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华
摘 要: “语文味”的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具有这样的含义:语文味就是渗透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拨等手段获得;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等。
关键词: 语文味;小学语文;说明文
0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不乏情节生动曲折,故事引人入胜,文笔优美动人的美文,容易引起师生的共鸣。但有一种文体—说明文,由于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较之文学作品的语言,客观严谨,没有多少具有感染力的语言,一般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条条杠杠以及说明方法的运用,很多时候,课上完了,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将“作比较”写成了“做比较”,“列数字”写成“例数字”,“举例子”写成“举列子”的,比比皆是,至于说明方法的运用,就更别提了。课堂教学总是显得那样枯燥、低效。那么中年段说明性文章到底该教些什么、怎么教,如何把握说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如何使它的教学更具“语文味”?才能深受学生的喜欢呢?
1 品读精妙语言,落实说明文的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传统,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打好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琅琅书声应该是语文课上所特有的风景线,但大多说明文的教学课堂,往往更多的是对说明方法的理性讲解和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缺乏的恰恰就是“读”。虽然科普文简洁通俗,结构简单,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得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当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下的科普性的文章---《月球之谜》。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我出示一幅月亮图,问学生,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月亮?学生纷纷回答:皎洁。理解了皎洁一词的意思后,我接着说:
自古以来,月亮就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受到诗人的钟爱,北宋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呢?
由于有老师引导,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与“月”有关的诗句,接着师生配乐朗读有关月亮的诗句。教师通过品读“皎洁”一词,引出了大量的有关月球的诗句,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根据课后习题要求,积累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随着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学生读得有情又趣,读得津津有味,课文的重点也在这琅琅的书声中水到渠成,自然突破了。
2 关注文本的表达特点,渗透说明方法的认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教学此类文章时,说明方法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恰当的说明方法能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通俗化,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被说明的事物的特性,但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什么是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时,学生脑袋里仅仅是片面的记忆,课后写错字,不会判别说明方法的大有人在。因而,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可进行过多的理性讲解,而是应该让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特点,让学生与文本反复对话,从中领悟、感知文中的说明方法。如教学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文中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进行教学,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
师:纳米可是一个新科技,大家都知道纳米很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出纳米的“小”的?
生:自主阅读,示句子: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生:我从文中两个非常,可以体会到纳米的“小”。
师:你可真会发现,示句: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纳米真的很小很小,十亿分之一米,我真想不出这是个怎样的概念,真是不可思议!
师:对呀,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这样一个数据,足以让我们感受到纳米的微小。
生:课文有这样一个句子:“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读了这个句子,我对纳米的大小有了大概的了解。
师:是啊,读了句子,你还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课文还把纳米跟乒乓球比较,乒乓球是我们熟悉的事物,用上它来比较,我更加感觉纳米的小。
师:你们真能捕捉句子中的重要信息!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都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用上它们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纳米的小。(板书: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再一次感受纳米的小吧!(指名读,齐读)
以上的教学片断中,老师并没有直接将说明文的知识简单灌输给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引导学生品析文中语句,通过朗读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淡化了说明方法的讲解,形象感知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学生走进课文,与文本一次又一次对话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的说明方法。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的发言时,指出了他们刚才说的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就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教师没有花多长的时间去讲解什么是说明方法,但这些方法却已经在学生心中留下了痕迹,为以后品读同类型的课文打下基础。
3 巧用表格,为说明文教学导航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说明文,大多是条理清楚、特点鲜明、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这类型的说明文,最适合用表格来引導学习,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借助表格来简化教学过程,实现了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学习内容。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全文围绕“纳米技术”,分别介绍了它的含义、运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重点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应用。学生在原来说明文学习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部分的内容,最适合用作读写迁移训练,为接下来的习作提供范例。为帮助学生内化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形式书面的表达能力,可以设计如下表格。
学生在完成上表时,需要回到文本,仔细揣摩课文的写作方法。表格当中的提示,也给学生提供了方法的拐杖。学生在了解说明类型课文基本表达方法的基础上,回归本色,内化文中学到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表格的内容提示,降低难度,联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思考:纳米技术应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从而迁移导能,拓展导向,发挥表格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当然,优化说明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还有许多,只要我们一切从文本和学生出发,重视方法指导,找准点,说明性文章也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实现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创设说明文教学的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沈志秀.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2]胡元华.统编三年级,预测是“教学热点”[J].语文教学通讯,2018,(30).
[3]李金梅.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讨论[A].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2019.
[4]阿德丽安·吉尔.阅读力[M].接力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