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的寒假,因為新冠疫情,显得格外漫长。老师和学生都宅在家读书、学习。为了帮助老师们、同学们更加有效地度过居家的日子,有机构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云伴读”活动,请名家、名校长带领老师们品读教育经典,在阅读中照亮彼此。本期,我们继续刊发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俞正强校长的授课内容,以飨读者。
一、回顾
前面三讲中,《学记》的内容很有逻辑。例如,先讲“教之所由兴”,然后讲“教之所由废”,再讲“既知所由兴,又知所由废,可以为人师”,然后讲“学者有四失”,这样前后都联系得比较紧密。又如,第二讲中,有“大学始教”“大学之教”“今之教者”,这三个“教”连起来前后结为一体。但是,从这一讲开始,就没有前面这么紧凑了。当然,这也很有
意思。
二、善继人志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这句话让我们想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就是一个“比兴”。先有一个比方,从“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引入,一个很善于唱歌的人,使别人抑制不住地想学习他的歌。同样的,一个善于教的人,会让人不自觉地跟着他的“志”。
“志”指的是什么?“志”在很多时候是“志向”,本书将“志”理解成“意之所存谓之志”。“意”又是什么意思?是“心有所忆谓之意”。所以“志”可以理解为“善教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善教者”让学的人明白,这个想让学的人明白的东西,有时候是知识,有时候是心向,我们都可以把它理解成“志”。善教的人很快就能让人明白并接受他想要表达的“志”,有时候是透过行为,如听鼓,听到的是鼓声,明白的是韵律,韵律可能就是“使人继其志”的东西。
怎么样算“继志”呢?“教”通常要“言”来实现。对于“言”有几个要求:一是“约而达”,二是“微而臧”,三是“罕譬而喻”。“约而达”是指语言简洁,但到位。“微而臧”是指语句少,但寓意丰富。“罕譬”是指用尽量少的比喻让大家明白。以上三点是对“继其志”的补充。
三、慎择老师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这段话有个结论“择师不可不慎也”,说明“择师”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句话倒过来就是另一句话,咱们“为师不可不慎”。所以有时候看到这里心情挺沉重的。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如何理解“师、君、长”这三个字?“师”自然是学之师;“长”是“有位为长”,有位置、有地位就可以做“长”;“君”是“有土为君”,有土地就可以做“君”。所以,我们为师之人可以先做一个“长”,然后才可以做一个“君”。这个逻辑好像可以成立。我觉得所有做老师的人,其实都不可能真的去做一个什么“长”,更不要说做“君”。我的理解是,“师、长、君”相当于老师专业成长的几个阶段,如我们现在有“新手老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名师”。这样的理解比理解成县长、国君可能要好点。
老师的基础是能“博喻”,能“博喻”的老师还可以成长为一个“为长”的老师,叫“师长”,成为“师长”后还可以成为一个被大家所景仰的、比“长”更高层次的老师—君(后面还会讲到“师严”)。会“博喻”,就能够为师了。但这个“师”能否真正赢得尊敬,后期还要慢慢成长为“长”的“师”、“君”的“师”。
怎么样才算会“博喻”?“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至学”就是达到真正的学习,最好的学习。也就是说君子明白了真正学习的难和易,并且知道了真正学习所带来的好处和困难。还有一种理解为“君子知道治学的难易,也知道学习的人的好坏”。我觉得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的。“知其美恶”,知道了学生资质的高低,了解学生,了解知识,然后就能做到“博喻”。
所以“师”不是国之君,是学之君,“师”本质上是最明白学的人,最明白学的人才能够成为学的人的“师”,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学之君,这样的人去当老师,可能就不是十分合适。因此后面有一句概括“是故择师不可不慎”。我们要尽量选择一个“学之君”的人做自己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因为自己学过,所以知道学的不容易,知道学的人的不容易,然后能够很好地因材施教,达到“博喻”。
“《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实“三王四代”是指《学记》成书之前的年代。现在是2020年,前有“上下5000年”,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前面主要是“三王四代”。
四、尊师重道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这段话又是比较独立的。“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理解为尊敬老师,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或者是师道尊严,因为师严而后道尊。“大学始教”第一个任务就是“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敬道”就是为了做到“严师”。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学生要尊敬老师,所以有一个仪式“皮弁祭菜”;二是老师要把课上好,要“严”起来,这个“严”不是严格,是令人尊敬,获得尊重。老师要努力,能够“从师到长到君”,渐渐地使自己变得受尊敬,而且不仅是被学生尊敬,还被家长尊敬。“师严”做到了,我们所讲的“道”就遵守了;“道”遵守了,“民知敬学”了。所以“敬学”的前提是“师严”“道尊”。
我们老师其实应该首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值得大家尊敬,其次反思现在学校的困难为什么这么多,学生上课听课为什么这么辛苦,为什么一、二年级时特别听话,然后越大越不听话。按道理来讲。应该是越学越尊敬老师,但事实上是越学“师严越不存”。如果用数字量化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程度的话,可能一年级学生是高于六年级学生的。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严师为难”,所以“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这个“君”应该就是君臣的君。祭祀的时候,君要跪下来拜“尸”;拜师的时候,君也要跪下来拜“师”。“师”可以“不臣”,可以接受君的跪拜,为什么?因为“严师”。因此这个“严师”,有时候是整个社会的“严师”,有时候是一个社区的“严师”,有时候是一个家庭的“严师”。这三者会带来整个社会的“道尊”,“道尊”会带来老百姓、学生“敬学”,“敬学”之后师更加“严”,“严”之后社会更加“道尊”,“尊”了之后民更加“敬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这个“严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整个国家的事情。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就是老师不用向北面站立。一般君都是坐北朝南,接受臣的膜拜,君王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两人不需要面向南北,改成面向东西。这一礼节也是为了体现“严师”。“严师”不是严格,是指尊敬老师。如果真的能做到“师严”,那么“道尊”自然而然就会来了,“道尊”之后“敬学”自然而然会来,学生们就会听话。
现在经常能听到老师讲“比较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好”。我们现在强调批判性思维,但批判性思维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能分清,有所分辨。在“有所分辨”之前应该是:第一,“我有我的认识”,这个“认识”是基于长时间的积淀;第二,我们非常认真地倾听了对方的一些想法,并且努力地想明白对方想法中的主旨,然后才能进行批评。例如,我们常说“百家争鸣”,争鸣很需要,但在“争鸣”之前要先成为“家”,如果还不是“家”就去“争鸣”,就不是“百家争鸣”。前面“教之大伦”部分有一句话,“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说的就是发表想法也好,质疑也好,先想想听了没有、听明白没有,也就是说我们的水平是不是达到了可以发表言论的层次。这些好像我们都没有搞明白,所以认为“听话都不太好”。
五、最佳对答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这一段讲进学之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生善学的话,就会事半功倍,而且还能赞美老师;学生不善学的话,会事倍功半,而且还要抱怨老师。这种理解也对,但从整段来看,我感觉“善学”不是在讲学生,而在讲老师。老师要做好这三件事情,“善学”“善问”“善待问”,这是对老师提的要求。“进学之道”是帮助学生,或者自己促进学习。
我觉得“善学”可能更多地指向教师本人,我们要做一个善学者。如果老师做到了“善学”,那么当老师就会事半功倍,而且得到学生的认可和跟从。如果老师不善学,那么当老师就会事倍功半,学生就会怨声载道。
我们要做一个善问者。“善问”的目的就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就做不到“相说以解”,学生会觉得没意思。例如,问学生一角钱加五角钱等于几角钱,学生会回答“1+5=6”,但如果把问题改成“老师口袋里有两个硬币,你估计老师现在有多少钱”,前一种问法学生听了不会有“相说”的感觉,后一种问法就会有“相说”的感觉。所以问法很重要。
还有,我们要“善待问”。“待问”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等待学生问,学生有时候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还没想到问题,所以要善于等待;另一种是对待问题,相当于我们教学中的“理答”这个词,怎么“理”就是“待”问,就是怎么对待学生们的问题。
我曾经上过一节课,受到过一个二年级学生的质疑。众所周知,“15+3”的竖式写法是从上往下写的,“15-3”也是从上往下写的,“15×3”也是从上往下写的。因此,一个学生在写“15÷3”的竖式时,也是从上往下写的。他写了一个15,然后在下面写了个3,又写了除号和一条横线,把答案写在最后。我给他打了一个叉,告诉他除法竖式不是这样写的。他就问我:“老师,为什么除法竖式这么古怪?不像加法、减法、乘法那样从上到下这么简单?”
我当时回答他:“书上就是这么讲的,哪有什么为什么。”他边下讲台边嘀咕:“规定也要讲道理啊!”这声嘀咕让我很受震动。后来我想明白了为什么笔算除法的样式跟加减乘不一样,然后专门上了一节课,叫“笔算除法”。我们对待学生的问题,要如同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就是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去叩的最关键的时刻。
学生提问的时候,我们常说“哎呀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这个问题啊,我们课后再讨论”,还有一种回答是“15除以3我们从上往下写等于5是可以的,但16除以3,我们从上往下写,余数写在哪里呢”。这样回答对不对?不对。因为学生的问题是现在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现在或以前的知识帮助他们明白,而不是用今天或以后的知识、更不明白的知识来解决他们今天已经不明白的问题。
“善待问”这件事情,其实我们做得很不够,因此学生越大越不会问问题。幼儿园还喜欢问,一年级还会问,到了三年级基本不会问问题了,到五、六年级问他们有问题吗,回答是“沒有”。为什么学生不再问问题了?不是因为他们长大了不好意思问,而是因为他们被我们“不善”的“待问”屡屡打击了积极性,然后就慢慢地不再问了。所以“善待问”是老师很重要的功夫。
我们要把学生引进学的道路,那我们首先要是一个“善学者”,其次是一个“善问者”,最后是一个“善待问者”。如果学生能碰到一个“善学者”,肯定能够“师逸而功倍”;如果能够碰到一个“善问者”,肯定能“相说以解”;如果能够碰到一个“善待问者”,肯定能够做到“从容,尽其声”,让学生慢慢地把所想的表达出来,从而成为他的想法、见解,那些想法、见解其实就是我们书本上的知识之
所在。“善学”“善问”“善待问”,这三门功夫到位了,我觉得我们就能当个好老师。老师当好了,“进学之道”就具备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