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白原远
“我为南沙滩社区奉献了人生中最好的15年,虽然我老了,但我的社区变美了,我无怨无悔。”
W=《中国工人》记者
Z
=张驚制
W:在您担任北京南沙滩社区党委书记的15年,社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Z:我所在的南沙滩社区属于老旧社区,通过15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自治新模式。现在的南沙滩社区内无一处私装地锁,无一处新增违章建筑。顶层平改坡、楼身保温层、地面全硬化、绿地成花园、党员亮身份、群众露笑脸,整个社区是“老而不破,旧而不乱”,居民的幸福感非常高。
W:您从2009年开始推行的“走动式工作法”架起了社区与居民的桥梁,具体是如何践行的呢?
Z:“走动式工作法”顾名思义,就是减少社区工作人员在案工作时间,增加离案工作时间,通过走动拉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让“走”成为制度,成为纽带。“走动式工作法”自2009年10月至今已经坚持了10年,520个星期一、273万多步、1643公里,共调解民事纠纷1018起,处理环境问题972起,处理无物业管理带来的问题1580起。
“走动式工作法”不是一句口号,走一天、走几个月的都不是真走。要想践行好“走动式工作法”,说到底还是要以服务居民为根本出发点,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走进居民心里,走出与居民的感情。
W:工作中,有没有某件事情让您印象深刻并且感受到了社区工作的巨大价值和内心的成就感?
Z:2008年,我借奥运会之势,从社区内的钉子户入手组织拆除违建。其间,被辱骂、人身攻击都是常有的事情,甚至会被人拿着菜刀威胁。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挨家挨户调研、推心置腹地做居民思想工作,不仅将208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还发展了不少社区志愿者。我常说,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真心、真情打动群众。
W:您是怎样帮助社区内企业复工复产的?
Z:疫情初期,我们就召开了社区党委会,成立专项小组,实地走访了社区内的103家商铺,对每家企业的人数、经营状况、员工去向等情况做了核实,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之后,再一一打电话联系企业负责人,将工作前置,这样既有利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也便于社区内的企业复工复产。
W:您的“工作秘籍”是什么?
Z:首先,要淡化自己的职位,重视自己的责任。书记只是一个名词,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社区的急难险重之事才是一个社区党委书记应有的担当。其次,要爱社区如家。我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为南沙滩社区奉献了人生中最好的15年,虽然我老了,但我的社区变美了,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