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燕
摘要: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传统的教学理念渐渐不再适合当今的学生,因为传统的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很难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也不能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所以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种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育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对于教学来说,这种方法是比较适用的,也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的趋势,并且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相互交流,不断互补,也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兴趣。对于语文来说,学起来可能比较枯燥,课堂氛围会比较压抑,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创造较活跃的氛围,也会提高学生的自助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自助探究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086-01
初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想法比较多,不要因为学习过多压制他们的思想,要通过学习开拓他们的思维,合作学习能够使他们进行讨论探究,开拓思维。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老师根据学习的内容,或者学生的表现,性格特点等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完成老师的任务。合作学习在提高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团结精神,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语文来说,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对一些难懂的东西也会印象深刻,所以下面是我对合作学习背景下初中语文自助探究课堂的构建。
1.在预习时进行合作,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各个学科在学习方面都是比较一致的,课前进行预习是比较重要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会让学生提前在课前自己知道哪里不能理解,在课上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知识,透彻掌握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若想有较好的成绩,课上进行有效率的听讲是必要的。课前预习时进行合作学习,会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互相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对于初中语文来说,文言文的内容比小学更加复杂,字数也变得很多,所以一定要让同学们自己学会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老师在讲文言文《孙权劝学》之前,可以根据段落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位同学们都自学一段,学其中的字词,翻译句子,研究一些文言文句式,然后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在自学的过程中会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助探究能力,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能贯彻落实合作学习策略。
2.明确各组组员职责,充分发挥成员作用
合作学习虽然能够促进同学们的交流,但也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不要因为分工的不明确而造成学习上的不愉快。分职责可以让学生自己分,也可以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每个人在有了自己的责任之后,就会对于问题进行自己的研究,然后再与其他成员交流,完成最后的结论。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同学们认识到自主探究的重要性,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團体意识,积极查阅资料,更好地掌握一些知识点,也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有“古代诗歌五首”,这时老师就可以根据个数来分小组,小组成员一人主要负责一首诗,查注释,翻译句子,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但要在自己完成之后,告诉别人字词的意思,这样会相应的减少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合作进行阅读,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只要有了兴趣,同学们的学习就会变得主动,学生也愿意积极去进行自我学习,这样就达到了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对于语文来说,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算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础,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同学们进行合作阅读,这样既能够合作学习,也会让阅读变得不枯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语文课本中会有很多推荐阅读的书目,对于一些不喜欢看书的同学他们一般不会利用自己的课下时间去读书,所以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分成阅读小组,互相监督阅读,给其他学生分享吸引自己的段落等,以名著导读中的《海底两万里》为例,这是一本适合中学生读的书,开拓眼界,开拓思维,所以老师可以抽出一节课或更多的时间让同学们来分小组阅读,每组一本,可以一人一段(有学生自己决定),然后进行分享,这样既能丰富自己,还能让阅读变得不再枯燥,让同学们从兴趣开始,不断的进行自我探究学习。
总结
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主动性也会渐渐提高,不仅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思想,还能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从而构建自主探究课堂,让语文学习不在枯燥,让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更为透彻。这种教学模式是比较实用的,也是当今的教育所趋,会逐渐让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夏广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的高效性浅谈[J].新课程(教研),2010(12).
[2] 曹原,黄荣怀.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