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
近年来,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强,但认知力和理解力有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很难深入了解和理解音乐作品,极易产生对音乐作品的结构认知不清晰、对节拍节奏掌握不彻底、对音乐情绪表达不准确等问题,最终无法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而律动教学通过设计具有针对学习目的和要求的律动能够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准确感知作品和表现作品,同时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
律动的形式包含肢体律动、声势律动及其他的一些简单律动。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律动的所有练习是为了加强集中注意的能力,能积极引导儿童进行音乐鉴赏,培养兴趣,开发音乐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我借鉴其思想所指,充分发挥其所长,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根据课标,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各种律动的方法,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通过肢体律动创设情境
教师采用身体律动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产生的节奏感。例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时,我在复习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律动表现曾学习过的《我是草原小骑兵》这首歌,从而创设学习气氛。歌曲前半部分活泼欢快的音乐,学生模仿骑马动作,时而挥鞭,时而欢快飞奔,想象小骑兵骑着马儿在大草原奔跑;后半部分情绪发生变化,旋律优美悠扬,节奏也变得舒展,女生跳挤奶舞,男生模仿简单的摔跤动作;接着,一段急促有力且旋律起伏较大的音乐描绘了风雨交加的紧急场面,小朋友拿起手中的铃鼓、沙蛋等打击乐器做八分音符的声势律动;最后大家跟随音乐一起做出骑马的动作表现小骑兵顺利渡劫,兴奋回家。可见,通过这样的律动环节可以把学生带回美丽的大草原,开始学习另一首歌颂大草原的歌曲,既进行了巩固复习,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通过声势律动感受节奏、节拍
小学生在初学一首歌曲时,只有准确掌握了音准、节奏,才会有进一步的情感表达,音乐才有灵魂。例如,在教学四四拍歌曲《在欢乐的节日里》中,由于第二句一字多音的节奏学生很容易唱错,所以,我指导学生采用手脚合作的声势律动方法进行感受和体验。由于低年级学生以模仿为主,于是,我让他们跟我一起做四四拍的聲势律动,第一拍跺脚、第二拍轻拍手、第三拍试着拍凳子、第四拍轻拍手,学生很快便能跟上教师的速度和音乐的节奏节拍,从而理解四四拍歌曲强——弱——次强——弱的规律。随后,我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式边律动边朗读歌词,他们很快就跟上了节奏,效率很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分组进行声势律动,通过多种律动方法感受音乐作品,从而对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律动感受旋律特征
运用肢体律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旋律特征,更好地辨别其中音乐要素的变化。例如,在教学歌曲《小树快长高》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律动体验四个乐句的两种情绪特点。针对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多处运用休止符、情绪欢快活泼的特点,我让学生扮演一棵棵小苗,小手举过头顶,跟着音乐的节奏节拍上下浮动,生动表现小树想要快快长高的形象。针对第二、四乐句节奏舒展、情绪优美的特点,我让学生张开双臂轻轻地左右摇动感受温暖的春风,模仿小鸟飞翔来表现可爱美丽的鸟儿,身体跟着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轻轻地左右摇摆,表现出旋律优美舒缓的情绪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律动,学生很快感知旋律整体特征,感知其不同的情绪特点。
通过律动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律动教学作为一种可将抽象的音乐内涵与具体的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可实现抽象音乐内涵与具体肢体动作间的转化。教师在必要时也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自主创编。例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课作为三年级拓展教材:A部分音区较低,旋律起伏不明显,情绪活泼欢快,演唱时声音轻巧有弹性;B部分音区较高,情绪热情饱满,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相对宽松舒展,演唱时声音连贯且气息饱满有支撑。这首歌曲赞美的是西湖美景,所以,我在综合表演唱的环节创设了西湖边的情境,然后让学生自愿分为两大组,其中一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的A部分进行声势律动,第一二拍敲击一下碰铃,最后两个弱拍用双响筒伴奏,表现轻松愉悦的心情;另外一组用肢体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B部分的形象,一部分学生可以围成半圆的造型,跳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幅度要大,手的位置要高,表现歌曲高潮的激动情感,抒发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学生们仿佛在西湖边举办小演出,表演都很投入……接着,我又让两组学生交换进行创编表演。由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经验,经过大胆创编,表演更加生动、形象,歌曲也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律动教学建立在音乐感受与身体运动融合的基础上。小小的律动带给学生的力量是不可预期的。律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律动,有些环节更是灵活机动的,也可以运用多种律动方法进行巩固理解音乐作品。总之,合理综合运用多种律动是提高感受和表现音乐作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更有利于学生最终达到更深层次理解音乐的目标。
(作者单位: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