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芬 罗永春
摘要:土掌房是哈尼族传统民居的原生形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具有留存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土掌房的数量急剧减少,这意味着哈尼族民居及其文化正在逐步消逝,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基于对哈尼族及其民居文化的保护,M村针对土掌房进行了一户一方案的改造设计,通过修缮加固、原址翻建、整间留存等方式打造出安全稳固、经济适用、满意度高且兼具土掌文化的民居。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及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民房改造;土掌房;哈尼族;黑树林特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4.014 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4-0099-08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Renovation of Hanis Tuzhangfa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aking M Village, Black Forest District,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Daifen, LUO Yongchun
[Abstract] The Tuzhangfang is the original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house of the Hani people, bearing heavy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retaining value and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number of the Tuzhangfang has been drastically reduc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hich means that the Hani residential house and its culture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and will be submerged by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Hani people and their residential culture, M village has carried out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a household with a plan for the Tuzhangfang, and has created buildings which are safe and secure, economical applicable, highly satisfied and full of Tuzhang culture, through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original site reconstruction, and retention of the entire house.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for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of ethnic minorities.
[Key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enovation of house; Tuzhangfang; the Hani Nationality; Black Forest District
哈尼族的傳统民居之一的土掌房源于古羌人的邛笼碉房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几经变迁,具有就地取材、绿色生态、节约空间、节省成本等特点,体现了哈尼族人民自然、质朴的生存理念,蕴含着宝贵的建筑经验与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土掌房被钢筋混泥土取代,传统风貌难存,这逐渐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乡村是我国乡土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1],而少数民族的民居则是其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对土掌房改造的研究,对于充分了解哈尼族的民族文化,进行民族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同时,对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背景下哈尼族民居的改善等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省黑树林特区M村哈尼族的土掌房改造为例,探究其改造方式并呈现其改造范例,在此基础上对其改造价值进行探讨,为其他地区的民房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1 M村土掌房基本情况
M村隶属于黑树林特区,是MJ县贫困村之一。MJ县属于典型的“四区”,即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 “两高、一低、一差、三重”[3]。M村位于MJ县城东南部,在县城与政府驻地(黑树林特区)之间,距县城17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由11个自然村、13个自然组组成,全村共有585户,2339口人,以哈尼族为主(95%以上),杂居着汉族、彝族等民族。根据相关文件可知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2020年)为:“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4]。对照这一标准,2018年M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24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68元,农民人均有粮达510公斤,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高达100%,全村人民(符合缴纳人群)均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每家每户有家庭医生签约。换言之,在“两不愁三保障”几项标准中,只有民房问题尚未达标,成为了使M村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而且由于2018年9月8日MJ县发生5.9级地震,破坏了部分民房的安全稳固性,其中以土掌房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
M村土掌房多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是土木(或土坯)结构的平顶房,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掌房对于现代的适应性越来越差:一是土墙、土顶、窗小(甚至无窗),所以其通风透气透光程度不足,甚至白天也需要开着灯;二是厨房(烧柴火)的烟雾将墙熏得黑黢黢的,而且存在人畜混居问题,卫生得不到保障(人畜混居问题在2017年已经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土顶过厚而梁柱较少,所以有的房梁被压弯,墙体倾斜等,且其抗震能力也较弱;四是大家比邻而居,十分拥挤,道路即排污沟渠,人居环境卫生十分堪忧(见图1)。总的来说就是“建筑空间狭窄、室内光线较差、空气流通不顺畅、卫生条件较差等”[5]。
然而历经岁月洗礼,尤其是那些在经过5.9级地震依然完好的土掌房也具有一定安全性、经济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一是土掌房大都就地取材(生土/夯土、木材、柴草、竹篾等),这使得其成本低廉,且节能环保,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念;二是M村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天气炎热,土掌房是土墙土顶,土层约厚20厘米,具有一定隔热保暖的作用,所以其具有冬暖夏凉的功效;三是M村属于山区,群山连绵,所以土掌房也大都依山而建,结构紧凑,哈尼族比邻而居,房顶之间畅通无阻,十分节约空间,也可以看出哈尼族人民的团结与和谐。
最重要的是土掌房的“建筑风格、式样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6],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片区的哈尼族土掌房一般包括正房和偏房。正房的轴心位置是堂屋,其功能是家人商量事情或者招待客人的地方,相当于“客厅”,堂屋的两边是卧室,第二层一般不住人而是用来储存粮食和摆放各种用具,屋顶则作为晾晒东西(尤其是粮食)和大家茶余饭后休息话家常的场所。偏房一般低于住房,主要包括耳房、天井、杂物间等,楼顶亦可作为晒台(从上方俯视,就是两个长方形拼接的造型)(见图2)。
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精准扶贫的大力推进,哈尼族传统民居正在急剧减少,这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M村现有土掌房数量较少、多为危房且居住者多为经济困难家庭。目前,M村共有房屋603间(603间为在住房,闲置房未统计),包括砖混结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土坯房(即土掌房)和大砖房,其中土掌房48间,约占总数的8.0%。经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人员认定,这48间土掌房中有B级3间、C级12间、D级33间(AB级为安全稳固住房,CD级为危房)。所谓危房,即“房屋结构已经严重损坏,或是承重构件已经属于危险构件”[7]。此外,在这48户居住者中,有非四类人员23户(大多经济条件差),四类人员25户(包括建档立卡户16户,残疾人户和低保户5户,农村特困分散供养人员4户)。
2 M村土掌房改造范例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非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发〔2018〕48号)指出:“对具有历史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合院式、干阑式(木楞房、垛木房、竹楼、吊脚楼)、土库房(碉房)、土掌房和蘑菇房等传统特色民居不能‘一刀切简单认定为D级危房”[8]。换言之,改造的时候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全部推倒重建。M村工作队根据房屋实际情况,结合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和意愿,针对土掌房进行了一户一方案的改造设计,力图打造出安全稳固、经济适用且最大程度保留土掌文化的哈尼族民居。
2.1改造方式和补助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鉴定结果,属于整栋危房(D级)应拆除重建,属于局部危险(C级)的房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拆除重建、原址翻建或修缮加固,B级以农户意愿为主(可改造可不改造),经过统计分析出M村48间土掌房的改造方式和数量(见图3)。
其中,“并户”是指有儿有女的老人单独居住须归并儿女家的情况。并户和外出户(常年外出者)的房子不做改造。拆除重建者:四類人员(建档立卡户,低保户,残疾户和农村特困分散供养人员)补助4万元/户、非四类3.5万元/户;原址翻建(不区分四类与非四类)补助3.5万元/户;修善加固(不区分四类与非四类)补助1.5万元/户。在此,拆除重建不具备讨论的价值,因为其已经被钢筋混泥土所取代,原貌不复存在,故只呈现整间留存、修缮加固及原址翻建的土掌房案例。
2.2土掌房整间留存范例
整间留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外出户的房屋(土掌房),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可以挂上“外出户”的牌子保存下来,但是这些土掌房大都年久失修,不具备参观和留存的价值。二是并户之后空出来的土掌房中级别为B级且又极具土掌房韵味的就可以保留下来(见图4)。
上文图4中所示土掌房的户主YC为一位70多岁有子女但并未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按照文件规定需要并归子女户。届时,这间土掌房将空出来,无人居住。这是一间典型的土掌房,墙体周正,安全稳固,包括一间正房和一间偏房,正房分上下两层,一层包括堂屋、卧室3间,二层堆放粮食。偏房设有厨房、柴房、杂物间等,偏房上面可以作为“晒场”(晾晒粮食、衣物)或者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部分石棉瓦是后面添加上去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漏雨和保护墙体(遮挡房檐水)。
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并户之后多余的房屋需要拆除,所以原本这些无人居住的房屋需要拆除,然而这些房屋尚安全稳固,拆除实在可惜,可以整间保存下来,作为一个“标本”、一个“历史遗迹”,展示和延续哈尼族的民族民居文化。
2.3土掌房修缮加固范例
修缮加固是针对房屋问题较少,只需要少部分改造的情况,整体依旧保留原来的样子,主要就是钢管加固、内墙亮化、地板硬化、外墙美化等。修缮加固是最被推崇的一种方式,“各地要大力推进加固改造等低成本改造方式。要尽可能提高加固改造的补助标准,在政策上给予激励支持。要制定适宜当地情况的改造方式方法, 根据不同类型危房进行技术把关指导”[9]。经过统计和分析,M村修缮加固的土掌房一共有8户,分正房和偏房的设计,前者通常分为三步:一是清除原土掌房顶,用方管作支撑柱撑起四榀人字钢屋架,屋架用方钢、角杆等加固;屋面用琉璃瓦建盖。二是清除土掌屋顶,后者用方管作柱支撑,顶用钢架,晒台取掉一部分土,做防水处理后浇筑厚混凝土。三是做防护栏,边用铁皮包边,用方管作柱加固。此外,墙体也需要进行改造(这可以同时享受人居环境提升方案的相关补助政策):方案一是客厅内墙用砂浆粉墙,石灰刷白,卧室内墙采用扣板亮化;外墙采用挂钢丝网粉砂浆和白灰,后墙体水沟用砂浆抹平,大门和窗户要进行翻新或更换。方案二是内墙用墙纸包边,屋顶用天花板,外墙仅用1.2米高的水泥浆罩面,上部分保留原样。
当然,由于每一户的房屋情况存在差异,所以会在预算之内做一些简单的调整,以M村修缮加固户TXX户为例,其外部主要更换了正房房顶(用彩石瓦代替石棉瓦),质量和美观程度更高;清除了偏房原来的土掌层,减轻房梁的压力,用彩石瓦重做偏房顶,留足够光照与透风区域(见图5)。墙体采用的是方案二,即是内墙用墙纸包边(由于预算原因,墙纸比水泥石灰粉墙成本更低),屋顶用天花板,外墙仅用1.2米高的水泥浆罩面,上部分保留原样,内部加固则采用的是方管加固(见图6),地面未硬化的也需要进行硬化(包括天井在内)。
偏房设计了一个透光区域,改善了室内光线较差,通风透气不足情况;土墙保留,内墙用墙纸包边,看起来不仅干净整洁,而且也更加美观;地板硬化,屋顶安装天花板,美化亮化程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见图7);保留原房梁,再用方管作柱支撑,顶用钢架用钢管加固,大大增强了房梁的耐压力和防震能力。目前房屋四周的环境还需要进行卫生清理(属于整村人居提升项目)。
2.4原址翻建范例
原址翻建针对土掌房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但墙体周正可保留的情况,以M村YKW户和YDQ户为例,设计了详细方案(见表1)。
原址翻建是采取“包干”的方式,即3.5万的补贴资金全部给施工队,施工队必须将所有项目一一落实。以YKW户和YDQ的实际改造来看,原址翻建不失为一种土掌房改造的方式,在传统土掌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术和元素,打造新时代的“土掌房”(见图8、图9)。YKW户正偏房均为土顶,均需要清除,然后与TXX户一样,用彩石瓦做顶,预留采光区域,正房的两间卧室还做了窗户2扇,保障房屋的光线和通风透气。方管和钢管加固,内墙的改造参考YDQ户,两家基本一致,因为户主自己出了一部分资金,所以内墙采用的是水泥和石灰来亮化美化。其效果比墙纸包边更佳,因为经过处理之后,墙体表面更加平整,而且比墙纸的“寿命”更长。
经过改造之后,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看起来都焕然一新,但依然保留着土掌房的土墙、梁柱及内部布局等,住起来依然冬暖夏凉,但是比以前更加安全稳固,且光线充足、通风透气,干净卫生等,实现了民房改造的基本目的。
3 M村土掌房改造经验探讨
3.1因户施策,打造民族化民居
首先,工作队员要做到“户户清”。要了解每家每户的经济、人口、房屋情况等,如此才能因户制宜,制定最适合农户土掌房改造的方案(修缮加固、原址翻建或者重建),如此既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农户节约资金,又能够确保农户住上安全、稳固和舒适的房屋,同时还能最大限度杜绝因建房致贫或者返贫的情况出现。
M村驻村工作队员也指出,住房保障并非是要将所有的房子全部改造成千篇一律的钢筋混泥土样式,这样呆板而没有特色。因此,如果土掌房的安全稳固是有保障的,那么他们首先推荐给农户的改造方式是修缮加固,这种改造方式不仅性价比较高,而且还能最大限度保持土掌房的原样;而如果房子局部存在危险,就建议原址翻建;如果房子是属于整栋存在危险,那就只能拆除重建。总之就是要根据农户的实际和房子的情况来确定改造方式。
其次,工作队员要统筹兼顾。哈尼族传统民居改造要有两条首要的原则:一是全面听取民众的心声,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二是也通盘考虑,尊重传统民族特色。“坚持、保护和继承传统,不等于顽固地疆化地坚持民族性,发展、改革和创新模式,也不等于彻底的全面的现代化”[10],所以工作队员必须统筹兼顾,不能“一刀切”而要在传统和现代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农户对工作队员所提出的改造方案不满意或者不认同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充分听取农户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最后形成一份双方都能够认可的方案,为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尽管这项工作费时费力,但是M村工作队员都表示,这是自己职责所在,他们不会因为农户不同意预设方案就放弃,他们对国家把他们派到基层的任务有着清晰的认识,目标就是建设好乡村,让贫困户脱贫,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尽管房子全部重建对于他们来说是最省心、省力气的,但是他们却秉持着自己的初心,不会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来达成扶贫验收“住房保障”的目标。
3.2因工制宜,创新民房改造政策
首先,工作队员要善于总结。“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是满足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关键举措,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11],所以要精准解读和一一落实。政策通常是自上而下且多半具有普适性,但具体的工作却各有特殊性,每个地方的实际存在差异,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农村工作队员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既要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宣传落实,也要善于将工作中看到的、听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向上级反馈,以丰富理论和政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驻村队员表示大部分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遭遇特殊的情况,因为各个地方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所以就要就事论事,特事特办,若确实找不到政策依据他们就上报请示,总之是要把问题解决了,让老百姓满意了。
其次,工作队员敢于创新。对于土掌房整间保留的方案,工作队员表示并没有相关政策,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種感悟。因为看着一间又一间的土掌房被推翻代之以钢筋混泥土的房子,他们觉得比较惋惜,担心以后哈尼族的子孙都会遗忘这种式样的房子或者只能在网络上看到,以后也不会再建造这样的房子,导致这门手艺失传。所以他们积极向领导反映情况,申请将部分土掌房保存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尽管现在还没有得到具体答复,但他们表示还会积极争取。
在民居方面要达到安全稳固,那么在目前的条件之下,自然是钢筋混泥土的房子最为稳固。但在经历5.9级地震之后部分土掌房依然屹立不倒,足见其稳固性,且哈尼族土掌房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不论是基于建筑文化还是历史文化的视角,其都具有保存的价值和意义。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融合,使得M村的扶贫工作队员一方面倾力为农户打造高性价比的民居,让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文化,尽力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3因势利导,增强哈尼族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不可否认,精准扶贫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城镇村寨的建设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小镇变成了大城市的缩小版,具有地域特征的村落失去了传统的民族特色,与之并存的是传统文化逐渐消失”[13]。然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居的历时性和丰富性更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14],值得保护和传承,对其进行改造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
事实上,土掌房冬暖夏凉,住着很舒服,砖房反而很燥热。但目前也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即许多哈尼族很嫌弃这种土掌房,称其为“烂房子”,认为只有穷人才住这样的房子,而有些钱人都住进了楼房,所以在保存土掌房的过程中也不免遭遇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哈尼族的文化自信无疑是一条可行的道路。那么,何谓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5]。此外,文化自信,也“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6]。哈尼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民居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故而他们也应该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首先,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对当今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7],但是“人民群众追求先进的生产生活模式是一种自然规律,村寨原有建筑的改造是进步的必然结果”[18]。因此,在新时代如何改造民房才能留住乡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农村现今的年青一代通常待在外乡的时间多于故乡,所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并没有那么深厚的情感。只有使其产生对本民族民居生态文化的认同,才能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继而使少数民族民居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其次,要加强对哈尼族传统土掌房的保护与传承教育。一位学者曾言:“建筑就是凝固为物体的人生。人生在客观事物中体现得最全面、最完整、最生动具体的,莫过于建筑”[19]。从这个层面,哈尼族的每一位同胞都应当义不容辞地去保护土掌建筑。但是保护并不代表不改变,因为“传统民居不仅能反映一个时期人民的居住状况,还能呈现居住者的精神面貌”[20],如原来的土掌房窗子小,内屋阴暗,不利于人身心的开阔,所以应该对其进行“亮化”改造。此外,还要善于借用自然的力量并融合其他民族的优良文化,保存和提升自己民族的文化[21]。加强民众对于传统村落社会文化价值的公共认知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民房改造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基于此,要加强对哈尼族传统土掌房的保护与传承教育,要让哈尼族同胞理解自己民族文化观念,理解土掌房的文化功能及生态意义。如此才能更好地对其加以改造,既保留传统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4结语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村落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村落魅力之关键。扶贫是断穷根,提升幸福感,而非忽视历史,自断“文脉”。抛弃“土掌房=危房=推倒重建”的定势思维,理性思考,采用修缮加固、原址翻建、异地重建等方式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民居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22]。哈尼族土掌房不仅具有浓厚乡土气息,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民居文化,所以其改造应将时代要求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少数民族民居特色,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如此,在夺取扶贫攻坚的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们依然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且繁盛的国度,也依然是一个能够“记得住乡愁”的中华民族。
参考文献:
[1]许建和.乡村振兴——建筑人才[J].中外建筑,2019(4):1.
[2]刘大邦.哈尼族传统民居之土掌房的适应性研究[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六届优秀建筑论文评选.北京: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2:103-110.
[3]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2).
[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J].老区建设, 2011(23):12-18.
[5]唐毅.传统山地建筑的生态价值评析——以滇南彝族土掌房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27-29,35.
[6]周德翔.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进——以墨江县雅邑乡密切地村布孔支系“土掌房”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59-64.
[7]张磊,周雪飞.农村危房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科学,2018,9(6):40-41.
[8]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非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的指导意见[Z],2018.
[9]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亟需认定标准和程序[J].城乡建设, 2017(20):4-5.
[10]周德翔.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进——以墨江县雅邑乡密切地村布孔支系“土掌房”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59-64.
[11]陈永玲.农村危房改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审计报,2019-04-17(2).
[12]《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J].党史文苑, 2019(7):56.
[13]林立平,朱媛茜,朱炫霖.城镇化过程中傣族文化在村寨建设中的应用——以新平县戛洒镇为例[J].大众文艺, 2018(15):249,11.
[14]邱红.西部(新疆、西藏、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文化与开发[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15]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J].理论导报,2016(8):7-9.
[16]《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中国出版,2019(13):4.
[17]吴昊,杨明珠.滇中傣族土掌房的建筑特色及其与民俗文化的关系[J].艺海,2018(3):115-116.
[18]孙亚静,秦卫明.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民居的生态保护研究——以贵州沿河土家族为例[J].中国市场,2016(21):208-209.
[19]鄭光复.负正论——建筑本质新析[J].新建筑,1984(2):12-15.
[20]温涛.晋东南汉族传统民居的民族学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1]李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研究[J].美术大观, 2008(9):184-185.
[22]佚名.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理论导报,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