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验证和评价增效控失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开展了增效控失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新型肥料增效控失肥能够在一次施肥情况下保证玉米整个生长期的养分需要,既节约肥料用量,减少养分流失;又能降低施肥劳动强度,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玉米活秆成熟,省力节本增效。
关键词 玉米;增效控失肥;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014-01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通过与常规复合肥施用效果对比,探索增效控失肥在固镇县玉米上的使用效果,以期为加快推广新型肥料增效控失肥提供理论支撑[1-3]。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田概况
示范田设在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土壤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茬为小麦,产量为8 250 kg/hm2。固镇县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839.4 mm,全年日照时数2 251.2 h,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32.02 kJ/cm2。供试土壤为砂浆黑土,土壤pH值6.3,有机质23.45 g/kg,全氮0.12 g/kg,碱解氮95.43 mg/kg,速效磷21.65 mg/kg,速效钾96.6 mg/kg。
1.2 示范材料
示范作物为玉米,品种为登海618。
供试肥料:40%增效控失肥(30-5-5),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40%普通复合肥(30-5-5)。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增效控失肥、普通复合肥。其中,增效控失肥处理一次性底施675 kg/hm2,生长期间不追肥,示范面积2.67 hm2;普通复合肥处理底施75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示范面积0.67 hm2。其他中耕除草等管理措施相同[4-6]。
1.4 试验实施
6月11日播种,采用新型4行玉米旋播机,免耕板茬直播,种肥同播,耕地、施肥、播种一次完成,种肥隔离良好,平均行距60 cm、株距25 cm,留苗6.75万株/hm2,玉米出苗后采用苗后除草剂除草[7-8]。9月29日收获,全生育期106 d。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通过对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调查,施用增效控失肥的示范田玉米长势稳健,对环境适应性更强,最后果穗大小、籽粒饱满度都明显好于施用普通复合肥处理的玉米。施用增效控失肥的玉米幼苗阶段发育相对迟缓,但进入拔节期后,随着发育进程的加快,增效控失肥肥效优势明显,整体敦实,根扎得深,吸肥吸水能力增强,特别是2019年苗期遭遇的涝渍灾害,后期较频繁的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抗倒耐涝能力增强,肥劲平稳,收获时绿叶保持的多,熟性更好。但整个生育期各阶段的发育进程差异不大,基本一致(表1)。
2.2 农艺性状
施用增效控失肥的植株发育稳健清秀,根系较多,叶片厚实,茎秆增粗,光合能力增强,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快;尤其进入成熟阶段,植株抗早衰、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强,更有利稳健丰产(表2)。
2.3 果穗性状
施用增效控失肥玉米果穗稍大,秃顶小,产量、品质有所提高。经田间取样调查,在2019年自然灾害相对较重的情况下,施用增效控失肥处理玉米产量达8 033.25 kg/hm2,较施用普通复合肥处理增产634.05 kg/hm2,增幅8.57%,增产效果明显(表3)。
2.4 效益分析
施用增效控失肥处理,播种、施肥一次完成,省工省力;而施用普通复合肥处理,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需追施氮肥,增加追肥成本675元/hm2。
施用增效控失肥处理,植株发育粗壮,促根增茎壮叶,提高吸收肥水能力,植株抗风、抗早衰能力增强,尤其是在追肥阶段遭遇干旱不能按时正常追肥的情况下优势明显;还可促进果穗发育,延长功能叶光效,加快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减少秃尖,增加果穗籽粒,提高单产,增加收入。2019年示范田平均玉米产量8 033.25 kg/hm2,较普通复合肥处理增产634.05 kg/hm2,按2019年玉米收获时的收购价1.76元/kg计算,同等条件下至少增收1 115.93元/hm2。
固镇县地处淮河以北,近年来,玉米生育期高温干旱及梅雨期强对流天气频发,对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施用增(下转第16页)
效控失肥,可以增强玉米抗逆性,防止后期脱肥、早衰,为玉米丰产奠定基础。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新型肥料增效控失肥,能够在一次施肥情况下保证玉米整个生长期的养分需要,既节约肥料用量、减少养分流失,又能降低施肥劳动强度,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玉米活秆成熟,省力节本增效,是目前新型化学肥料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4 参考文献
[1] 刘松涛,陶华,曹雯梅.“红四方”控失肥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12):72-73.
[2] 周祺,陈进厅,濮永赛,等.云南省保山市玉米施用控失肥效果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1):59-61.
[3] 宋毅军,邵西锋.控失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及其后效作用及试验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2):37.
[4] 蒋迁,李磊,张凤路,等.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6,20(6):52-57.
[5] 白珊珊,万书勤,康跃虎,等.雨养条件下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9):46-49.
[6] 蒋迁,李磊,张凤路,等.控失肥与普通化肥对夏玉米养分积累与生长发育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6,31(4):199-205.
[7] 宋兵.控失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及其后效作用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21):117-118.
[8] 周祺,陈进厅,濮永赛,等.云南省保山市玉米施用控失肥效果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1):59-61.
作者简介 李剑锋(1970-),男,安徽固镇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