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医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化学学科教育也更加关注对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融合绿色化学理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他们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 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
人类社会的发展给地球环境造成了破坏,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只有广大国民在思想上树立起良好的绿色理念,才能从行动上体现绿色环保,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对绿色化学理念形成有效渗透,值得我们深思。
一、教学情境渗透
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环保、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化学教師应该对这些绿色素材进行充分挖掘,找出化学知识和绿色化学理念之间的融合点,随后展开教学情境设计。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各种相关图片和视频,将其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了解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驱动型问题的创设,让学生形成利用化学知识对现实问题加以解决的渴望,充分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1.生活情境
比如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的利与弊中,其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氯气价格低廉、液化之后便于运输等。而不利方面体现在氯气为剧毒气体,极少量氯气就能对人体和环境形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分析与探索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更小的消毒剂。
2.生产情境
在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内容进行教学时,利用硫磺代替黄铁矿制取二氧化硫,成本低,且对环境污染更小,使学生树立起从源头对污染进行防治的理念。而对没有充分反应二氧化硫废气的循环利用,体现出了对化学原料的充分利用,使学生树立起对资源合理利用的理念。对废气、废水以及废渣的循环利用,体现出了变废为宝的理念。
3.环境情境
在二氧化硫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利用酸雨、空气质量报告等对本课进行导入,随后以环境情境为核心,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结合酸雨对生物和环境危害,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随后,引导学生分析对酸雨进行防治的措施,以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防范环境污染的意识。
二、化学实验渗透
实验属于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和求证的重要手段,在化学实验中对绿色方案的设计,能够实现对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渗透。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结束后废物处理等环节都是对绿色化学理念加以渗透的关键点。在设计环节,部分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污染性,所应用试剂的用量无法具体确定。针对这类实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由绿色化角度着手,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实验装置,还可以在保证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应用绿色实验材料,亦或是使实验微型化。而在实验研究过程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实验废物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与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出最为绿色化的处理方案。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绿色化学思维和理念的发展。
1.实验微型化
微型化实验具备现象明显、节约实验时间与材料、降低污染等特点,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所以,针对化学实验,尽量采取微型化设计,使学生对教材实验内容和微型实验间差异的分析,充分体会微型化在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方面的优势,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节约与环保意识,促进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发展。比如在“氯气的性质”这一实验课中,如图一所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其构成包括:①气球;②分液漏斗;③长颈漏斗;④蓝色石蕊试纸(浸湿);⑤滤纸(含有Na2S溶液);⑥淀粉-KI试纸;⑦滤纸(含有KBr);⑧红色纸条;⑨集气瓶;⑩棉花(含有碱液)。
利用该实验能够对Cl2的多种性质进行证明,不但能够起到对实验原料的节约效果,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趣味性,所产出Cl2能够被充分利用,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利于学生对氯气制备与性质相关知识形成整体把握。
2.实验合并化
将多组化学实验进行合并,设计可以一同探究的装置,不仅能够节省实验原材料,还能避免对环境的多次污染。化学教材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的实验中,主要包括物质制备、性质探究以及检验性实验等,如果分别展开实验探究,会涉及到很多重复性操作,并且所使用试剂量比较大,而对于一些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形成多次污染,无法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比如,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如果将这两个实验合并在一起,则能起到良好的绿色化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绿色环保理念的有效渗透,能够推动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在促进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要求,值得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其教学方法形成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童万兴.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2):8-9.
[2]郁德贤.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2):9.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