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审视及其重构

2020-06-21 15:40王寅申朱忆天
理论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青年学生全媒体时代

王寅申 朱忆天

摘 要: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图景呈现出多样性、活泼性、互动性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理想信念世俗化、价值理念认同危机以及道德观念失范化问题。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理应具备的丰富性与超越性有所缺失,存在目标缺位、秩序紊乱以及动力缺失等问题。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全球化市场化瓦解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文化工业化与大众文化市场化消解精神生活的丰富性,社会公共性失落引发非理性的困局。为此,要引领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深刻理解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从而使青年群体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文化观念层面实现超越,真正建构起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理想信念;异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移动设备等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需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随着5G、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兴起,新媒体逐步替代传统媒体,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穿透力,各类移动资讯端和社交媒体,成为青年人的第一信息源。在全媒体时代场域中,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亦发生着深刻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宽广、速度更为迅捷、方式更为灵活,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也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全媒体俨然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大利器,置身“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场域中,每个个体都可能成为信息源;任何一篇文章、一张图片或是一段视频,均有可能在数小时内形成爆发式传播,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场冲击。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1]21-22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升,对于推动时代精神的健康走向至关重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1]24-25立足于全媒体场域,直面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图景,可以发现,它呈现出多样性、活泼性与互动性等积极变化取向,同时也存在着过渡性、不稳定性与不成熟性的浓厚痕迹。重新审视当前青年学生精神状况,积极直面其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引领,努力探索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重构路径,实现精神生活的内在超越,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时代课题。

一、 全媒体场域下的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图景

全媒体时代,信息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青年学生成为网络空间最为活跃的用户。“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从年龄分布看,10-39岁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65.19%,其中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4.69%;而在网民整体中,学生占比则高达26.0%。”[2]一方面,青年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网络空间中去,借助这种虚拟空间优势,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社交、购物、娱乐等活动,这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和诸多乐趣,使其充分享受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红利。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也是一把“双刃剑”,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全媒体场域中,青年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网络空间,逐步形成了网络空间与真实生活的模糊边界,过多地、习惯性地将价值理念亦或是感性表达,借助于网络空间这一传播介质而非真实生活场域加以传送,这就不难理解“自我展现于小红书”“焦虑隐藏于朋友圈”“愤世嫉俗评论于微博”“娱乐消遣于快手抖音”等类似流行现象背后所呈现的现实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青年学生过多的网络空间依赖,已在相当程度上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疏离和迷失。直面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既要肯定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也要重新审视青年学生新的精神生活状况,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新特征、新規律。其中,三大变化倾向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宏大叙事被解构,在“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冲击下,逐步出现了世俗化倾向。理想信念是人一切价值活动的最终指向,“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21在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既可便捷地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等获取所感兴趣的资讯,还可实现实时在线讨论。尽管网络技术的发展拉近了青年学生与世界的距离,但另一方面,一些充斥着“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主张的社会思潮混杂其中,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激烈碰撞,剧烈冲击着青年学生的精神领域。有些青年学生更愿意全盘接纳网络“大V”“网红”等“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而不愿听取权威主流媒体的解读。在潜移默化之中,追求共产主义信仰、追寻伟大理想的“宏大叙事”框架被解构,在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泛滥中,青年更多地热衷于追求眼前的刺激和快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度不断下降,逐渐失去对社会理想的深度思考,甚至缺失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

其二,青年学生价值理念的自觉性被消解,在“个性化”“娱乐化”的盲目寻觅中,逐渐陷入自我认同危机。价值理念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先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25青年学生充分融入网络空间,并将“微博话题”“微信朋友圈”“小红书社区”等当作彰显个性和表达自我的主要途径,他们通过自主设计、在线创造一系列别出心裁、生动形象、富有时代特色的“网络产品”,以期在社交媒体平台获得广泛传播和认可,从中可以倾听到全媒体时代发展的最强音。“2019年,有2.5亿人在快手平台发布作品,平台累计点赞超过3500亿次;快手日活在2020年初已突破3亿,快手App内有近200亿条海量视频。”[3]网络空间确实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活跃平台,为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新鲜感、趣味性与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年学生在网络空间中亦表现出感性化色彩过浓的痕迹,“快手”“抖音”“点赞社交”“晒文化”等大行其道,固然反映出青年学生期望在特定网络场域中彰显个性,充分标识、释放自我的冲动;但这种热闹表象的背后,亦折射出鲜明的以娱乐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对感官的直觉、浅层享受,超越了对本质的内在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个性化”“娱乐化”背后的自我认同危机。

其三,青年学生道德观念的底线意识越发薄弱,在社会舆论热点的影响下,渐渐出现了失范化倾向。道德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客观道德现象的主观反映。“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4]在全媒体场域中,各种信息在网络平台交融汇聚,加快了网络舆论热点的生产速度,为在高频次、宽领域内的激烈交锋提供了便捷。当前,存在着这样一类值得关注的“围观”群体,无论对垒双方争论有多激烈,这一群体一般不发表意见,本着“看热闹”的心态,“看客”“吃瓜群众”等网络流行语的兴起,或许是这种现象最为形象的注脚。时下“佛系”逐渐演化为对相当数量“95后”乃至“00后”的判断和评价。“佛系”描绘的是芸芸众生一种随缘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它崇尚得过且过、不用走心。就此而言,不论在现实生活圈还是网络交际圈,青年群体的道德观念都呈现出反映社会转型的解构性特征:在网络空间及真实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不作为”,被解读为 “超凡脱俗”与“安心自在”的意涵,原本倡导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道德观念,反而逐渐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失去主体地位。在这一背景之下,在对待社会热点事件时,青年学生往往表现得较为冷漠,已然呈现出道德底线意识薄弱的危机,道德观念的失范化风险正在上演。

二、审视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现实困境的三重向度

对于青年学生在全媒体场域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的世俗化倾向、价值理念的认同危机以及道德观念的失范化风险等问题,需要展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反思。从整体来看,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呈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特征: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全球化信息爆炸的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事业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也饱受后现代性进程中诸多难题的困扰,精神生活层面的困顿尤为明显。为此,有必要站在新的理论高度,从以下三个方面审视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全面揭示出其现实困境的深层逻辑。

第一,全球化和市场化瓦解了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在超越性。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这种高速发展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物质的丰富为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全媒体语境下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冲突不可避免,加大了误导青年学生思想认知的潜在风险。物质和精神是现实生活图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物质生活以物化为特质,而精神生活以超越性为特质,两者相互影响却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全球化、市场化发展带来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如果不加约束,也有可能吞噬精神的内在超越性,甚至积累成为主导精神生活的“商品拜物教信仰”。

“思想、觀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在全球化、市场化冲击之下,青年学生精神生活有可能陷入到“物化”的现实生活处境之中,精神的内在超越性在无形中遭到瓦解。身处于不同时代,社会总体精神状况水平与性质受物质生活的制约,而精神生活同样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必要的客观社会关系结构基础之上。在资本逻辑驱动的全球化市场化进程中,处于边缘、后发展的民族和国家,特别是处于社会结构底层的人们,正遭受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磨难,但不容否认的是全球化和市场化发展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就此而言,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对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侵蚀具有全面性、沉浸性特征,克服和抗御精神生活的物化困境,回归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成了新时代青年教育过程中紧迫而重要的一环。

第二,文化工业化与大众文化的市场化消解了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在丰富性。在全媒体场域下,“网络文化产品”十分丰富,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青年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悖论,原本应从高雅艺术、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却显得薄弱。寻根溯源,可以发现,这与文化工业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市场化发展息息相关。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发展进程中,文化愈来愈具有“工业化”特征,市场经济不断拓展占有剩余价值的边界,由此突破经济范畴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工业得以产生,大众文化日益成为文化工业的产品。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文化工业所带来的通俗化、商品化的产品,如大众电影、大众电视、大众文学及娱乐媒体等,却反向加速了青年学生“个性化”“娱乐化”特征的生成。显而易见的是,工业生产方式向文化领域渗透,是现代垄断资本由工业化大生产向文化工业大生产领域扩张的必然产物,文化生产已然被纳入到了“类物质生产”领域,成为具有统一“生产标准”的刻板、单一的“工业品”。这不仅不利于青年学生对于文化艺术丰富性的追求,而且容易束缚和压抑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文化工业不是纯化愿望,而是压抑愿望。”文化工业产品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作品,而是现代流水线作业过程中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复制品,这样的文化本质上排斥个体文化,使人的个性未能充分展现,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6]。

文化工业是资本逻辑从经济场域向文化场域渗透的产物,尽管文化产业的兴起有满足青年学生精神需求的“初衷”,但文化工业逻辑下的大众文化亦是理应批判的“文化”。文化的工业化与大众文化的市场化,对于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最大冲击在于:一方面,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以及高雅文化艺术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工业化所带来的大众文化的低俗化,文化的内容、文化的意义、文化的本质正在逐步丧失,并被曲解,文化的意义演变成文化的利益,文化也变得“商品化”,在此异化境况下的精神生活,其内在丰富性被消解殆尽。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变迁,也体现出文化工业化与大众文化市场化对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殖民化”。在网络社会的“拟象世界”中,沉浸其中的青年学生宁愿认定网络生活就是现实的真实生活,现实真实的生活却成为了“真实的反叛”。

第三,社会公共性缺失加剧了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非理性困局。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发展阶段,社会公共性的培育需要突破固有重重阻碍,“公共领域最好被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7]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是一个人们相互交流而形成的“社会空间”。青年学生道德观念出现失范化风险,不作为、不愿投身社会实践,其深层原因在于全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网络“公共空间”的失序,引发了青年学生对于个体性认知的偏差,即个体为维系自我平衡采取了“大众明哲保身主义”。当个体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不可协调时,个体将此归因为社会公共性的衰退,由此加剧了个体社会认同的困境,以至于“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 就连个体可以获得的、并可能有望固定于其上的位置都在消融消解,几乎不能作为‘生活计划的目标”[8]。

在消费主义影响下,个体的主体意识产生了偏差。“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9]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有无个性为判断标准,来衡量精神生活的健全与否,并以某种符号价值消费来交流社会意义、展示社会区别、明示社会等级。商品已不能单纯以提供其使用价值来满足人的直接使用需求,更需要通过一种差异化的“符号价值”来满足特定的深层次文化需要。故此“消费”行为本身不再被视为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成为评判个体性价值的文化选择,个体化的特殊价值观与审美旨趣影响社会公共选择。青年学生为展现个性化特质,主动依附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以期借此获得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这进一步加剧了青年学生的个体化困境。在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个体必须面对不可控的压力和风险,但又不得不凭借个体的力量,去解决社会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预测性、非连续性和空虚”。在个体自我与社会双重认同的困境下,加之外界各种不确定性的“社会风险”,青年学生有可能沉溺于物化世界、沉浸在网络空间的拟象幻想中,而在现实生活中成为迷失自我、封闭个性的主体。

三、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重构的可能路径

“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现实场域,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精神生活图景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其中,理想信念中永恒价值的缺失、价值理念里非自觉性的表征,以及道德观念的底线意识薄弱等,表明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很容易陷入现实困境。青年学生自我判断和认知尚不成熟,更容易受到一些外部社会思潮的干扰与侵袭,精神生活理应具备的丰富性与超越性一但被消解,极易出现目标缺位、秩序紊乱及动力缺失。基于此,有必要充分结合全媒体时代特征,发挥好传播模式与传播生态的优势,充分契合青年学生的对象特征,满足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依托对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关怀和重构,提升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高度、深度、温度”。具体而言,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路径突破。

第一,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学生自觉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10]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全媒体时代所遇到的现实困境,必须从理想信念上破题,引领青年学生在知行合一中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高度。首先,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系统化、针对性强的课堂讲授,增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通过理论学习,引导青年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其次,构建分层分类的政治引领工作机制。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榜样示范工程”等为抓手,依托“励志团校”等第二课堂平台,引导青年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之上,以及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之上,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效实践中,注重问题导向,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克服因虚无主义影响而产生的自我建构危机,从而确立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其认清自我的本质。最后,充分把握全媒体时代的网络宣传特征,主动占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新阵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探索网络育人的创新与实践。注重夯实全媒体阵地,运用短视频、互动直播等创新宣传形式和QQ空间、知乎等宣传载体,不断丰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更好地引导并服务青年学生。

第二,构建理性价值认同,引领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价值问题是现代性历史境遇中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当代中国正处于以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发展趋向的现代化过程中,要引领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多种价值和价值观冲突,运用理性思辨,构建理性的价值认同和选择,引领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充分挖掘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深度。首先,哲学维度的考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供给,要引领青年学生从“美好生活”的本源中构建价值认同。其次,深入历史维度来理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美好生活是一个历史进程,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这需要一定时间,也需要一定空间,需要每一代人不懈地奋斗,要引领青年学生从美好生活的发展中构建价值认同。最后,从物化生存中超越。美好生活建立在不断提升的生产力水平之上,同时也是扬弃“物的依赖性”向“自由個性”转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生活图景。青年学生要在变动的世界中把握不变的价值追求,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其内心自觉,主动适应新要求、强化新思维,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构建价值认同。

第三,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11]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纷繁复杂,西方敌对势力无时无刻不在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试图通过“文化掘根”“解构英模”等方式带偏青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1],要引领青年学生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精神生活的温度。其一,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觉。要善于引领青年学生在对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全方位思考中逐步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觉,并从文化自觉中建构青年学生的自我认同。其二,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坚定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在文化自信中实现青年学生的社会认同,从源头抵制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其三,在知行合一中厚植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青年学生的个人责任担当和历史时代使命,真正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之中。

结语

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图景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征:一方面,多样性、活泼性、互动性成为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积极元素,青年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判断,可以更加便利地借助网络媒介、社交平台等,参与讨论、加强沟通、获取资讯,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在这一特定的历史发展场域中,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认知,所折射的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世俗化、价值观念的认同危机与道德观念的失范风险,在这些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图景背后,其实质是青年学生精神生活所陷入的现实困境。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異化状况普遍呈现,而其中的物化问题和个性化困境,已累积成现时代精神生活的总体问题。我们需要清醒地洞察精神生活在特定时代所呈现出的不成熟性与过渡性,全面考量并积极应对所处时代问题,敏锐观察发现问题、辩证思考分析问题、积极实践解决问题,实现马克思笔下“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2]过程的转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使青年学生精神生活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3],同心同德,携手前进。唯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方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http:∥www.cac.gov.cn/2019-08/30/c1124938750.htm.

[3]快手大数据研究院.2019快手内容报告发布:日活突破3亿 点赞量超3500亿[EB/OL].(2020-02-24).http:∥qiye.chinadaily.com.cn/a/202002/24/WS5e53950 ca3107.bb6b57a1ff7.html,

[4]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 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6]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0.

[7]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46.

[8]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83-184.

[9]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4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598.

[1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EB/OL].(2019-06-16).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6-16/c1124628547.htm.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青年学生全媒体时代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