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丽
摘要:“树”的形象早在上古时期和原始时期就出现了,刚开始“树”这个元素是通过雕刻表现出来,在墓室、墙的外壁都会出现,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画像砖、画像石等,当时“树”的作用是把画面中的人物隔开,形成像连环画一样的画面;再到后来,“树”作为一种特殊符号出现在山水画中;再后来随着社会进步,审美需求增强,“树”这个符号语言便会出现在各种媒介上,形成不同风格。本文将从“树”的表现形式、“树”在画面中的经营位置这两方面来阐述山水画中“树”的重要性。
关键词:山水画 “树” 表现形式 经营位置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0-0047-02
一、中国山水画中“树”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在历代山水画中,画山水必要先画树,山石是基础,树木是亮点。“树”无非有几个部分构成: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树”还有较多种类,种类不同,树叶、枝干、树根也有很大不同。画树,要先掌握树的结构,结构是基础,然后才可以上升到笔墨语言。在塑造“树”的过程中,应注意叶、干、出枝和根的结构和空间关系,单棵树的姿态取势一定要服从于树丛,还要考虑到树与山、水、房屋之间的关系,一般画树要先画枝干,树根然后出枝最后点叶。从古至今,画家们通过写生、创作,总结了很多画“树”的规律。
(一)“树叶”表现形式的历史演变及基本方法
“树叶”是“树”的结构中最能辨别种类的一种符号,也是最为吸睛的一部分。门外人可能更加在意的是树的种类,而专业画家则更加在意的是树叶与其他物象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树叶在画面中的符号元素。
山水画最开始出现是作为人物画背景而出现的,最经典的是《洛神赋图》,那时的山水是用工笔的形式所出现的,“树”所画的形式是采用细线双钩法,而大多数的叶子也只是勾勒出一个形状,用矿物质的颜色平涂,没有具体的叶子形状,也没有很强的体积。隋唐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应运而生,就此山水画独立。隋代展子虞的《游春图》是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独立的山水画,它也是工笔青绿山水的开山作品,也就此标志着山水画己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树叶”的各种画法也应运而生。
1.针叶法
(1)圆形
从宋代时期,马远的《倚松图》中,“树叶”的勾法便为圆形勾法,树叶是一个圆形,整片树叶由多个圆形符号构成,明朝时期文徵明、清代恽寿平的《五清图》都是运用这种方法。
(2)扇形
扇形多用于松樹中松针的勾勒表现形式,表现的是松针侧面的形态,这种方法大都是从元代开始大量出现在画面,如:王蒙的《怡云草堂图》、王时敏的《山水册》等。
(3)散乱形
散乱形是在有规律的基础上又夹杂自己的主观观点,不再拘泥于客观事物,在客观的基础上又打破客观性。
2.夹叶法
夹叶法有大范围的三类:向心类、平铺类、羽状类,夹叶法是“树叶”画法中基本的几种画法。
3.点叶法
点叶法基本有五类:横点式、垂点式、圆点式、攒心点式、散点式等。
点叶法和夹叶法在画面中的效果远观有点相似,但近看又有不同。点叶法是用不同粗细、用不同浓淡墨色、用不同笔法去表现不同形态树叶的方法,在突出画面整体效果的同时还会夹杂主观感受有一定的变化。夹叶法是双勾,把树叶都勾勒出来,没有过多的变化,更容易控制,也更容易出现树叶的体积感和疏密变化。
(二)“枝干”表现形式的历史演变及基本方法
在唐朝中期之前,山水画中的山川基本是没有褶皱、体积和疏密的,画家会只勾出山体的外轮廓和山体内部变化较大的纹理起伏,然后对山体填充青绿颜色,这种大部分为工笔山水,称为“青绿山水”,主要以颜色表现山石风貌,后人称这种画法为“空勾无皱”。“树”也是如此,枝干只用两条线勾勒出来,平涂颜色即可。唐代出现了没骨手法,没有线条但依旧明朗。唐朝中期以后,水墨画也就是写意山水才逐渐兴起,有了各种皱法的出现,也有了各种“枝干”的表现形式。宋代时期,北宋的李成、范宽,南宋的马远、夏圭,他们画面中的树便比较偏向于写实且工细,到后期才慢慢简要、概括。
1.主干法
“树”的主干画法一般有点皴类、竖皴类、横皴类、卷皴类、鳞皴类、节疤类等,不同树种技法不同。
2.出枝法
“树”的出枝法主要有鹿角类:是指枝干向上生长的树种,比如樟树;蟹爪类:是指枝干向下弯曲的树种;拖枝类:是指枝干横向生长,比如木棉树等;还有藤蔓类这几种,比较形象的如:范宽的《雪山萧寺图》、郭熙的《早春图》《窠石平远图》等。
(三)“树根”表现形式的历史演变及基本方法
“树根”在画面中并不起眼,所以往往会让人忽略,东晋、隋唐时期画树时都是采用藏根式,不会过多刻画根部。到了唐后期刻画树木趋于写实,树根渐渐露出。画“树根”主要有藏根类和露根类两种形式,露根画法一般“树根”会杂乱、繁复。比如北宋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山体上有大量的树林,有远树有近树,近树的根部便都裸露在外面,仿佛真的从土中长出来。
(四)写生中“树”的实际表现形式
“树”在临摹、创作和写生中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临摹是建立笔墨、组合的重要一步,而写生便是摸透结构和细节的重要一步。在写生中,单棵“树”的枝干会变得杂乱无章,几棵树在一起视觉上形态会出现千篇一律,很难概括和组合。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临摹时的知识储备,夸大树体的形态,总结单棵树枝干的出枝情况,找到其中的规律。譬如,我们在画三棵树时的组合,肯定不能三棵树并排站着,必然有两棵树挨在一起,一棵树与之呼应,如果加上石头,还要有前后遮挡关系从写生到创作的转化过程就是一个从简到繁再到简的过程。
二、中国山水画中“树”的经营位置
(一)山水画中“树”的符号化
简单来说,山水画是由山、树、水、点景人物几种元素构成,“树”在画面中也就变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语言符号。譬如在《潇湘奇观图》的画面中树与山的关系、与云的关系都是不可忽视的,树不可能凭空长出来,肯定是依附着山石,那必然会产生联系。再如沈周的《庐山高》里的树最前方有两棵松树威严耸立,即拉开了树与山的空间感又拉开了前山与后山的空间,中景的树依托于山石,既是画面的构成符号也是画面的笔墨符号。成熟的一幅作品,远观树与石浑然一体,近看树与石又相隔千里,但细节刻画,树体姿态,张弛有度,变化不一。
(二)写生创作中“树”的经营位置
“树”的位置是看画面的需要,但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在远山上画近景的树,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郭熙曾提出“三远法”的画面构图方法,以不同视角来描绘景物,这就跟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是一样的。仔细观察不难看出,树是好多棵聚在一起生长,在盛夏树木枝繁叶茂,树丛的树叶更是繁密,因此在创作时,就不能单棵种树,要有组合,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有主有次。
“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平衡画面,通过树符号化后的线条与山平衡,让整个画面趋于稳定。每幅作品中都有一处点睛之笔,我们称之为“画眼”,有的作品是用点景人物作为画眼,有的作品“树”便可点景,也可作为画眼。在创作时,可能往往对画面的构成和物象之间的关系思考的不全面、不成熟。其实自然中每个物象都有自己的特点,树也不例外,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两棵树,在同里寻异,在异里找同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三、结语
中国山水画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是很成熟的一個画种,也在画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树”在山水画中的历代表现形式和经营位置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探讨,大方向中又分出很多小的点进行罗列和论证。“树”在艺术过程中不断被形象化、抽象化的处理,它代表着一种大自然生命,也代表着一种拟人的意义,这样的山水画才有价值有意义。画家把山石和树木完美融合,这不仅需要学问的支撑,还需要画家自我的积淀和创造性,寄情于画,体验大自然的超然物外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廖婷婷.中国山水画之树的表现方法研究[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
[2]王慧之.宋代山水画中“树”的形象特征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3]岑雪静.中国山水画树法程式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年.
[4]吴繁荣.山水画树法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