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电池连接错误导致通信故障的案例分析

2020-06-22 12:11张永红史彬哲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油机后备机房

张永红,史彬哲

(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1 案例描述

2019年*月*日,某通信运营商地市级枢纽楼因主供线路停电,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动作不成功导致备供电源未及时投入,后备的柴油发电机组尚未启动,因UPS配套的电池组无法正常放电,导致下挂的部分重要大客户设备停电。经当地维护人员现场手动处理,19 min后恢复供电,大客户通信业务随后逐步恢复。

2 电源系统基本配置

本次故障涉及的设备具体配置见图1。

(1)UPS:2×200 kVA,按照2N方式布置;

(2)蓄电池:150 Ah/12 V,每组电池为40节,每台UPS连接2组并联的电池组,合计4组160节;

(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安装在3 Ah号高压柜(分段开关),功能正常;

(4)油机:380 kVA,304 kW,能正常启动,未配置ATS。

3 故障现象及过程

2019年*月*日15:03分,**公司接到上级监控中心的电话通知,告知当地核心机房15:01分停电。因该机房有两路市电,监控通知停电意味着BZT动作不成功或者备供线路同时停电。该机房后备油机不具备自动启动、自动切换的功能,按照应急预案维护人员紧急赶赴机房准备手动发电。15:19分维护人员赶到现场发现10 kV备供正常,立即手动切换至备供线路,核心机房恢复供电,停电历时19 min。

图1 电源系统配置示意图

经核对,这次故障导致通信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在15:01分停电后,紧接着于15:02分,当地十分重要的IDC业务中断。IDC业务都经由UPS供电,UPS电池放电不到1 min。初步判定UPS系统故障,导致市电停电后通信业务直接中断。

4 故障的原因分析

本次故障有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市电停电本来是正常现象,为提高供电可靠性,一般都配置BZT装置。对于双路供电的核心机房配电室,一般情况下当主供线路停电后,BZT动作,自动投切,备用线路为核心机房供电,且切换时间较短。二是IDC机房配置了足够容量的UPS系统,且按照规范要求,UPS配套的电池后备时长必须在30 min以上[1]。而本次故障中UPS放电时长却不到1 s,显然UPS供电系统工作不正常。

经核查故障期间的UPS历史告警记录发现,2019年*月*日,UPS系统先后发出:(1)次要告警,15:00:18旁路电压异常;(2)次要告警,15:00:19电池逆变供电;(3)次要告警,15:00:23主路电压异常;(4)紧急告警,15:01:14电池放电终止;(5)次要告警,15:01:16输出禁止;(6)提示,15:01:16均不供电等6个告警,UPS维护界面显示“次要告警:SOH电池容量异常”。据此判断,该UPS电池状态异常,在本次停电中仅放电55 s后终止。

经测量电池单体电压,每组40节电池的单体电压基本落在两个区域:21节落在区间一12.87~12.91 V;19节落在区间二14.18~14.22 V,且4组电池结果基本一致。测量结果见表1。

电池的单体电压分布区间见图2。根据图2中测得的电池单体电压,显见整组40节电池性能呈“台阶式”分成两段,初步判断电池中性线接错。因为正常状态下因制造工艺的限制,每节电池之间必然存在性能的细小差异[2],单体电压也在一个偏差范围内波动,但是绝对不可能有约1.3 V的台阶差。

按照UPS主机厂家的系统设备安装指导书所示(见图3),电池中性线按照规范应该有两根电缆,分别从第20节的负桩头、第21节的正桩头引接至BCB的N端口。但是,现场施工时经常为节省线缆材料仅用一根电缆,而是将第20、21节电池同向串联,然后将电池中性线直连在第20节负桩头或者第21节的正桩头(该两个桩头为等电位点)。本次故障现场,因施工人员疏忽大意,将中性线错误地连接在第20节电池的正桩头,导致“中性线没有接在中性点”。

按照该电池产品手册中规定的充放电参数[3]:25 ℃条件下浮充电压13.50~13.80 V,均充电压14.10~14.40 V,UPS按照电池参数设置的单边20节电池充电电压13.5 V×20=270 V。当如图3所示电池连接错误时,单边的19节的电池每一节承受的电压为270 V/19=14.2 V,大于浮充电压的上限13.80 V,处于均充电压14.10~14.40 V区间,即本组的19节电池从UPS开机至今一直处于过压充电状态,电池已经严重损毁。而单边为21节的电池的浮充电压为270 V/21=12.9 V,小于浮充电压13.5 V,即21节电池一直处于欠压充电状态。综上原因,该UPS系统安装开通后至今一年多,电池性能已经严重劣化。

表1 每组40节电池的单体电压

本次市电停电后,因为UPS电池部分性能劣化,导致整组无法承载后备供电的功能,放电时间不到1 min。后续的市电倒闸、油机启动等操作,因自身固有的延时(BZT充电时间15 s、保护延时、合闸时间等)[4]都已经无法保证系统不掉电。

图2 电池的单体电压分布区间

本次故障中的10 kV分段开关BZT动作不成功,是一种常见的电磁现象,原因是冷备用的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很容易受剩磁的影响发生“励磁涌流”现象,而变压器的保护装置会把远远大于正常电流的“励磁涌流”当作过负荷电流甚至是短路电流予以切除。一般的操作是手动重复操作,总会有一次躲过励磁涌流后即可投入成功。

5 讨 论

重要的通信枢纽机房、数据中心、IDC机房等,最大程度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是根本的目标。为此,在建设初期要配置独立的两路市电引入,另配双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市电故障的最后保障电源。在机房内部的开关电源系统和UPS系统,一般也都是配置独立的2套以上,相互备份,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在供电系统的控制部分,为了提高可靠性,一般在高压侧都配置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当主供市电线路停电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自动将备供线路投入运行,保障机房供电。BZT从主供线路停电开始到投切成功,装置内部必要的工作延时即T1一般为0.1~2 s。同时,因柴油发电机组属于机械系统,响应过程相对要缓慢得多,从冷机启动到能带全载一般要3~8 min。另外,油机市电之间的自动切换系统(ATS)负责先断开市电开关、后合闸油机开关的两个方向操作,所以也需要一定的延时。合并计算后,从油机接收、启动指令到经过ATS切换后油机向机房负荷供电,整个时长为T2一般为3~8 min。

图3 电池组接线示意图

作为核心机房的供电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动作十分重要,如图4所示。市电的BZT、油机及ATS、UPS(或者是开关电源)各系统之间需要按照规定的时序严密配合,才能在不同的工况下总能保证终端的通信设备不掉电,通信业务不中断。

如图4所示,市电停电后,因为BZT的启动到动作完成,中间有T1的时间段内需要UPS电池放电、逆变后为所有的通信设备供电,且在线式UPS的工况切换是真正“零时延”,所以对于终端的通信设备感受不到前端的市电变化。若BZT动作成功,备供线路向机房供电,则UPS转为对电池充电状态,即图4中的“第一种情况”。

图4 机房供电系统之间的时序配合示意图

如同本文中的案例,因为随机遇到又无法杜绝的励磁涌流很容易将BZT的效果归零,即BZT动作却不成功。此时,BZT已经按照规定程序将主供线路开关断开,而备供开关又没有合闸成功,主、备两路市电都已经断开,而BZT一般都不允许自动复位操作,所以此时即使主供线路恢复供电,但是因主供线路开关已经断开,若非维护人员现场手动操作,市电无法向通信设备供电。因此,仅仅配置BZT对于系统的可靠性来说根本不能满足要求。

BZT启动但是动作不成功,两路市电均不能供电,此时ATS立即向油机发出启动指令,油机自动启动、暖机、空载运行,经过约T2的时长才具备带载能力。在此期间,全部通信设备的供电仍然全靠UPS的电池放电、逆变来负责。BZT动作不成功,ATS启动油机经T2后向机房供电,此时UPS才转为对电池充电状态,即图4中的“第二种情况”。

6 结 论

可见,在机房供电的各种切换过程中,为保证实现最终目的即通信设备不掉电,UPS电池最终都是起到了最坚实可靠的保障作用。本案例中因电池连线错误导致电池性能严重劣化,不能为BZT、油机及ATS等的切换过程提供后备支持,导致发生严重的通信故障。因此,核心机房的UPS电池配置的基本原则,理论依据是后备电池的后备时长Tcell>T1+T2。鉴于T2'T1,所以一般以T2为基准加一定的安全裕量后,即可确定UPS后备电池的后备时长。

猜你喜欢
油机后备机房
高速公路收费站无人值守机房安全监管系统
平疫结合的CT机房建设实践
基于N-S方程的加油机对受油机气动干扰研究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浅谈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与维护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空中加油程序简析
移动油机发电物联网应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