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凤
摘 要:曾有教育家把幼儿比喻成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个个绘画家,通过一笔一画的努力,让这张纸变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说明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品德的“筑基期”,帮助他们形成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有促進作用的习惯和品德。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教师
如何对孩子们开展品德的培养和教育活动,首先我们要对他们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一是他们对老师的权威性非常认可,对我们有很强的信任和依赖;二是他们喜欢去模仿、扮演一些事物,比如当一个小朋友通过做一些事获得老师的表扬时,其他的小朋友也会纷纷效仿,这一行为是他们进行学习的关键;三是有基本的群体意识,他们喜欢团体活动,也会去学习团体里面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因此,在奠定他们品德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因结合他们自身的心理特点。以下是笔者具体的教学实践分享,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 让园内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不能忽视环境的巨大作用,正如古语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们身处在怎样的环境氛围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品德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做好对幼儿园的环境的创造和改造,给予他们一个良好的、适宜的、充满美和正能量的环境。如园内的物质环境,所谓的物质环境,也就是我们幼儿园和班级内的一切设施。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让班级内的各种设施、器具摆放整齐、美观,同时在平时也要教育和引导这些小朋友,用完一些玩具后,要将其放到原来的位置,不随便乱拿乱放,从而养成收拾东西保持物品整洁的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好胜的心理,开展值日比赛,比一比、评一评哪个小朋友最爱整洁、最讲卫生。在这种比赛的驱使下,他们不仅习得了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收获了自己努力的喜悦。
同时,在园内的每一个幼儿老师都应该有良好的、具有亲和力的仪表和行为,尊重每一个孩子,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倾听和回应他们所提的想法和问题,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平易近人,收获大家都是平等、民主的心理体验。
二、 善于观察,抓住时机,进行品德教育
在他们一天的生活中,有很多行为在不断进行着。我们应当做好观察,对于孩子们好的行为,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如睡过午觉过后,某一个小朋友自己把被子整理了,我就引导学生们:“这位小朋友的床好整齐啊,看起来真舒服,你们也想在这样的床上睡觉吗?”小朋友们齐刷刷的回答到:“想!”“那我们就一起学习他怎样整理的,一起来整理自己的床好不好?”通过对某一个学生的行为放大,让其他孩子也效仿他的做法,从而养成好的习惯。再比如,某两个小朋友发生抢玩具的冲突时,我会引导全班的孩子们来观察并思考,“如果你和同伴都想玩这个玩具,你会怎么办呢?”有的孩子会说:“我比他大,我是哥哥,我会让他先玩。”这时,教师在及时给出评价:“大哥哥,老师真为你感到自豪,你真是一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小朋友们,我们都要向这位大哥哥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不仅让学生学习对自己行为的审视,也让他们养成懂礼貌能谦让的良好品德。
三、 适当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集体性的班会活动有两个优势:覆盖面广,大多数孩子都能有所体会、收获;容易引起品德的共鸣,他们非常善于模仿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进行中、大班的教学时,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班会活动,让他们通过班会活动,了解一些良好的品德,分享自己的一些行为。如在开展大班的《感恩教育》班会,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回家收集一些小时候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父母帮助孩子们准备他们从小开始的照片,再和自己的父母交流他们小时候的成长故事,最后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来感受自己的成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我在通过引导和交流,让他们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最离不开爸爸妈妈和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关怀,因此我们要知道感恩。在接下来的讲述中,再进一步引导这些孩子们,我们现在还很小,做不到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那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呢?引发他们对此问题的思考,同时教师做好幼儿表达的想法总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爱自己的人表达感恩。最后,让孩子们回家后通过这些方式实际的去行动。帮助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孝顺。
四、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处在农村环境的幼儿园,都存在一个问题,有较多数的爷爷、奶奶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家长,他们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思想比较单一,只要他们身体健康就行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的教育。而家庭是孩子们出了幼儿园以后待得最多地方,家庭的品德教育是园内教育重要的延续和补充。因此,我们要提升这些家长对幼儿德育的认识和思考,多和这些家长沟通、交流,引起大家的教育共鸣,让他们在平时重视自己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仔细地观察他们在家庭里的各种活动和表现,对他们一些不好的行为及时的发现并纠正,不能一味地惯着他们、宠着他们。同时也要加强我们自身同家长联系,对孩子们的表现大家都要有了解,相互分享一起分析孩子的培养方法。并向这些家长宣传一些我们园内的教育主张和我们对孩子的一些品德要求,促使这部分家长能在家中将园内的德育要求进行延续教育。
德育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深刻的认识这一教育对孩子们将来成长的帮助,并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渗透这一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