成共放养虹鳟鱼种9 752尾,共收获商品鱼13 262.72 kg,商品鱼平均产量达6 270 kg/667m2,平均体重达1.36 kg/尾,共投喂饲料14 200 kg,饲料系数1.07。实验池内的商品鱼个体净增重为(1 363.0± 103.8 )g。

2.2 水质监测结果

养殖期间,鱼池水温随着季节变化有所起伏(图1),夏季最高水温为19.4℃,冬季最低水温为14.4℃,平均(16.54±1.50)℃,接近于虹鳟适宜生长温度。

水体中平均溶氧量为(7.73±0.r31)mg/L(图2),最高8.3 mg/L,最低7.3 mg/L,波动较小。

水体中氨氮平均含量为(0.063±0.004)mg/L(图3),最高0.13 mg/L,最低0.02 mg/L,说明池水的流速足以消解虹鳟生长所产生的氮化合物。

2.3 尾水处理效果

经检测,经过处理的尾水化学需氧量为13 mg/L,氨氮为0.53 mg/L,总磷为0.1 9 mg/L。

3 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引流山涧天然溪流水养殖虹鳟的实验,证明了在南方山区利用天然溪流水养殖虹鳟是完全可行的。不同于传统循环水养殖法对能源的高需求[8],山涧天然溪流生态养殖技术极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成本的开支,其具有低温、水质清澈、富含矿物质等性质,决定其非常适合养殖以虹鳟为代表的冷水鱼类。其次,天然溪流水的引流占地面积小,对环境破坏也较小,无需运输大量养殖用水。可见,天然山涧溪流水生态养殖技术值得在一些山区推广,但因销售等原因,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度发展,不宜大力推广。

天然山涧溪流水生态养殖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水质的维持,水质作为虹鳟养殖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其相关指标必须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使用天然山涧溪流水生态养殖技术的鱼池无需通过过滤装置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以维持水质,但养殖过程中仍需人为控制水流速度来增大水中溶氧量及降低氨氮含量。因此,流水池规模需要妥善控制,以防水源短缺。此外,要注意虹鳟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6~18℃,超过30℃的水温极易使虹鳟死亡。夏季温度较高,因此要严格监测与控制水温,可采用在鱼池加装遮荫网或者将山涧水引流管道修建于地下等方法控制水温,确保天然溪流水处于低温。

由于天然山涧溪流水生态养殖的水体直接来源于自然环境,无法很好控制致病微生物的流入,在虹鳟养殖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及控制鱼病的发生,如弧菌病、细菌性感染及水霉病等。

虹鳟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尾水含有大量的氨氮和总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加强水产养殖场的水质监测,加强对水产养殖尾水的监控。采取措施对尾水进行处理,降低氨氮和总磷含量。

致谢:特别鸣谢厦门澳汤维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陈海阳、曾轩、苏子健三人协助本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工作。

猜你喜欢
放养密度山涧尾水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减污达标排放技术措施探讨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山涧
山涧房:“拟山”——模山范水形式建筑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鸟鸣涧④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不同放养密度对有机稻株型塑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