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曙光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上海食品学会理事,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上海市食疗学会理事。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等科研和教学工作。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科学且全面的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防控传染病有三大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但此次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始终存在诸多令人不解之处。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为例,在已确认的第一批患者中,有不少人既没有去过该市场,也没有与野生动物接触的经历,更没有与患者的接触史,那么,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染给他们的呢?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及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传人途径有三种:直接传播、接触传播和可能的气溶胶传播。直接传播指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打喷嚏、咳嗽、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以及呼出的气体等,通过近距离接触被他人直接吸入而导致感染,易发生在室内人员聚集的情况下。接触传播指传染期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飞沫沉积在周围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扶梯传送带),他人的手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后,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处,进而引起感染;病毒也可以通过握手、拥抱、亲吻等行为传播。气溶胶传播指含有病毒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人吸入后导致感染。虽然气溶胶吸附病毒的可能性和病毒数量远小于飞沫,但其传播距离和范围明显扩大,既可以发生在室内场所,也可能发生在室外空间。
气溶胶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种颗粒大小相差悬殊,但是普通气溶胶的直径约为女性头发的十分之一。它看不见,摸不到,抓不住,却可以在空气中四处飘荡,令人细思极恐。那么,气溶胶中的病毒(或其他病原体)除了来自感染者的飞沫,还可能来自何方?答案是痰液。
痰液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腺细胞分泌出来的黏性液体, 可以湿润气管。当有外来异物且黏液分泌过多时,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会向咽喉部摆动,将外来的尘粒、细菌和病毒等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时就形成痰液。健康人一般不产生痰液,但呼吸道感染者的小小一口痰,可能会携带数以万计的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是名副其实的“病菌培养基”“健康刽子手”。2003年的“非典”病毒和当下的新冠病毒均可由痰液传播。
有研究发现,1毫升唾液中所含病毒数量高达1亿个,如果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将痰液随意吐在地上,经太阳照射、路人踩踏、轮胎碾压,痰液渐渐干燥,病原微生物便可随尘土飞扬到空气中,健康人一旦吸入这样的尘埃,就可能感染疾病。
随地吐痰是一种卫生陋习,是一种缺乏公德的“损人害己”行为,为传染病的传播“助纣为虐”。早在2003年,上海市政府为防治“非典”,就在《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加大了对随地吐痰者的惩罚力度,罚款的最高额度从之前的50元增加到200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随地吐痰者的最高罚款可达1万港元。新加坡《环境公共健康法案》规定,在公共场所吐口水或吐痰的人,首次处以最高1000元新币(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的罚款,第二次2000元新币,以后再犯就要罚5000元新币,甚至承担刑事责任。这些强有力的环境监管措施不仅约束了人们的不文明行为,提高了社会文明意识,更是对环境生态和人群健康的保护。
因此,我們在采取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聚会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切勿忘记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无论依靠政府还是依靠个人,无论通过立规执法还是通过文明自觉,多维度的防控意识和行为都是必要的。具体到个人,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不随地吐痰,如有口鼻分泌物应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
专家提醒:战胜疫情,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最重要、最根本、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控措施就是彻底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不让随地吐痰这一丑陋行为成为防疫防控环节的“漏网之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家人及他人的健康。
大众医学2020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