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长春的新视角

2020-06-21 15:28于恒奎王健
兰台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亲历者档案

于恒奎 王健

摘 要长春是1948年10月19日,兵不血刃、和平解放的,距今已70多年了。然而,近些年来围绕当年围困长春,促使长春和平解放这一问题,特别是在“难民”死亡人数的问题上,出现了种种不实的说法,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因而,有必要查阅当年的档案文献和相关资料,并采访当年的亲历者,以还原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围困长春 东北人民解放军 亲历者 档案

1948年6月下旬,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双方各自兵力十万人左右,而且国民党守军防御工事“坚冠全国”和武器装备精良等军事形势下,对国民党守军采取了围困的方式,到10月19日,兵不血刃、和平解放,距今已70多年了。然而,近些年来围绕当年围困长春,促使长春和平解放这一问题,特别是在“难民”死亡人数的问题上,出现了种种不实的说法,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因而,有必要查阅当年的档案文献和相关资料,并采访当年的亲历者,以还原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国民党军占领长春后的经济状况

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军进入长春。“他们一来,首要的事项就是到处抢夺和挖掘敌伪物资归其所有,大肆搞投机活动,大发其横财,所以长春投机商业大兴,出现了一时的虚假繁荣。然而,它也孕育着商业凋零、经济崩溃的到来。就在这暂时虚假繁荣后面,随之而来的是物价暴涨、失业人数大增、各阶层人民生活的日益恶化。据1947年2月21日国民党《中报》登载‘物价和人们失业一块增加……在这个已经更换了面目的长春市内失业统计已经达到了极高潮的数字,而且由于物价飞涨不已,叫苦的情形已普遍地恶化起来。长春市民,在今日现阶段下的确都是在困难中摸索。1947年10月5日《前进报》登载‘本市各种物价近日来已成脱缰之马,恣意奔腾……经济市场将陷于混乱状态,足以影响民生,扰乱社会秩序。此实,为长春市当前之一严重问题……粮上市稀少,以至高粱米昨天每斤突破240万元,并且也陷于有行无市状态。”[1]

二、解放军救济难民的政策与措施

国民党守军为了进一步固守长春,大搞“饥民战”。他们驱逐难民的险恶用心在于与民争食,作最后的垂死挣扎,同时还可假扮难民逃出、刺探我军情报和到我解放区作恶等。因此,继续围困、不放敌特、防止出逃和解救难民就成为围城部队面临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为了继续围困和解救难民,8月14日,中共吉林省委作出了《关于处理长春外围难民的决定》,成立了“以唐天际、武少文、董崑一、朱明、李庭序、李雋,军区一人和长春、九台、伊通、双阳等县县长等组成的处理难民委员会,并由前指唐天际同志负总责,武少文、董崑一同志副之。”“长春、九台、德惠、伊通、双阳、永吉、磐石、舒兰、蛟河、桦甸等县准备接受难民。”“所指定的各县及各单位,由处委会所分配和介绍来的难民必须认真负责处理,不能推卸责任。在数万难民中也可能夹杂些反动分子和特务分子,乘机来我解放区进行破坏活动。各县及各单位,必须警惕,任何疏忽麻木都是有害的。”[2]同时,“数万难民处理之复杂繁重任务,非处委会单独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党政军民及各县发动群众共同努力,认真负责,才能完成。数量巨大的难民单靠政府长期救济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群众力量和组织难民自己生产,解决生活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除此之外,该《决定》还就一些具体问题作了部署和指示。在随后的解救过程中还出台了诸如:《吉林省难民处理委员会8月24日到8月底工作报告》《吉林省难民处理委员会关于疏散长春市难民的工作情况》《吉林省双阳县对敌斗争委员会关于双阳县封锁区(净月区)生产救灾情况及难民处理办法的报告材料》《为处理长春难民逃进吉市成立收容所由》《吉林省政府关于加强长春难民管理的指示》《为运输粮食急救长春逃出难民由》《关于难民遣放救济工作总结》《吉林省各县救济难民开支款项决算表》《吉林省难民收容所开支粮食决算表》《为指定长春难民后付换票乘车暂行办法由》等政策和具体措施,使大量难民得到了有序及时的救济。“到十月初,以长春军事情况变化,工作遂奉命结束,总计三期共释放有统计的难民154297人。”[3]又如,《吉林省委各种统计表》中记载了关于长春难民遣放数目:“第一阶段25476人;第二阶段约42958人;第三阶段约85863人。总计:三期释放有统计的难民154297人。”还有《吉林省政府一九四八年政府工作总结(草案)》也有同样的数字显示:“收复长市前组织战地委员会,掌握伊、双、磐、九、德、永地带空舍清野备战工作,疏散物资粮食等,负责疏散安插并救济长市灾民三期共154297人。”

三、长春和平解放的重要历史意义新探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围困下,国民党第六十军起义和新七军的投诚,使长春兵不血刃,得到了和平解放。这对于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和加速全国解放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完整地保留下来了这座具有日本殖民统治特点的近代化城市和一部不能忘却的屈辱历史,使长期以来, 特别是近些年来日本右翼及其政要在对待侵华历史问题上所采取的野蛮无理的狡辩、抵赖和否认的企图被压在“铁证”山下,永远不可能得到翻案。

1.长春和平解放加速了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和全国解放的历史进程。肖劲光同志在他的回忆录中讲道:长春起義“开创了在解放战争中整军起义,并实现大城市和平解放的光辉战例。这次起义对进一步瓦解敌军,解放沈阳,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进而加速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鼓舞了我军斗志,瓦解了敌军士气,加速了解放东北,乃至全国的历史进程。林彪等人在致曾泽生起义的贺电中写道:“贵部此一光荣义举,对东北蒋匪实为一沉重打击,对东北人民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特电致贺。”华北党政军致东北的联合贺电中称:“兵不血刃,光复名城,这一胜利标志着整个战局已起重大变化。”华北二兵团在对长春和平解放的贺电中称:“捷报传来,全军振奋。这一胜利不仅使东北残敌陷入绝境,华北傅匪亦已感受到直接威胁。我们当更奋发自勉,积极作战,配合东北主力,争取华北战场更大的胜利。”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在贺电中则称:“我们当向你们学习,更大量地歼灭敌人,为解放全华中而奋斗。”

除上述电贺外,新闻媒体还对长春和平解放的意义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围困是对了,不伤一兵,不费一弹,完全解放了长春,这胜利是太大了!我们可以马上集中力量去解放沈阳,在东北再活捉卫立煌,关内活捉蒋介石,那就更有意思了。”郑洞国部的投降,是国民党守城军队在高级指挥官率领下实行全体投降的第一次。他的做法,在蒋军嫡系中间,在黄埔系中间震动很大,让国民党高级将领看到曾泽生、郑洞国的做法,就是他们的出路,对解放战争后期分化瓦解敌军、战场起义、和平解放大中城市,都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因此,“长春的解放不但加速了东北的全部解放,而且给所有据守大城市的国民党军队指出了一个前途”。

长春解放后,围困长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立刻成为一支强大的南下作战的重要战略机动力量,为长春我军南下,与友军共同作战,消灭辽西之敌,解放沈阳等地减少了后顾之忧,从而用更多更集中的兵力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4],加速了辽沈战役胜利的进程。正如当时的《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所刻画的那样:“曾泽生起义,郑洞国投降,没有动刀枪,长春就解放。慌了蒋介石,三次飞沈阳,决定总退却,命令廖耀湘:快跑快快跑,不跑就死亡。”

(2)团结和改造起义部队,为南下解放全中国和抗美援朝作出了重要贡献。团结和改造起义部队是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政策,并在战争中显示了特有的作用。当年,肖劲光司令员讲道:“改造好现在的第六十军,把他们彻底转变成无产阶级的坚强队伍,不仅在东北,而且在全国都将起到积极的示范意义。”“中央对于长春起义非常重视,已经同意把六十军在保留原建制的基础上改编为一个军。为了加快改编进程,还要在各级配备政治工作干部。”此时的曾泽生讲道:“我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改造,也希望能早日成为解放军的一员。”不久,他发表了《告国民党军官兵书》: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反动本质;目睹了国民党军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看到了率军光荣起义,投入人民怀抱,走向光明的前景;同时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军官兵指出了弃暗投明之路。这无疑是从思想上向国民党阵营抛出了一颗瓦解敌人斗志的重磅炸弹,使得蒋介石气急,众将领震惊,大多数人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命运作打算。

1949年1月2日,中央军委下达改编命令,将原国民党第六十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曾泽生为军长。之后,经过三个半月轰轰烈烈的政治整训,部队斗志昂扬,面貌焕然一新,改变了旧军队的性质,使这支部队从精神面貌到军事作风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真正成长为一支听从中国共产党指挥、英勇善战的为无产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后来,毛泽东主席亲拟电报指示,对起义部队要按照改造曾泽生等部队的方法加以改造。毛泽东主席曾两次接见曾泽生,并对他参加抗美援朝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支军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及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光辉史册上。

(3)长春和平解放为其他城市的和平解放提供了经验和做法。长春是全国第一个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因而也就有了第一个接管大城市的经验。1948年10月30日,长春解放已有十余天了,在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及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的领导下,这期间做了许许多多的接管工作,形成了《中共中央批转东北局关于接收长春的经验》(简称《经验》)和《关于贯彻人民解放军与本市各界同胞约法八章的指令》(简称《约法八章》)。这一《经验》和《约法八章》为后来中央制定接管城市政策提供了蓝本,并在和平解放北平、长沙等其他城市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具体运用。在解放北平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与聂荣臻等就把和平解放与接管长春的经验与做法用于和平解放北平的实践中[5]。不仅如此,这一经验和做法也用于了长沙的和平解放。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曾在“围困长春”战役中担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围城指挥所的司令员肖劲光、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的唐天际等都做了大量工作并担任要职,自然也就把和平解放与接管长春的经验和做法运用于长沙的和平解放与接管中,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促使了其他战场国民党军弃暗投明。①曾泽生率军起义推动了云南的和平解放。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云南获得和平解放。据在曾泽生军长身边工作了八年,并任少校侍从副官的乔景轩讲:曾军长这次反蒋起义“对卢汉归向人民也是一个推动;把数万云南子弟还给人民,从此开始了真正的人生,并加速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这是曾军长做了一件报效云南父老的大事。云南父老和全国人民一样是欢迎的”。②第五十军为改造旧军队作出了贡献。用被改造过来的军队来改造其他旧军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避免了敌我双方,特别是旧军队的流血伤亡,并把他们改造成为人民的军队,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表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统一战线思想的伟大,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宽容的胸怀和对五十军的充分信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在湖北担任筑堤垦田任务的同时,还要担负改造在四川起义的陈克非兵团和范绍增的“国防部挺进军”的重任。虽然说从旧军队过来的人对旧军队最熟悉,但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彻底改造绝非易事。作为一支由国民党军起义改造过来的军队,反过来要完成对其他国民党军起义部队的改造任务,无疑是一项绝无仅有的巨大挑战。

2.客观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日本侵华、建立满洲帝国的如山“铁证”,同时也成为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客观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日本侵华,建立满洲帝国的如山“铁证”。长春的历史并不悠久,却有着一段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实行伪满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沦陷,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是伪满洲国的国都,市政建設颇具规模。“八一五”光复后,长期由国民党占领和统治。1948年东北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以兵不血刃的和平方式迫使国民党军起义和投诚,从而使这座特殊的城市免于战火硝烟的损毁或焚烧,因而客观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留下来的建筑遗迹和文字档案。其建筑遗迹在长春随处可见,是日本侵华罪恶史和民族耻辱史的见证,主要有长春伪满皇宫、伪满关东军司令部、伪满宪兵司令部、伪满国务院、伪满治安部(军事部)、伪满司法部、伪满经济部、伪满交通部、伪满兴农部、伪满文教部、伪满外交部、伪满民生部、伪满综合法衙、伪满财政部,等等。同时,长春的和平解放也使日本侵华的历史档案免于战火的损毁或焚烧,特别是吉林省档案馆和长春市档案馆所收藏的日本殖民统治东北时期的历史档案,以文字的形式更加详细地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极其野蛮、残暴的累累罪恶行径,并同日本侵略者所留下的物质形式的建筑遗迹一道,成为侵华不可狡辩、抵赖和否认的最有力证据[6]。

(2)日本留下的如山“铁证”,成为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虽然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的思考却不曾停止。七十多年过去了,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建筑遗迹和文字档案是一部不容篡改的历史教科书,在时时警醒后人:勿忘国耻,珍惜和平。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日本右翼分子及其政要对当年的野蛮暴行和凶残行径极力隐瞒与否认,就像根本不存在和没发生一样。纵观日本侵略史,他们明知自身野蛮凶残的反人类罪恶行径为国際社会所不齿,于是尽其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掩盖和销毁其罪行。这就形成了他们特有的逻辑:有罪行无罪证就不承认罪行,甚至对罪证进行狡辩。因此,这一侵略者的逻辑至今被日本右翼分子及其政要所延续和利用。按照他们这种狡辩的逻辑推断,如果1948年东北人民解放军用大炮和巷战的方式,用血与火的方式解放长春,必然会使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留下的建筑遗迹和文字档案遭到损毁或焚烧,那么日本现在的右翼分子和政要同样会用狡辩的逻辑来否认他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这就是他们特有的逻辑。也就是说,当年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长春所保留下来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遗迹和历史档案,是对日本右翼及其政要企图掩盖和否认历史真相所持有的野蛮无理狡辩的逻辑最有力的驳斥,从而更加凸显并解读了长春和平解放的深远政治历史意义。进一步讲,在日本迅速向战前回归及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今天,这一当年和平解放长春所具有的深远政治历史意义已经显现:正是由于长春的和平解放,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日本侵华的如山“铁证”,使日本右翼分子和政要无法对当年殖民统治的罪行进行抵赖、狡辩和否认;也正是这些如山“铁证”,将日本侵略者和日本右翼势力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当年日本侵华所留下的建筑遗迹和档案不仅是如山的历史“铁证”,而且也以其特有的殖民统治文化内涵和价值,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成为警示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们看到了一部充满悲愤的血泪史和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占领全中国的野心,并充分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获得民族独立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猜你喜欢
亲历者档案
初心如磐
注定的美好
新时期文坛“亲历者”的文艺感悟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自然灾难纪录片制作模式的几点归纳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