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对小学生形象、空间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因小学生各方面发展具有差异性,凸显出美术课堂作业分层实施的必要性。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围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分层设计,并以人美版一年级上册课堂实例进行分析与探究,对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分层的实践进行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美术;作业分层;实践探究
因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尤其是合理布置作业。在作业反馈中体现着学生能力提升的程度,这就需要将作业进行合理地分层设计。不同的分层方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依据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性,小学生自身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发展差异性较大,且传统的美术课堂作业为一课一个,作业要求较为程式化、标准化,不同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生成性和创作的自主性,为提高同一阶段不同程度学生的能力,需要适当地将课堂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本文以人美版一年级上册书中的两课为例,实践探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分层的重要意义、实例分析以及反思与总结。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了与学科更紧密地联系,中国学者又独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核心素养的观念体系。而后,依据美术学科特征和独特的育人功能又进一步凝练出了美术学科素养,阐明了学生美术学习发展能力的具体方向与要求。根据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将作业进行分層设计,改变传统美术课堂中单一的作业形式,丰富作业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其次,学生可根据自身核心素养中突出的方面自由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完成,体现作业分层中学生的自主性。
二、小学阶段学生的分层与差异
1.关注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自身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与不平衡性,同一阶段不同学生之间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小部分学生没有课外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小学美术作业基本都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进行的,且课堂时长有限,标准化统一的作业要求,会使不同层次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与差异加大。为保证课堂作业的有效性,也为缩短学生自身的不平衡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将美术课堂作业根据数量、难度、完成方式等进行分层十分必要。
2.重视小学生个性发展差异
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与特长。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需要为学生的美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美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较多,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擅长的表现形式、方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要重视并尊重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丰富学生作业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在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分层的实例分析——以人美版一年级上册为例
1.《谁画的鱼最大》课堂作业分层实例分析
【实例】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谁画的鱼最大》一课为“造型·表现”领域课程,教学目标是掌握画面饱满的方法,通过对比、比较大小,画出造型准确、色彩鲜艳、装饰丰富的大鱼。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画面,为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加深了解大鱼的造型特点和动态,以及大小的空间关系,我重新设计了分层作业。根据自己的想法与理解,选择自己擅长、喜欢的方式与方法抓住鱼的特点,完成作品。
【分析】
本堂作业分层设计后,极大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用剪贴的方式,有的学生用泥塑的方式,有的学生用刮画的方式。在竞赛小游戏中,学生深刻明白了在对比中产生大小的概念。学生的各方面素养也在本次多样的分层作业中有所提高。
2.《有趣的勺子》课堂作业分层实例分析
【实例】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有趣的勺子》一课,本课为“设计·应用”领域课程,教学目标是了解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设计完成一个有趣的勺子。对于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设计作业有难度或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设计勺子更加有趣、新颖。我紧抓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中的几个【关键词】外形、装饰、用途,将作业重新进行分层设计。基础较弱的学生可围绕此三个关键词完成课堂作业。对基础深厚且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达到造型新颖、有趣的目标,并能够添加丰富的装饰与背景。
【分析】
《有趣的勺子》一课,作为一年级第一课“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学生第一次接触设计课程,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作业中会感到有难度。在本课课堂作业分层实践之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顺利完成了勺子的设计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展现作品都有所提高,也不同程度地对设计应用加深了理解,激发了对设计课程的兴趣。
四、反思与总结
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过于单一、程式化的课堂作业,使学生到高年级后渐渐降低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小学美育的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美术创作中的自主性。
课堂作业的分层设计虽然只是教学设计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却不容忽视。不仅提升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提高了教师美术教学的效果。我们美术教师应该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差异,尤其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此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还十分浓厚,有效分层设计作业有利于他们美术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课堂作业分层设计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美术基本功底,由此可以及时掌握不同学生的发展空间,给予合适的指导与帮助。
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分层设计具有趣味性与生活性的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还需要我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分析与总结。本文仅是以人美版一年级上册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究,课题实例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继续深入。在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分层设计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实践探究,仍有较大的欠缺,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与研究中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头摇尾摆”——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J].《中国小学美术》.2017,01
[2]仲广丽.小学美术差异教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操作[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
[3]王媛媛.探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分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赵耀淼,1994年5月9日出生,女,汉族,山西省,现就职于西安铁一中湖滨小学,美术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作者单位:西安铁一中湖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