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摘 要] 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的时代背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是当今时代对中国企业提出的时代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双向联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企业发展战略转型也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 F426.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6-0129-02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
进入新时期以来,针对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营商环境,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工作,摸清了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状况,并据此制定了科学的国家、社会、企业几方都必须遵循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时代要求。
首先,产能过剩问题方面。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立“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研究课题组”,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在河北、山东、河南、浙江杭州、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对省、市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100余家国有及民营企业进行调研。课题组(2015)明确指出,2011年下半年以来,综合國内外各种因素,中国本轮产能过剩涉及行业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化解难度大,己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之一[1]。另外,中国社科院吴利学、刘诚(2018)也指出,与一般市场国家以周期性为主的产能过剩相比,中国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行业更为广泛,而且更有长期性和反复性[2]。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2018年5月发布的《2017中国生态环境公报》看出,虽然在国家有关大政方针的正确决策和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践行下,十八大以来,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持续改善,但是距离十九大的“两山”目标的差距仍然有一定差距,面临问题仍然严重。据该公报数据,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70.7%的城市空气不达标。1940个监测水源地中可用于饮用地表水仅占67.9%,112个重要湖泊可用于饮用水的湖泊仅占62.5%;2591个县域中仅有1458个约占总数56%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级别。因此,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3]。另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李庆瑞(2017)指出,十九大报告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环保”会越来越更深刻地影响到企业[4]。
承上,在当前阶段,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产能、库存过剩为突出表现的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以及以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环境问题。这二者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构成了中国企业的重要时代背景。
最后,基于此时代背景,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更好完成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国家还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大理念。前者主要针对产能、库存过剩而要求中国企业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后者针对自然环境污染问题而要求中国企业走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总之,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国企业必须完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战略转型重任,这也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企业提出的时代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内在关联
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双向联动的。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另一方面,企业发展战略转型也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
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核心要义就是企业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不能再以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而让国家和社会付出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巨大代价。生态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质量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要素的质量,而生产要素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以至于影响企业的收益和利润。根据新发展理论,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其中,代表企业生产的产出量,K代表物质资本的投入量,L代表劳动的投入量,N代表生态资本的投入量。如果时,生态资本N对企业的产出量Q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时,生态资本N对企业的产出量Q起到负作用,这充分说明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对企业的产出量乃至收益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可以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的生产和效益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一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措施,其实质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修复进行生态资本投入,提升或者修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而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日益需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下,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实现企业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从节能、减排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作用机理:
1.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资源节约政策主张,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这是因为,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下,企业的有限理性经济人行为就是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产出。
2.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减排政策主张,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传统的企业生产方式,往往会导致高污染排放,这对生态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在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必须减少污染的排放量,否则会受到经济处罚乃至行政处罚。基于此,有限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在成本-收益的行为驱使下,也会积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