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
[摘 要] 在高三一年的历史复习课中,习题训练是举足轻重的一环:它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做题方法、提高高考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提高备考有效性的桥梁。教师应该在精心组合出高质量的训练习题、选择好恰当的训练时机、把握好有效的训练方法、做好训练后的讲评和反馈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高三历史;习题;有效性
如果说有效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的话,那么历史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就是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对所学过的历史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对历史习题的思维与解题方法进一步熟练,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浓厚。在高三一年的历史复习课中,习题训练是举足轻重的一环:它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做题方法、提高高考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提高备考有效性的桥梁。既然习题训练在高三历史备考中的地位如此重要,想方设法提高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就变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高三历史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呢?根据本人对高三习题训练课的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应该在精心组合出高质量的训练习题、选择好恰当的训练时机、把握好有效的训练方法、做好训练后的讲评和反馈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精心组合出高质量的历史训练习题
精心组合出高质量的训练习题,就是解决“练什么”的问题,这是提高高三历史习题训练的前提之所在。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各种历史高考复习资料、历史高考网站上充斥着取之不尽、良莠不齐的训练习题。如果历史教师不考虑这些习题的质量、不考虑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的要求,不考虑本校学生的實际,对各种复习试题不加选择地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必将造成训练的低效甚至无效。要想实现训练的高效,训练题的高质量是前提。一般来说,高质量的训练题有以下几个特征:(1)高度的指向性,即训练的习题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范围之内,尽量避免偏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练习,以节省学生有限而宝贵的时间。(2)贴近实际的现实性,即所选的习题既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与当前社会的时政热点有机结合。(3)能够激发学生训练热情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一般来说,在较长时间的复习与训练之后,学生很容易对复习和训练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这时候设计一些多样、新颖的题目,使学生愿意练、乐意练就成为提高训练有效性的关键。为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训练积极性,笔者在设计历史训练题时,即设计了适合大部分同学做的基础题,也设计了适合尖子生做的提高题,既有文字性选择题,也有漫画性选择题;此外,为了使学生在新鲜快乐中训练,还有意搜集一些新颖有趣的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如在复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就选用了下面一道题。
下面是关于清朝后期一富豪家境的描述:世代耕读持家的赵翁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擅长经营土地;二儿子为人长于算计,喜欢做生意;三儿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书求功名;四儿子身染恶习吸食鸦片。请你判断,若在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背景下,赵家四个儿子中,哪一个最能继承家业,还能把家业做得更大?
A.大儿子 B.二儿子 C.三儿子 D.四儿子在给学生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复习课时,我就选用了下面一道题:
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不少同学反映这样的习题训练既巩固了知识,也放松了身心,还增强了对历史复习的兴趣,练后很长时间还印象犹新,可谓是一练多得。
二、选择好历史训练的最恰当时机
选择好训练的最恰当时机,也就是解决“何时练”的问题。历史习题的训练时机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掌握、巩固、迁移和提高的效果。何谓训练的最恰当时机?笔者认为所谓最佳的训练时机,就是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掌握之后的不太长时间内。在这样的时机下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而且老师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性都是有益的。例如,一个小的历史知识点(如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分工)的最恰当训练时机,就是在复习完这个知识点后马上选取一两个与之相关的习题进行训练,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大的历史知识体系(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的恰当训练时机,就是师生一起归纳梳理完这个知识体系后再进行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一个大的专题知识体系(如近代中国思想)训练,就应该安排在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派别及主张影响有了系统的总结掌握之后。总之,选择恰当及时的训练时机,将会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反之如果老师在学生对学习过的历史知识没有扎实系统掌握的情况下就仓促、频繁地训练,训练的效果势必会降低。
三、把握好有效的训练方法
把握好有效的训练方法,也就是解决“怎么练”的问题。好的训练方法,可以使训练的效果事半功倍。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在训练方式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应仿照高考试卷容量和时间要求,进行限时训练
高考对做题时间和速度有明确的限制,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力争做得又快又准确,高考才能取得理想成绩。为此,笔者经常告诫学生要把平时的训练高考化,把平时的练习当高考,不仅要注意班级、姓名、学号等基本信息的填写,还要做到独立思考完成,更要把握好时间:历史单科25道选择题应在30分钟内完成,每道主观题的平均用时为15分钟。通常地讲,限时训练开始后,大部分学生会很快进入竞技状态,思维高度运转,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这样的限时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逐渐提高,对高考节奏和强度的适应能力也逐步提高,在真正高考中也不会产生紧张心理。
(二)训练的侧重点应明确
高三学生的历史复习时间有限,训练的侧重点也应明确:多训练学生不会做或容易做错的题目,多训练有利于提高知识技能、答题技巧和思维能力的题目,多训练取材于社会生活现象的新情境新材料题。另外,不同类型的训练,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异,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单元训练中应以基础知识训练为主,在第二轮的阶段专题训练中应以能力训练为主。在第三轮的模拟中应紧跟高考命题趋势以体现新情景、新理念、新材料、新问题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训练为主。
(三)训练中应注意历史做题方法、技巧的渗透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在历史习题的训练中,多注意给学生渗透一些做题技巧和方法,从而让学生在高考中做得又快又准确,其重要性和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同样重要。如在高三一年的选择题训练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根本原因”选择题的做题规律,笔者专门选择了下列一组题目:
(1)有别于“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的文人画,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2)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逐渐成为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其根本原因是
A.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
B.古典主义不适时宜,已几乎绝迹
C.浪漫主义遭到强烈批判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是互相排斥的
通过这类训练题,大部分同学掌握了“根本原因”型选择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方面分析,政治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根源,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总之,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渗透做题方法和技巧,不仅有利于学生总结历史思维和规律,还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练后生巧的效果。
四、做好训练后的讲评和反馈
训练不在频,而在评,可见高效的训练也离不开高质量的评讲和反馈。在传统的高三历史训练后,经常是教师讲解,学生对答案,其间可能还伴有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和不满。反思这种做法,它不仅没有充分发挥讲评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降低了他们历史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高效的讲评和反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有备而评
这个备包括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首先是学生有备:参照答案对训练习题有所消化吸收,对本人可以消化更正的题目有所归纳总结,对需要老师重点讲评的题目心中有数;其次是老师也有所备:对学生每道题的正误情况心中有数,对学生训练成绩优秀、态度认真、某道题做得比较出色、进步较大的学生名单充分掌握,对学生需要讲评的内容了然于胸。例如,在市一模理科基础历史试题评讲前,笔者认真统计了一个班的试题得分情况,并制作了如下表格:
根据此表格我把评讲的重点放在得分率比较低的65题、67题,并且搜集了与这两题知识点相关的题目以备归类训练。总而言之,在师生有备后再评讲,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二)充分发挥讲评的激励功能
在高三持续一年的备考里,各学科铺天盖地的练习常常令高三学子备感疲惫,而训练成绩的不理想也会使他们缺乏成就感。此时学生更多需要的是激励而非批评和讽刺挖苦。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最佳的状态,每次训练后我对每位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统计,寻找尽可能多的“借口”表扬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进步较大的同学给予表扬,主观题书写工整规范、态度认真端正的同学也给予表扬,个别同学答某道主观题有独到见解的也同样给予表扬。例如,在给一个班评讲市一模历史试题前,笔者专门播放了自己制作的一张以光荣榜为题目的幻燈片,上面不仅有13位历史分数在30分(满分为36分)以上优秀同学的名单,还有8位超过了学校平均分的后进生的名字,这些受到表扬的学生看后深受鼓舞。我发现,这样经常的有理有据的激励不仅进一步密切了我与学生间的关系,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复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
(三)重视训练后的反思和改进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可见训练而无反思,反思后而无改进,训练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在每次的训练之后,笔者有意识地思考自己设计的习题是否合理科学,训练的方法是否得当,习题的数量是否适中,讲评是否做到了有的放矢,在训练中暴露了哪些自己应该改进的问题?在认真的反思之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搜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和相关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和归类训练。在自己反思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这次训练的习题都考查了哪些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自己扎实掌握没有?这个题目的相似题目有哪些,本次训练的失误有哪些,失误的原因是方法不得当或是其他。在学生认真的反思之后,还督促他们整理错题集,经常翻翻看看,仔细回顾其中的错题,回忆当初出现错误的原因和暴露的问题,以吸取教训,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复习方法。
总之,高质量的训练题是提高历史训练效果的前提,恰当的训练时机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必备条件,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认真的反思和改进是提高训练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只要在精选训练习题、选择恰当的训练时机、把握好有效的训练方式、做好训练后的反思和改进上下功夫,那么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后对所学过的历史基础知识才必定会进一步巩固,对历史习题的思维与解题方法必定会进一步熟练,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必定会进一步浓厚,高效的训练效果也一定会成为现实。
[参 考 文 献]
[1]谢俊杰.核心素养下高三历史习题评讲课的探索——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13).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周永强.看讲练——谈谈如何有效进行高三历史复习[J].中学历史教学,2009(1-2).
[4]陈晓琴.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中外教育研究,2009(1).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