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路
(深圳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55)
随着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数量增多,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不断上升,导致护理水平降低,同时降低了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中必须对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改进,针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落实相应防范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1]。本次研究重点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和安全防范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此次研究以我院2019 年4 月—11 月收治60 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为护理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设置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60 ~80 岁,平均年龄(70.5±1.2)岁;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1 ~81 岁,年龄均值(71.4±1.7)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含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2-3]。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具体措施:①明确存在的多种风险因素,泌尿外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含护理因素、老年患者因素和手术因素。其中,护理因素指的是执行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承担工作较繁杂琐碎、护理风险较高、护理人员过度疲劳、经验或工作能力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缺乏等因素导致临床护理局限性,而引发的脱管或滑管等问题。老年患者因素指的是因患者器官、身体各组织退化,免疫力和身体素质降低,长期卧床中,存在的褥疮、便秘、低血压和虚脱等风险,以及老年患者因反应迟钝、视力衰退,导致的烫伤、坠床和跌倒等不良事件。手术因素指的是因泌尿外科术后引流管多样复杂,术后导致的引流管扭曲、阻塞和脱落等护理风险[4-5]。②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定期培训或进行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讲座,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以及对护理中风险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6]。③完善各项护理制度,良好的护理制度,可提升各项护理措施和护理流程规范性,提僧对风险因素控制效果。必须结合临床护理实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并利用质控抽查和业务考试等方式,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进行定期检测,根据老年患者个人实际,制定护理应急预案,指导护理人员应急护理,以此提升其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7-8]。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跌倒、烫伤、褥疮、导管脱落、感染和坠床几项风险发生率,发生率与护理效果负相关。统计两组护理后对风险控制率,风险控制率=(护理前风险总发生例数-护理后风险总发生例数)/护理前风险总发生例数×100%。风险控制率与护理效果正相关。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法,P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理前后各项风险因素发生率,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风险发生情况[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风险发生情况[n(%)]
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前风险总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风险总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0.00%,且干预组护理风险控制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风险发生率和控制率对比[n(%)]
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属于医院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住院群体,必须采用适合护理方式,加强对各个缓解控制与护理,以此降低风险发生率。但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有限,护理措施实施不到位,难以保证对患者护理风险控制效果[9-10]。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通过观察患者状态,提升安全防范意识,重视对引流管与伤口方面护理,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因素,做好对各个护理环节风险因素控制,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11-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后两组各项风险因素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而护理后干预组(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且干预组间风险控制率(88.89%)高于对照组(40.00%),两组差异显著(P <0.05)。可见,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护理防范措施后,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风险控制率和患者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后,通过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提前进行风险预防,并严格制定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保证患者安全,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