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旗
寒冬已过,万花重开,经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长“寒假”后,大学校园终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熟悉而年轻的身影。在这漫长的4个月里,有老师变“主播”,网课花样繁多的学习生涯;有远亲近邻不得见,网络情谊一线牵的社交生活;也难免有不回家母慈子孝,一回家鸡飞狗跳的家庭关系。疫情像是一个偶然而至的停顿,它让我们有机会以全新的方式触摸我们原已熟悉的生活。那么,疫情对于在校大学生又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来适应疫情所带来的种种改变呢?
在校园里的时候,规律的课程学习、丰富的学生活动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能够让我们大多数人保持作息规律;而宅家期间,“自由”的时间安排,熬夜的快感,和“我为什么要起床,反正起来也没有什么事情做”的空虚感可能会使很多同学昼夜颠倒。在校园里,操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为同学们的运动生活提供了触手可及的便利,而疫情居家,却可能让很多同学的运动步数停留在1000以下。再加上美味的食物,舒适的床铺,无处不在的WiFi、空调等种种诱惑……很多同学都感到难以保持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我们都知道,大学阶段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但自主学习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外在的压力和环境的影响之外,常常需要明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遇到困难时强大的自我驱动力作为支撑。在学校学习时,老师的带领监督、学霸同学带来的同侪压力、室友间的互相督促和影响都是有助于我们认真听讲、积极完成学业的外部力量,而疫情隔离下的网络学习则让我们远离了这些外部力量,一些自制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可能会出现作息紊乱、网课摸鱼、频繁分心等情况。如今临近期末,考试迫在眉睫,回想起这小半年竟然不知道做了些什么,不免觉得焦虑担心。
我们更多地与家人共处同一空间,也有更多闲暇去一起做事情—这有利于亲情的增进,也可能会激化原有的矛盾。而原先家庭外的人际支持—比如朋友、同学等,则不再能想见就见。在这学期的心理热线接待过程中,有许多来访学生的困扰都与原生家庭有关。疫情拉近了他们与家人的距离,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彼此间由于时代、环境、认知等多方面带来的鸿沟暴露无遗,沟通的不畅和不理解让他们感到无助和孤独。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有效应对这些由疫情带来的改变呢?
我们都知道,自制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我们无法同时通过“自律”来完成很多任务,那些看起来“自律”的人,往往是因为已经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就像疫情期间,我们大多数同学都缺乏长期锻炼、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的习惯—虽然明知那是好习惯,可总是难以养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通常好习惯产生的效果都不是立竿见影的,而不好的习惯往往很快能带来短期的满足。所以,比起自律,我们可以更多尝试养成良好习惯。比如,想想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养成好的习惯,这个习惯可以给自己带来怎样的获益,让自己体验到哪些与从前不同的生活;比如,改变周围环境,学习的时候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运动的时候带走零食等;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将行动方式与自己喜欢的事物绑定,比如在跑步的时候听爱豆的歌,在早起之后先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
我们可以先使用备忘录和任务清单(check list)来记录自己每天应该完成和实际完成的事情,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原因,了解哪些困难和分心物容易让自己中断学习;然后使用日程表,根据自己前期的记录进行调整,将时间列入其中,按照时间-任务匹配来逐項完成。在做计划时,当然也要考虑价值和优先级,将精力集中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而非被紧急事情所困住。可以尝试使用由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两轴组成的优先级矩阵,将每日的学习、生活等事项列入其中,并时常提醒自己关注重要但不紧急的部分。
很多人际冲突的产生,都是由于沟通不当和触犯边界所造成的。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注意身体,这本是一份关爱的心,在表达时却有可能会变成“天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就知道玩手机,你再这样就别在这个家里待了”;或是孩子本来只是希望父母多理解自己一些,却可能会说出“你从来就不懂我,不爱我”这样的话。对于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而言,和亲人相处时如果双方都能够更有边界感,不是互相纠缠过度干预,也有助于减少矛盾。
当然,变化中总是蕴含着机遇,这次疫情也是一个让我们重新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进而自我成长的机会。接纳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了解这些信号,顺应变化,并在接纳中进行更多尝试,这对于大学生朋友们的心理素质提升大有裨益。当然,如果你感到一个人应对这些挑战有困难,如果你尝试了上述方法依然觉得难以排解时,也要记住,自己永远不是孤单一人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变化。及时向学校的心理中心或社会上专业的心理平台求助,让专业的力量给自己更多支持,相信你可以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