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中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应用研究

2020-06-21 03:37叶兴道
吉林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术吗啡罗哌

叶兴道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400)

椎体骨头移位、弯曲等症状可通过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矫正,恢复腰椎正常功能。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固定融合术质量在不断提升,并长期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疼痛剧烈是围手术期面临的主要问题[1]。为降低患者痛感,口服、注射等类型镇痛药物被研制出来,有学者提出单纯用药效果不佳,应尝试多模式镇痛,经长期临床实践验证,此镇痛模式效果显著[2]。本研究重点探讨多模式镇痛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共126例,按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女33例,男30例,年龄45~70岁,平均(60.37±2.15)岁;对照组患者女28例,男35例,年龄46~71岁,平均(62.23±1.58)岁。两组患者体重、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排除标准:肝功能、肾脏功能障碍者;在术前有服用镇痛药物者;精神状态失常者;身体素质不符合手术设施标准者。

纳入标准:均系腰椎狭窄、退化等原因;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否认精神病史。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镇痛方法,给予患者自控镇痛泵。术后转移回病房,患者疼痛感强烈时肌内注射镇痛药,药物为盐酸哌替啶,剂量:单次50 mg,切勿频繁注射。

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模式镇痛,围手术期镇痛如下:术前镇痛:用药塞来昔布,在手术前3 d服用,剂量为单次200 mg,2次/d,手术日早上停药。术中镇痛:采取静脉泵注麻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术中时刻注意患者体征变化,及时调整镇痛药物注射速度;缝合前在竖脊肌周围进行注射,用肾上腺素+罗哌卡因+酮咯酸+吗啡混合液进行注射,吗啡用量不得超出5 mg,稀释混合液后方可注射,皮下组织、竖脊肌注射量对半。术后镇痛:将托烷司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及生理盐水制成混合液,稀释到一定浓度后通过静脉镇痛泵注射,若患者痛感强烈考虑使用盐酸哌替啶。

1.3观察指标:①记录每个时间点患者疼痛评分(VAS),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到两组患者评分。时间点为:术后3 h(T1)、1 d(T2)、2 d(T3),下床时(T4)及出院(T5)。评估标准:9~10分为重度疼痛,6~8分为中度疼痛,2~5分为轻度疼痛,<2分为无痛感。②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例数,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随时间推移,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在T1、T2、T3、T4、T5时间点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分组例数T1T2T3T4T5对照组638.43±1.107.21±1.025.31±0.584.25±0.373.15±0.12观察组637.11±1.01①6.31±0.78①4.01±0.15①3.23±0.25①2.12±0.13①

注:与对照组对比,①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分组例数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总不良反应对照组632(3.17)3(4.76)1(1.59)4(6.35)10(15.87)观察组631(1.59)0(0.00)1(1.59)1(1.59)3(4.76)χ2值4.203P值0.040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外周神经、中枢神经相互配合传导疼痛,单纯用药只能阻断某处神经元传导,对疼痛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尤其是腰椎损伤程度较重患者,围术期承受痛感较为强烈,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患者手术效果。部分患者术前难以忍受疼痛,会服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导致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变差。为进一步降低腰椎损伤患者内固定融合术中痛苦,研究者提出多模式镇痛,此镇痛方法一经提出迅速在临床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

在本研究中我院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联合镇痛模式,将口服镇痛剂、注射液等应用在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中。多模式镇痛将患者疼痛全方位覆盖,镇痛操作可行性强,止痛快且时效长[3]。塞来昔布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术前镇痛药物,服药后患者消化系统正常运作,凝血系统活动正常,镇痛不会影响机体正常活动。术中麻醉取全麻方式,将患者身体机能维持在稳定水平,抑制神经传导痛感,若患者神经根水肿严重,可向患者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缓解水肿的同时抑制器械牵拉引发的激惹反应。

缝合前在竖脊肌、皮下组织处注射混合麻醉剂,其中吗啡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成分主要为生物碱。据相关研究显示,吗啡镇静效果良好,与其他阿片受体联合使用,协同镇静效果更佳。但吗啡进入人体后会对激发伤害机制,增强机体疼痛敏感度,大量使用吗啡会增加不良症状发生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吗啡剂量[4]。

为保证镇痛效果,在降低吗啡用量同时,可与肾上腺素、酮咯酸、罗哌卡因联合使用,肾上腺素作用机理为:控制血管收缩频率,延长其他联合药物起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作为酰胺类药物,罗哌卡因镇痛作用强,通常采用局部注射方式,进入人体后对组织、神经传导机制进行阻断,但不会影响运动神经活动。据相关研究显示,罗哌卡因有毒性,心脏、神经系统被大量罗哌卡因浸润,毒性较强,因此不宜大量注射。酮咯酸属于类固醇类药物,抗炎能力强,作用与吗啡相似,有效减少吗啡用量。酮咯酸进入人体后,前列腺功能受到抑制,前列腺素分泌量减少,进而抑制人体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患者痛感。有学者用小鼠进行实验,发现用药后小鼠消化系统功能正常,未发生血小板抑制情况,由此可见酮咯酸使用后无不良症状,安全性高。术后取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托烷司琼一定剂量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泵注射,有效延长镇痛时间,减轻患者痛苦[5]。研究显示,给予多模式镇痛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显著下降(P<0.05)。

综上所述,镇痛方案决定手术镇痛效果,对比单纯镇痛与多模式镇痛发现,多模式镇痛覆盖面广,镇痛时间长,能显著降低患者痛苦,术后患者很少发生皮肤瘙痒、恶心等不良症状。

猜你喜欢
融合术吗啡罗哌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