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泓
摘 要:语文作为基本教育中的主要学科,有着自己的学科教学特点和课堂教学环境。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经验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有多么的震撼人心,祖先的智慧是多么的高深莫测,那时的他们还不懂得语言,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他们将文字呈现在世人的而前。五千年的文化,我们从呱呱坠地时就开始学习,祖先的智慧被一代代的延续,在原有的基础上洐生出多少的智慧结晶。
课堂是传授知识,开发智慧的不可缺少的地方,“无师自通”的故事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我们只有在总结前人历程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法,再进行探索,才会有新的发现。新发现总是要有些冥冥之中的引导,但也有直接冒出来的奇思怪想。但无认怎样,我们离不开课堂。
我们的母语在书本上叫语文,学了很久,也不知道它的由来,也许是因为那是由语言和文字组合起来的呢,简单的两个字,却总结了优美又内涵的文字,和那些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古代,人们满口的之乎者也,便成为文人,有知识有见识的人,别人都会叫你一声先生,那时的人们很简单,因为学习只学语文,科举考试的也是做文章,他们有很多时间去阅读各种诗词,作诗成为他们很向往的轻松愉快的事情,在他们的课堂上,大家都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地读着诗词,好像很享受很安逸的样子。也许他们是沉浸在那些生动优美的诗句中,跟自己崇拜的人高谈阔论是很开心的事情。
那时他们是幸福的,是让我们羡慕的,因为他们不会为太多的学科而烦恼,只要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上,也许你会说这很迂腐,但我认为那是一种书香气息,确实会令人感动,让人倾心。但我不完全赞同,在古代的课堂上,老师太过于古板,严肃,在他们的眼里,容不得学生嬉笑打骂,他们为师独尊,俨然一副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再来看看为数不多的学习,在老师的讲解下,也只有频频点头,即便是老师错了,他们也不会去纠正,而且还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很显然,有怎样的老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这里,我也不敢妄加评判,毕竟古代也出过很多伟大的诗词作家,他们的才华也不容你小瞧。
在古代的语文课堂上,具有先进思想的新青年,人们称他们为知识分子,那时候,这也是一种荣耀,值得光宗耀祖的事情,但那时的老师还满脑子灌输的是孔孟大道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在他们的眼里.老师只是一个摆设,怎样学是自己的事情,老师管不住,他们的先进思想老师是跟不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嬉笑打闹,老师也只有摇头的份儿了。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堂,有着让人向往的神秘,此时的语文课本上,有着很多让人开心一笑的经典,有着很多教育人的活生生的例子,还有新开辟的很多文人们的犀利语言,那是人们向往的。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本分类明显,诗词分为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小说,散文,论文,随笔,哲学,科技,说明文,唐诗宋词,戏曲,演讲等等。在编排上线索简明,序列清晰,种类齐全,这是古代书本上没有的,这是与新时期的脚步相协调的。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上,随时都能听到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别急,那不是尊敬老师的表现,那是因为老师的轻松教学。现在的老师有着良好的素质,在教育学生方面有很好的经验,他们把学生当成朋友,以心交换,现在的课堂上纪律也很好,学生也很配合老师完成作业。有人说,如果你跟学生成为朋友,他们也很尊重你的,不会在课堂上捣乱,我也很认同这种说法。
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就如慈祥的父母,要好的知心朋友,他们会时刻顾及你的感受,在你讲课的时候.他们会认真听讲,从心里把你当成朋友,那么他们才不好意思捣乱你的课堂,这样,课堂的效率就会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会增加。但有时老师也不可能完全的没有老师的威严,那样学生也会没有了自觉性,养成很随意的习惯,他们会认为老师好欺负,便不会把老师放在眼里,这样,便会影响班里的正常进行,影响同学们的成绩。所以,老师还得有老师的严肃,学生犯了错应适当地给予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毛病,这样才能把一个班集体搞好。
新时期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懂得心理战术,要会根据学生的表情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太多的其他心思,才会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让我们叹服。语文课堂上的知识也可谓是“大观园”了,我们呢,就好比刘姥姥进大观园里一样,看什么都觉得稀奇。知识也是让我们前进的明灯.让我们能看清一路的磕磕绊绊的,它照亮了我们的心。李大钊曾说过:“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的确.知识给予我们的是比灵魂更伟大的和更纯洁的东西,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这种混乱的社会中保持一份纯真,是它,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休憩。
课堂上,古诗名句让我感受到真情之美,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眷恋.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体会到友情的感召,刘胡兰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浦亲,浦韦如丝,磐石无后移”让我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
“怅廖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这个伟大领袖站在橘子洲头,发出这一豪迈意气的疑问,《沁园春·长沙》就此与人们见面,是怎样的才情让毛泽东留下这让世人瞩目的文章?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苏轼的《赤壁赋》余香袅袅,不绝如缕,若不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有生动的描述,我们又怎能理解其中那么深奥的情怀呢。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堂,老师追求的是同学们心领神会的境界,把同学从美轮美奂的语言文字带到想象的绝妙空间里去,那种境界可谓人书合一,只有现代的课堂教育理念才能容许学生神游太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特点。在这样的融洽、很有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起来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差异,在这儿,我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下什么肯定的结论,但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有所裨益的。能做到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心领神会,犹如身临其境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昀最高课堂效果。
语文是中国人必须学习的,无论哪个领域都会用到,怎样组织语言,怎样让别人觉得你有内涵,有修养,这些都会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中。用语言去解释你的魅力吧,就像《红楼梦》那些有內涵的人物一样,他们不是饱读诗书,而是拥有聪慧善于观察的头脑,和对老师讲解内容的认真参悟。他们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是典型的才子淑女。
不论什么时期,什么年代,课堂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