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作用与应用策略

2020-06-21 15:24周喜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史料思维能力

周喜

史料是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它为我们缅怀过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史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史料,一种是间接史料。史料作为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出发点。

一、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有了很大的难度。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是背历史,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史料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史料进入课堂,促进了师、生、教材三方的良性互动。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史料为我们寻找历史真相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帮助。教材之外的历史,需要借助史料来探知。教师在提供史料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探寻史料和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和教材内容有联系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展示更加具体详细的史事,让学生通过史料探寻历史真相。在对这些史料的学习与探索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激发了兴趣。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的策略

1.坚持适度、适量、适时的原则。

(1)史料的适度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史料辅助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内容相对较难,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把握适度原则,寻找合适的史料。例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中,教学内容较多,还涉及了民族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难度相对较大。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达赖的金印图片、清入关的图片、西藏与中央关系的文字资料等。这些史料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2)史料的适量原则。

历史在发展中留下了大量的史料。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选用的是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的史料。所以,在史料的选择上要遵循适量原则,寻找出课堂教学需要的史料。例如,在教学《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时,教师并不需要整个唐朝的史料,需要的是能对重点内容进行补充、便于学生理解的史料。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皇帝荒废朝政,杨贵妃得宠,节度使势力膨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一段历史,教师可以提供关于安史之乱的图片,用图片帮助学生串起这一段史事。对史料的适量把控,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学重点,巩固和加深对这一段历史的学习。

(3)史料的适时原则。

学生习惯于将第一印象视为真理般的存在,于是,有些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电视剧中呈现的历史就是真历史。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把握时机,在恰当的时候运用史料,纠正学生脑海中错误的印象。例如,在学习《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时,有些学生认为,隋炀帝是一个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没有什么贡献的君王。其实不然。通过相关史料我们知道,前期隋炀帝在政绩方面还是有所贡献的,并且文采斐然。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适时地应用史料,帮助学生客观且真实地认识历史。

2.以问题为导向,善于设问。

在应用史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例如,在教学《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史料,让学生思考史料背后有着怎样的史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皇帝是谁、“贞观之治”形成原因,以及“开元盛世”统治者的贡献等。

3.利用历史教材,选择合适史料。

对于史料的选择,要基于教材。例如,在教学《宋代经济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利用史料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如展示一些图片史料,或者文字史料,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

三、史料的启发性

学生在对史料的分析过程中,能培养思维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曹操由最先的优势地位到最后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三国之初的史料。最开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且广纳贤士,实力较强。但后来的赤壁之战使曹操失去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史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学习历史的参考资料。对于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史料,我们应该满怀敬意地去使用它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史料能支撑我们去寻找历史的真相。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史料的重要性,合理地运用史料,从而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史料思维能力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