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琛
[摘 要] 舞台美术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舞台布景表现中,建筑物是最常见的形象,可以说大多数的戏剧演出都离不开建筑物做它的环境背景,学会观察建筑、感受建筑和表现建筑,是舞台造型体现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和素养。建筑写生课程教学中,观察生活不仅仅是让学生用眼睛看,而要在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体验。写生的重点在于“生”,“生”即有生命力。有生命力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语境和层面会有不同的所指,在建筑写生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写生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意义。
[关 键 词] 建筑写生;观察;表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5-0096-03
建筑写生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造型体现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自开设以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开设初期,教学主要集中于建筑形象分析和研究。随着戏剧演出形态、舞台美术创作观念的发展变化,舞台上建筑形象的表现不再局限于客观真实的描绘和再现,而是出现了多样化表现的需求,这就要求舞台造型体现者不但要分析、研究建筑本身的结构规律、造型特征,而且要根据演出形式、设计理念,寻找更加贴切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基于此,建筑写生课程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内容、要求等进行了新的调整。具体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建筑形象特征的基础上,作业中更加强调感受建筑、表现建筑的内容和要求。学生面对建筑及人文环境时,从写生开始就须有相对明确的表现意识、作品意识,而不是被动地描绘,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布景表现的需要。本文主要围绕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一些重要环节和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旨在进一步探讨和梳理基础性课程在艺术教育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
一、为什么要学习建筑
舞台美术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二者同属于三维空间中进行创作的学科,舞台美术家创作思维方式和建筑师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也有很多共通的藝术语言,只不过舞台美术的创作空间是限定在剧场等演出场所的。譬如建筑师并不仅仅把建筑物当作一座可以住人的实体空间,而是把它当作一个能够传达精神、情感,并且能够在它所在的环境中形成一种气氛的载体;而舞台美术家则不仅把他设计的“房屋”——布景当作舞台上单纯说明环境的指路标,而且是把它当作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一个不说话的演员,戏剧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舞台布景表现中,建筑物是最常见的形象,可以说大多数的戏剧演出都离不开建筑物做环境背景,哪怕是童话剧里动物的巢穴、神话剧里的琼楼玉宇,也都具有建筑的特性。因此,学会观察建筑、感受建筑和表现建筑,是舞台造型体现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和素养。
目前,在一些专业戏剧院校舞台美术课程体系中,中外建筑史作为系级公共课被普遍开设,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发展历史,掌握建筑方面诸如结构、造型、审美等最基本的知识。对于一般的舞台美术专业,从常识和修养的角度看或许可以,但对于舞台造型体现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将来的工作是要在舞台上运用各种造型手段表现建筑,因此,本专业学生除了需要学习建筑史课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建筑表现训练,建筑写生就是其中最基本的课程。
建筑最初的功能是居住,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审美也成为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建筑承载了特定民族、历史、文化的符号与信息,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有些建筑物,本身已经成为艺术品。作为舞台造型体现专业学生进行建筑写生,一方面是观察研究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结构规律、造型美感和文化特质;另一方面也要更加关注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为将来舞台上表现建筑奠定专业基础。
二、关于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练习是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和内容,有些专业的低年级课程直接就叫“观察生活练习”,有些或许叫作其他名称,但很多都包含有观察生活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建筑写生作为舞台造型体现专业平面造型元素训练的课程,也同样强调对建筑与人文景观观察与感受能力的训练。
观察生活是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和依据。作家余华在《飞翔和变形》里说:“文学里所有伟大的想象都拥有现实的基地。”这“现实的基地”或许正是生活感受的结果。因此,在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观察生活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建筑写生课程教学中,观察生活不只是让学生用眼睛看,而是在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体验。对于任何一种事物,只有深入的研究,切身的感受,才能有更充分、准确的表现。舞台造型体现工作者在表现建筑时,首先要以研究作为基础,研究建筑的结构、造型的规律、审美特征,研究建筑外部与内部的关系等。所谓外部是指建筑物暴露在外面的室内外形象;所谓内部,是指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在建筑写生时,必须将外部形象和内部构造认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所收益。比如在不了解传统建筑中博风板上面梅花钉与内部檩的关系的情况下,往往把梅花钉的位置画得很随意,致使外部形象与内部结构错位。而了解它们关系后,就会发现一组小小的梅花钉的位置是与檩相联系的,而檩的位置又处于相应柱子的柱中线上,而柱与柱的距离又与樑发生关系,进而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形象。另外,观察、研究的过程也是选择表现对象的过程。建筑写生要选择既有代表性的、形象丰富的,又能够与人产生一定联系的建筑及人文景观进行表现。比如北京传统四合院,就是最具有典型性,能够体现北方民居特征的建筑类型之一。把它作为传统建筑写生的入门和重点,有助于形象地认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方法、美学特征和宗法观念等诸多问题,通过对一类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表现,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布景造型不是在舞台上图解建筑,而是根据剧情和演出风格要求在舞台上对建筑进行艺术表现。因此,舞台造型体现专业建筑写生课程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去感受、体会建筑及与建筑有关的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感受建筑与人的关系。在一年级的基础阶段,观察和感受首先體现在完成作业时表现对象的选择上。我们知道,从艺术表现层面看,不是生活中任何建筑都值得去表现,作为造型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看生活中的建筑及人文环境,从而鉴别、选择出有表现价值的题材和内容。譬如,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北京民居四合院,有些在造型、结构、空间、色调、意境等方面包含着丰富的美的元素、人文内涵和情感因素,有些则平淡无奇。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就要敏感地发现那些具有艺术表现价值的建筑,从而进行写生表现。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且变化无常的世界。同样一个建筑、一个场景,由于观察角度、时间、光线等的不同,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不同的美感,学生要善于捕捉这种微妙的变化,找到适合视觉艺术表现的特定状态加以表现。因此,选择表现对象,不仅仅指画什么,也包含面对一个对象,多从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时间、光线下去观察、体会,从而做出选择和判断。在低年级的观察生活练习阶段,选择写生对象,是课程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最能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专业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有时候,作业质量不高,没有艺术感染力,可能不是绘画技术不够,而是画的对象本身平淡,不具审美特质。当然,当你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时,选择的范畴就不仅仅在表现对象和题材上,而是包含更加复杂的因素。例如,艺术大师齐白石,它的很多作品,表现对象极其平常,而作品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这属于更高层面的艺术问题,需另当别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所面对的是艺术创作的入门教育,属于打基础阶段,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按照艺术与教育的规律,扎实应对。有时,为了一些训练目的,教学中甚至需要摒弃过于讨巧的方式,而强调一些笨和拙的办法去训练,这样或许能为以后更加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舞台造型体现的专业课程,建筑写生虽然也是一种绘画基础造型的训练,但与绘画基础课课堂写生完全不同。绘画基础课课堂写生的教学中,不论是画人物还是静物,老师已经给摆好模特儿或者静物,在摆的时候还会根据课题要求选择对象,并且组织安排形象之间的关系。在安排写生对象时,会对形象的大小比例、主次关系、黑白灰、空间布局等按照一定美的规律进行布置,虽然也需要对绘画位置进行一定的选择,但选择所产生的差异不大。而建筑写生则不同,生活中的景物琳琅满目,不会有现成的景物给你画。画什么,怎么画,全部需要学生自己去选择、去判断。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程开始阶段,常常会出现不知画什么的困难。这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了解艺术教育中基础训练的真正内涵,改变学习观念,尽快摆脱入学前应试教育中被动、依赖的绘画状态,养成敢于主动选择表现对象、敢于独立思考与判断的习惯,这也是本课程重要的训练目的之一。
三、关于写生
写生的重点在于“生”,“生”即有生命力。有生命力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语境和层面会有不同的所指,在建筑写生课程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要选择有生命力的表现对象。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所谓有生命力,不是指生物学上的生命力,而是指艺术上的生命力。究竟什么是有生命力的对象,实际上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也没有绝对的定式规定什么样的对象是有生命力的。但也不是完全虚无缥缈,无章可循,实际上在基础训练阶段,还是有一定规律的,至少可以有一些启发、启示。例如包含了独特的造型因素,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呈现出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气息等的建筑,从绘画的角度看,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值得去表现的。当然,绘画母题、素材的生命力远不止这些,甚至可以说是无穷尽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使他们能够敏感地发现蕴藏于建筑及人文景观中更多的艺术表现因素。
其次,要与表现对象有最直接的接触、最真切的观察与感受。与对象近距离接触是得到对象关键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写生而言,直观的看是最基本的接触,绘画虽然属于视觉艺术,但仅仅看是不够的。我们要想深入表现一个对象,除了视觉上的观看以外,还应该有全方位的身心接触,调动自己的一切感知系统,去感受对象呈现出来的一切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样的现场感知对象,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对象的浅层次的形、体、色等,而是除了视觉因素以外,更加深层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在现场是无法感知到的。现在,随着摄影的普及,图像获取非常便利,很多画家利用照片资料进行创作,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没有生活积累的低年级学生而言,现场写生练习是不可或缺的训练过程。现场写生与画照片有很大的区别,画照片是从平面到平面,而现场写生是从相对复杂的实际空间到二维平面表现。在进行绘画转换的时候可能有错觉,表现的时候可能有误差,但有时候恰恰是这种错觉和误差,成为从客观现实到艺术表现转换的重要因素。如果仅仅从一张作业的效果上看,特别是仅仅从客观准确上看,有时候也许画照片更容易一些。但是,真正的艺术,其评价标准绝对不是客观真实,而是艺术的感染力。再者,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几张作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创作能力和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训练学生的感受力等方面,现场写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也是本课程特别强调现场写生的意义所在。
最后,画出来的作业是鲜活的、有感染力的。无论是观察能力的训练,还是表现能力的训练,最终的成果都要体现在学生的作业中。有一个概念这里必须强调,不是画出来一个画面就可以成为绘画作品。事实上,只有包含了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的画才能称为绘画作品,否则,再完美深入的技术技巧都是没有意义的,最多只能是建筑图,仅有图解说明的作用,没有艺术表现的功能。如何使一件作品能够有艺术表现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很难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对于偏重基础训练的建筑写生,或许可以有以下三点具体要求:(1)要敏锐地抓住表现对象最有艺术表现价值的核心因素。(2)利用掌握的一切技能技巧,很好地将对象中美的因素转化为贴切的艺术语言。(3)要调动自己的艺术感觉和想象,对表现对象进行大胆选择和剪裁,学会取舍,有时甚至要夸张变形,以强调自己观察感受得来的重要信息。总之,最后完成的作业,不能只是一些建筑形象和环境场景,而是通过具体的形式语言表现出建筑或人文环境所承载着的特定生活气息、情感体验,形式美感、历史文化等重要信息,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有时,如果没有真切的感受与想法,不动脑筋,只是被动地画,用一些习惯性的套路去画,即便是坐在现场画,也同样没有写生的意义,也可以说并不是写生。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明确,这个课程叫建筑写生,实际上要表现的核心并不是建筑,建筑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完成的应该是建筑题材的绘画作品。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有作品意识,无论画面复杂还是简单,都要按照一件艺术作品的要求去对待。这样才能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方法,对艺术创作的基础有新的认识,很好地完成学习上从被动到主动的状态转换。
四、结语
作为舞台造型专业基础课,建筑写生不是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建筑设计的立面图,而是对建筑人文内涵和自己的强烈感受的准确记录与表现。画面里所展现的应该是透过事态变迁留在建筑物上面的烙印所展示出来的时代生活的面貌,以及各色不同性格、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经历、不同处世态度的房屋主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希望能够通过对建筑物的写生逐渐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透过某种生活现象看到其背后所包含的更为深刻的内容,这是舞台造型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另外,真正好的布景表现,绝不仅仅是客观地还原和再现某一建筑,而是根据戏剧舞台上特定演出风格的表现目的,以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段,去完成布景造型创作。因此,作为基础训练的建筑写生不是面面俱到的客观描绘,而是应该有表现的重点,有取舍,有选择。而取舍与选择的前提是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这种感受可能是富有美感的建筑造型、结构,可能是建筑及环境形成的独特的空间关系,可能是独特的生活气息和生存状态,可能是呈现了历史与岁月的痕迹等,可挖掘、可表现的主题无限丰富,有无穷的可能性,这有赖于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大量的写生实践。
建筑写生虽然属于基础课程,但课程的训练目的绝不仅仅是绘画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要通过特定课题的专项训练,激发学生对建筑及人文景观的观察和感受力,从基础训练阶段就培养学生的专业创作意识和能力。因此,将专业技能训练与创作意识培养有机结合,由激发创作思维带动技能、技巧等基本功训练,为将来在舞台上进行造型创作奠定真正的基础,是本课程一直遵循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孙家铨.建筑写生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李可染.艺术大家随笔——师牛堂艺语[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