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占文 史雅琴
〔摘要〕 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及实践渊源。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来源、特征、具体内容、转变过程和启示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继续拓宽研究视野、多元创新研究方法、整体把握研究内容,进一步推动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
〔关键词〕 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3-0114-04
青年毛泽东通过学理思辨和实践论证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的早期思想。学术界对毛泽东早期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成果进行回顾与思考,有利于深化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进而推动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整体发展,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及实践渊源。
一、关于毛泽东早期思想来源的研究
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来源较为广泛,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早期思想的重要源泉。在论及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来源时,学者们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滕复指出毛泽东早期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并随着其自身思想的不断进步又反过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进行了批判反思,提出了对中西文化都要挈其瑰宝、绝其淄磷的理性主张 〔1 〕。季荣臣探讨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并大致梳理了青年毛泽东在不同成长阶段对“内圣外王”思想的解读 〔2 〕。还有学者从毛泽东成长的地域环境出發,认为湖湘文化对毛泽东的外在品行和内在思想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例如,黄守红以湖湘文化为背景介绍了毛泽东早期的宇宙观、理欲观和圣贤观,并认为这些思想观点体现了毛泽东对湖湘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 〕。李佑新则认为湖湘学派务实的风气塑造了毛泽东的文化性格,这使得毛泽东能够在党内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命题,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予以完善发展,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4 〕。
二、关于毛泽东早期思想特征的研究
毛泽东早期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生成的,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王顺喜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和建党思想五个方面概括了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基本内容,指出了毛泽东早期思想有着重视实践、以改造中国社会为目标、深受时代发展影响的鲜明特征 〔5 〕。秦英君则从毛泽东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总结出毛泽东早期思想具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爱国主义强烈、坚信真理和坚持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6 〕。赵平之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入手,指出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思维方式有着理性要素逐渐增加的特点,这使毛泽东基本形成了近代的思维方式,为他以后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 〕。
三、关于毛泽东早期思想具体内容的研究
毛泽东早期思想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大多数学者都选择从某一个方面出发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具体内容开展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从哲学、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予以归纳概括。
(一)关于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研究
毛泽东的早期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剖析毛泽东早期思想的重要切入点。
金邦秋对毛泽东1913年到1920年之间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毛泽东早期的哲学思想不断接近唯物主义,同时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毛泽东哲学思想转变的必然性 〔8 〕。冉占国论述了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六观”:运动着的世界观、追求平等的历史观、精神至上的伦理观、主张改造的社会观、联合民众的群众观和贫富冲突的阶级观,并认为这“六观”是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重要思想基础 〔9 〕。辛吉虎在分析毛泽东早期文本的基础上认为毛泽东早期的二元论哲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重物质、倾向于唯物主义,重人类理性、倾向于理性主义,并指出这种倾向是其最终能够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思想基础 〔10 〕。黄世虎则以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为主线,分析了毛泽东早期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过程 〔11 〕。
(二)关于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研究
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因此,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研究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
刘洪刚论述了青年毛泽东为了寻求救国真理先后接触封建传统思想、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革命主义、无政府主义,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变化过程 〔12 〕。尹芳指出在1913年到1920年这一时间段内,毛泽东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民主改良主义者到激进民主主义者再到初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乃至最后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过程,并以此为主线分析了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转变的原因、特点和历史意义 〔13 〕。张开林从文化语境的层面考察了毛泽东从先进知识分子到民主主义者再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历程,阐述了毛泽东从生存竞争观到“呼声革命”论再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政治思想转变过程 〔14 〕。布莱特莱·劳马克、夏镇平、许根森以青年毛泽东的政治活动及政治观点为根据确定了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时间点,并对毛泽东早期思想及政治活动进行了考察 〔15 〕。张金荣概括了建党之前毛泽东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论证了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由激进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过程,建构了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框架,进而论证了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 〔16 〕。
(三)关于毛泽东早期文化思想的研究
在毛泽东的青年时期,中国正在经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碰撞,因此,毛泽东早期文化思想也表现出当时文化冲击碰撞的特点。颜蒹葭分析了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条件,阐述了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内容、特点及价值 〔17 〕。李群山论述了毛泽东早期文化思想的内容,即主张改造民心、探求大本大源的思想方法,先中后西、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文化观,主张改造中国与世界、取世界主义的国际主义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毛泽东早期民族文化思想的特点,即唯心主义倾向和朴素辩证法共生,并在其间蕴含着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萌芽 〔18 〕。孙诗杰介绍了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理论渊源,论述了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对毛泽东的早期伦理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了其局限性 〔19 〕。
四、关于毛泽东早期思想转变过程的研究
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重点,学者们或部分或全面地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转变过程进行了考察研究。
杨河通过对史料的整理指出毛泽东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应发生在1920年冬以后,二者的转变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不一致的方面,这种状况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我国的历史过程相一致 〔20 〕。余春林认为在毛泽东第一次进京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新青年》杂志改变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使他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者的方向发展,进而得出了“首次进京是毛泽东世界观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风水岭”的结论 〔21 〕。金民卿以历史为线索、文献为依据,回溯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历程,分析了青年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变化,从而进一步明晰了青年毛泽东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历程 〔22 〕。夏燕月则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前后所经历的事件,论述了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前后的个人思想变化和投身革命的心路历程 〔23 〕。
五、关于毛泽东早期思想启示作用的研究
毛泽东是在青年时期完成自己思想转型的,学者们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毛泽东早期思想对青年的启示作用。
陆亚论述了青年毛泽东的学习观,分析了青年毛泽东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和内容,揭示了其学习观对于当代青年的意义,号召青年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找到学习方法、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4 〕。熊兰芝从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历程入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阐述了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对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启示 〔25 〕。郑明明从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轨迹出发分析了其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后点明了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型的历史意义及其对青年的启示作用 〔26 〕。廖小平、蔡学英通过介绍青年毛泽东勇于搏击的奋斗精神、立志高远的崇高志向、珍惜生命的贵生思想等内容论述了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并指明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对于今天的青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27 〕。
六、回顾与思考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术界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从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来看,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一)研究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
学术研究的深化得益于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宽,而狭隘的研究视野会成为阻碍学术研究进步的枷锁。近年来,学术界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单一视角,不利于该领域研究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从研究范围来看,应注重国际交流,拓宽研究的国际视野。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封闭局面被打破,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毛泽东思想研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外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 〔28 〕。我們应当对国外的学术成果认真鉴别、兼收并蓄,整合中外学术力量不断推动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研究学科来看,应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就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而言,应包括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个学科。在今后的研究探索中,应注重诸多学科理论视野的交叉与综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
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内容的研究领域,为了进一步剖析并整合其理论内核,需要学术界进一步探讨多学科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身就是研究内容创新的一部分。目前学术界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学者使用的都是文献研究的方法,这限制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推进。还有一些学者没能很好地结合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特性进行方法创新,在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时生搬硬套,不但没有达到研究方法创新的效果,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未能实现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真正融合。为推动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界应突破思维局限,合理借鉴其他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创新本领域的学术研究方法,综合利用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突破本领域的研究瓶颈,真正达到跨学科研究的效果,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视野下谋求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更大创新。
(三)研究内容需要更加注重整体性
从近年来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的成果来看,碎片化是妨碍该领域研究进一步发展的较大阻碍。就目前学术界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整体情况而言,虽然成果颇丰,但各有偏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对比不均衡。从哲学、政治方面对毛泽东早期思想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多,从文化方面对毛泽东早期思想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此外,就目前的学术成果来看,单一性解读较多,全面性论述较少。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是一个严密的整体,不可偏废其一,要以整体性思维看待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进行系统性钻研,避免碎片化的研究倾向。
〔参 考 文 献〕
〔1〕滕 复.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来源及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过程〔J〕.浙江学刊,1993(03):59-64.
〔2〕季荣臣.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对青年毛泽东人格的影响〔J〕.党的文献,2007(01):57-61.
〔3〕黄守红.毛泽东早期思想与湖湘文化传统〔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2):105-107.
〔4〕李佑新.湘学务实学风与青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J〕.求索,2007(12):43-45.
〔5〕王顺喜.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67-71.
〔6〕秦英君.论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特点〔J〕.史学月刊,1993(06):3-9.
〔7〕赵平之.论青年毛泽东思维方式的形成和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01):24-32.
〔8〕金邦秋.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世界观的转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1):19-25.
〔9〕冉占国.论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前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9-17.
〔10〕辛吉虎.毛泽东早期二元论哲学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的内在根据〔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5(02):75-79.
〔11〕黄世虎.探索与选择:毛泽东早期意识形态理论探析〔J〕.党史文苑,2011(12):36-38.
〔12〕刘洪刚.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研究〔J〕.毛泽东研究,2018(06):72-78.
〔13〕尹 芳.青年毛泽东政治思想的转变进程〔D〕.湘潭:湘潭大学,2016.
〔14〕张开林.毛泽东:从“呼声革命”到阶级斗争〔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02):50-54.
〔15〕布莱特莱·劳马克,夏镇平,许根森.毛泽东的早期思想及政治活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5(01):37-42.
〔16〕张金荣.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抉择〔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17〕顏蒹葭.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18〕李群山.论毛泽东的早期民族文化思想及其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2010(09):10-12.
〔19〕孙诗杰.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0〕杨 河.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倾向及其转变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8-23.
〔21〕余春林.首次进京对青年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作用探讨〔J〕.探索,1995(06):50-52.
〔22〕金民卿.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6.
〔23〕夏燕月.毛泽东在五四前后〔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3-8.
〔24〕陆 亚.青年毛泽东的学习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2-15.
〔25〕熊兰芝.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对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启示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7.
〔26〕郑明明.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型探析〔D〕.沈阳:辽宁大学,2015.
〔27〕廖小平,蔡学英.略论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3.
〔28〕李佑新,郑凤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动态与展望——基于CNKI硕博论文的统计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1-8.
责任编辑 王亚峰
〔收稿日期〕 2020-04-17
〔基金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90109)。
〔作者简介〕 尹占文(1976-),男,山西忻州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大学中国史科研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问题。
史雅琴(1995-),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