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行春 方金旭
摘要 为客观评价中粳品种在桐城的适应性、产量水平和综合抗性,确定桐城市中粳主导品种,2019年在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开展了中粳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宁粳9号、皖垦粳11036在桐城种植,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好、成熟期适宜,适合作为主导品种。
关键词 中粳稻;品種;性状;产量;安徽桐城;2019年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04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为客观评价正在桐城市推广的中粳稻品种的适应性、产量水平和综合抗性,确定桐城市今后中粳稻主导品种,2019年收集了12个中粳稻品种,以当粳8号为对照开展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桐城综合试验站试验田进行,前茬为空闲田。排灌条件良好。
1.2 参试品种
参试中粳品种共13个,全部为常规品种。其中,试验品种12个,分别是徽粳701、徽粳722、武运粳31、宁粳7号、宁粳8号、宁粳9号、秀水121、皖垦粳11036、润稻118、华粳123、镇稻18、长农粳1号;对照品种1个,为当粳8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当粳8号作对照(CK)。试验采用大区同田对比设计[1-3],不设重复,大区面积91.2 m2。品种间设30 cm走道。
1.4 试验实施
参试中粳稻品种于5月28日播种,采取湿润育秧方式。6月28日移栽,秧龄31 d,人工栽插,栽植规格20.0 cm×16.7 cm,每穴栽插3~4苗。大田基施45%中东牌复合肥(15-15-15)669 kg/hm2,在栽插前犁耙时全层施入;7月4日追施尿素112.5 kg/hm2,8月11日追施尿素112.5 kg/hm2。7月19日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8月19日防治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7月4日结合追肥进行化学除草。7月25日放水搁田,8月2日复水,幼穗分化期田间保持5 cm左右水层,扬花结束后田间保持干干湿湿,收割前7 d断水。
1.5 气象条件
秧田期气温正常,秧苗生长较好;移栽后至分蘖期,气温正常,有利于秧苗返青和分蘖;7月下旬天气晴好,日最高气温偶有超过35 ℃,但强度不高,对植株生长无不利影响;8月上旬至中旬气温和湿度适宜,日照充足,有利于参试品种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故2019年参试品种整体穗形较大,且病害较轻;8月下旬至9月,天气晴朗,基本无降水,试验田靠提水灌溉,对水稻前期灌浆没有影响;除10月5日出现弱降雨外10月依旧无有效降水,试验田无水进行灌溉,对参试品种后期灌浆有一定影响。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
观察记载各参试品种的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日期,计算播齐历期和全生育期。田间每个品种取2点、每点10穴计20穴,测量株高;并数取每穴有效穗,计算单位面积有效穗[4-6]。分蘖盛期至成熟阶段观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及其他病害发生情况。灌浆至成熟阶段观察各品种的植株倾斜和熟期转色情况。每个品种分3点取样,每个取样点取有代表性植株5穴分别进行室内考种,考查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个小区取3个点,每个点取30穴脱谷测算产量[7-8]。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宁粳9号最早始穗,长农粳1号最迟始穗。齐穗以宁粳9号最早,为8月18日,播齐历期82 d,较当粳8号(CK)短20 d;以长农粳1号最迟,为9月11日,播齐历期106 d,较当粳8号(CK)长4 d。秀水121和长农粳1号的播齐历期较当粳8号(CK)长,其余参试品种皆短于当粳8号(CK)。
试验品种全生育期137~154 d。最短的是宁粳9号,为137 d,较当粳8号(CK)短11 d;最长的是长农粳1号,为154 d,较当粳8号(CK)长6 d。全生育期较当粳8号(CK)长的品种有宁粳7号、华粳123、武运粳31、镇稻18、秀水121和长农粳1号,宁粳8号与当粳8号(CK)相同,其余品种短于当粳8号(CK)。
2.2 经济性状
参试品种有效穗数246.0万~417.0万穗/hm2,宁粳7号、宁粳8号、润稻118和长农粳1号有效穗数较少,不足300万穗/hm2;徽粳701最多,达417.0万穗/hm2。穗总粒数以宁粳7号最多,平均达到230.9粒;以秀水121最少,平均只有138.2粒,较宁粳7号少92.7粒。穗实粒数以宁粳7号最多,平均达到186.8粒;以徽粳722最少,平均只有103.3粒,较宁粳7号少83.5粒。参试品种结实率差异较大,平均结实率为79.4%,以润稻118最高,达90.8%;以徽粳722最低,仅为67.6%,两者相差23.2个百分点。参试品种平均千粒重26.0 g,千粒重高于28 g的品种有武运粳31和长农粳1号;宁粳9号千粒重最低,为22.8 g,较最高的长农粳1号低5.4 g。
2.3 产量
由于在栽培上采用重施基肥和加强水分管理等措施,再加上8月上旬至中旬气温和湿度适宜、日照充足,2019年参试品种整体穗形较大,且病害较轻。因此,大部分参试品种产量较高(表2)。参试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以宁粳9号产量最高,达11 388.0 kg/hm2,较当粳8号(CK)增产21.6%;其次是皖垦粳11036和武运粳31,分别较当粳8号(CK)增产19.5%和17.8%;与当粳8号(CK)相比,仅有长农粳1号和徽粳701减产。
2.4 抗性
2.4.1 抗病性。根据田间调查,纹枯病轻发生的是宁粳9号和华粳123,其余为中发;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未见发生。
2.4.2 抗寒性。润稻118和宁粳8号抗寒力弱,皖垦粳11036抗寒力中等,其余品种抗寒能力强。
2.4.3 抗倒性。成熟时华粳123植株全部倒伏,徽粳722倒伏面积80%,宁粳8号倒伏面积60%,皖垦粳11036植株80%倾斜,其余品种成熟时均呈直立状态。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宁粳9号产量11 388.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当粳8号增产21.6%;全生育期137 d,较对照当粳8号短11 d,分蘖力较强,为中粳早熟品种;有效穗331.5万穗/hm2,穗总粒数183.3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2.8 g;苗期叶色淡绿,中后期转绿,叶片较宽,剑叶直立,茎株粗壮,株形紧凑,株高较矮,穗颈和穗轴较粗壮,成熟时穗呈直立或半弯状,穗大粒多,着粒较密,后期熟相好,抗倒;不足之处是抽穗期早,千粒重偏低。皖垦粳11036产量11 193.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位,较对照当粳8号增产19.5%;全生育期141 d,较对照当粳8号短7 d;有效穗336.0万穗/hm2,穗总粒数163.6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6.2 g,属穗粒兼顾型品种;苗期植株中等,叶片挺直、长度中等,叶色绿,株型适中,后期熟相好;株高94.4 cm,矮于对照当粳8号,抗倒能力一般;生育期较早,米质优,口感好,产量较高,适合在桐城市推广,在栽培中一定要加强健身栽培,防止倒伏。武运粳31产量11 029.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3位,较对照当粳8号增产17.8%;全生育期151 d,较对照当粳8号长3 d,有效穗304.5万穗/hm2,穗总粒数201.3粒,结实率77.2%,千粒重28.1 g,属大穗型品种;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度好,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强,叶色绿,后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偶有短顶芒;田间纹枯病中发,未发现其他病害。
13个参试品种平均全生育期146.9 d,平均株高96.7 cm,平均有效穗数315.0万穗/hm2,平均穗总粒数172.0粒,平均结实率79.4%,平均千粒重26.0 g,平均產量10 219.38 kg/hm2。由于在栽培上采用重施基肥和加强水分管理等措施,再加上8月上旬至中旬气温和湿度适宜,日照充足,2019年参试品种整体穗形较大,且病害较轻,8月下旬至9月,天气晴朗,基本无降水,试验田靠提水灌溉,对水稻前期灌浆没有影响。除10月5日出现弱降雨外10月依旧无有效降水,试验田无水进行灌溉,对参试品种后期灌浆有一定影响,但大部分参试品种都较对照当粳8号增产。
4 参考文献
[1] 唐茂艳,王强,陈雷,等.适合稻鱼系统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J].中国稻米,2019(3):129-131.
[2] 李立中,张长海,方金旭,等.桐城市2015年中粳新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6(10):100-102.
[3] 刘延刚,陈军,张永涛,等.优质香粳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1-3.
[4] 方玮,王景波,彭名山,等.临湘市中稻新品种品比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14(10):22-24.
[5] 杨建忠,吴越.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生产比较试验[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1):19-20.
[6] 杨建忠,徐洁,郑丽,等.中粳类型水稻新品种试验[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1):24-25.
[7] 陈建忠,林佩佩.2016年泰州地区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38.
[8] 李洁,王曙光,杨武广,等.不同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52-54.
收稿日期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