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2020-06-19 08:18马敬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马敬丽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于教材的解析以及生活中案例的运用,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注意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变成意识层面的潜移默化。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教育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正确法制观念的形成以及道德品质与修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学科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现状,文章从当前《道德与法治》中存在的问题切入,浅析了在教学过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并且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一、目前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未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虽然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应该以教材为主要线索来进行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完全依赖教材,而忽略了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后性与局限性。然而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中探索教学补充案例,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多维度呈现,融入有效地师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效利用。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梳理,综合运用各种资源。

2.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一般喜欢运用“填鸭式”教学,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知识的数理,再以自身的理解来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在课堂中更多是在记录与记忆,所以在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对于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学习效率难以提高,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在课堂中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题,所以在教学内容中难以避免的会有一些教师个人的主观意识,以至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减少。

3.教学过于表面化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了大量的案例讲解来拓展教学内容,但由于案例太多,而每一个案例又没有深入地解析,也没有建立起其与课程内容的内部联系,所以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把案例讲解当成“听故事”,虽然兴趣度很高,但是学习效率并不高,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1.深入德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

德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以及创新精神等教育,德育有多种途径,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就必须重新定位道德与法治教育,增强主动性,并改变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教学前,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联系教师自身经历,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于德育知识进行强调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最后教师的行为对于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力,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与生活中不断完善自身,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此外,教师在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时间练习的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渗透“德育”理念,从课程的各个环节中重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够为学生之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生命的思考”单元中,教师要注意以自己的感悟来阐释生命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生命。

2.利用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新闻以及案例,增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的“成长的节拍”中,需要学生认识到从小学到初中的角色的转变,并且发现生活的变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认识,所以教师在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学生观察生活以及自身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来深刻体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享进入初中后的心理感受以及生活体验,對比小学的学习以及生活,感受到以及步入一个人生新阶段,从而意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程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并且加以总结,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渗透式的教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所以教师在选择深入解析的案例时,需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以及直观性。典型性是指案例具有明显的特征性以及代表性,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深度探讨,同时也能够从不同角度与各部分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容易形成学生的记忆点。直观性是指案例不能太过于抽象,要易理解、以拓展。

3.利用多种方式,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情节教学氛围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激情以及课堂的教学趣味。创建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问题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以及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等等。疑问时不断进步的源泉,教师通过设问引起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然而在设问的过程中进不能随意设问,也不能无目的设问,要做到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学生想象的空间,已到达深入探讨课堂的目的。例如在“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教学,如在你的生活中友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你交友观念以及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变化?你和朋友最近的一次发生矛盾是什么时候?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友谊的力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和问题导入有一些相似性,但联系实际更将教材中的内容生活化,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多媒体教学能够巧妙地通过创意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将教材中的大量的文字形象化,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拓宽视野。

结语

“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初中生有着阶段性的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各种思想以及行为都不够成熟,而近年来各种校园暴力以及打架斗殴事件频发,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并且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树立法治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余先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

[2]郭小龙.如何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J].新课程(中),2019(1)

[3]冉兴富.初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J].南北桥,2018(3).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