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浪地球》的视效行业发展前景研究

2020-06-19 04:43毛爱英
现代电影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国产电影人才

李 丽 毛爱英

(青岛大学 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视效已经发展为目前电影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区别于拍摄时完成的吊钢丝、特殊道具、烟火等特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需要美术或概念设计师完成概念设计、角色设定、场景设定、分镜头脚本等部分;中期需要完成镜头设计与拍摄;后期需要借助三维和后期软件”通过电脑制作完成真实的视觉效果。不仅降低了拍摄时危险场景对演员的伤害,更是创造了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幻境,视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部科幻电影的观影体验和质量。

1 《流浪地球》 视效剖析

1.1 《流浪地球》视效制作团队及总体分析

《流浪地球》视效设计包括前、中、后三个 阶段,“前期由Base FX 完成,中期由刘杨老师团队完成,后期则由More VFX、Pixomondo、Organge VFX、Dexter四家供应商联合完成”。整部电影在拍摄前一共制作了“3000多幅概念图,8000个分镜”,详细介绍了对行星发动机、地下城、逃生气囊球、运载车等的设计构思。视效镜头占比总镜头数的90%以上,其中75%的视效由国内视效团队完成,为后继中国视效电影的制作树立了榜样。

这部电影上映以来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团队对视效制作整体流程的了解以及减少流量明星的费用,将成本尽可能多地投入到视效的制作上。除了对视效制作的投入,电影内容也是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原因,电影不是单纯的去仿制好莱坞科幻电影模式,而是更多地体现中国元素,比如故事的主题是通过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人类竭尽全力保住地球,而不是迁移到其他星球居住,这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体现,可以说它是一部有着中国人文内涵的硬科幻电影。

1.2 无人机、云渲染强大技术支持及主要视效镜头

电影中逼真的上海风貌离不开大疆无人机的技术支撑,为了完整地还原,电影剧组通过无人机用三天的时间采集拍摄上海标志性建筑素材 “共计一万多张”。云渲染是整个制作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 “视效行业工业化生产的强心针”,其通过云上多个任务同时加速渲染极大地提高了渲染速度,将一个“需要物理机一百台十小时才能完成的渲染作业,仅用一小时”便可通过云渲染完成。借助云渲染技术和软件,视效师可以直接在云中渲染,缩短了渲染时间、提高了渲染效率。另外,云计算自动渲染也让视效师可以同时控制多台机器,人均机器操作量的显著增多,让更多生产力得以解放,降低了运营成本,但唯一的缺点是上云速度较慢,让很多视效制作公司望而却步。

图1 细节调整、强化美感 图2 调整灯光、光晕

爆炸、坍塌、着火、发射、冰雪等对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是这部影片的主要视效镜头,导演团队在完成这些视效镜头时主要借鉴了好莱坞“前期分配、后期结合”的方法,对资源合理应用、优化配置。也就是把处理不同环境的视效镜头分别分配给不同的视效公司,让每一个的公司都做自己擅长的镜头,同时制作极大地缩短了视效镜头的制作周期,由于每个公司的各取所长也能让细节得到更完美逼真的体现。整部电影首次出现被毁坏的中国地标城市建筑便是“冰封国贸”了,该场景主要由More VFX 团队制作,经过了层层细化、观察比较、调整磨合,最终呈现出电影中震撼人心的场景。制造冰雪视效是“冰封国贸”的重中之重,需要经过不断地观察调整来达到当时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冰雪和建筑物完美的融合。雪的薄厚、冰锥的多少、大小以及雪雾和补光的适量都是真实度的关键因素。

2 2018.01-2019.12国产电影视效情况分析

2.1 电影视效镜头与票房收入关系分析

近两年来,随着观众对震撼、极致的视觉效果的喜爱、追求,越来越多的电影团队加大了对视效的投入,也诞生了一些票房高、视效好的优秀国产电影。图3是2018-2019年部分网上公共资源国产电影制作视效镜头数及其与票房收入的关系。

图3 2018-2019年部分电影视效镜头数

2018-2019年我国内地上映电影票房在一亿以上的有86部,图3是国产电影中票房在一亿以上有网络公开视效镜头数的部分电影。

图4 2018-2019年部分电影视效镜头数与票房关系图

从图4可以看出电影票房收入与视效镜头数成正相关,但相关性不够明显,视效投资回报较低,同时也体现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机制仍不够成熟。从中也可以看出高票房电影视效镜头数相差较大,主要取决于其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电影内容。

2.2 国产电影视效发展与国外差距

虽然近两年我国在视效行业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视效好的国产科幻电影依旧占比很少,图5 是2018-2019年在中国内地排名前十的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对比分析。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内地获得高票房的进口电影基本均为科幻电影,这些科幻电影凭借突出的视觉效果和宏大的动作场面赢得了国内观众的喜爱,而国产电影排名靠前的大多为剧情片,缺乏大场面、大制作的硬科幻大片。也有一些国产电影在视效上不断取得突破,例如 《捉妖记2》相比于《捉妖记1》来说,视效上就做了全面改进,从第一部1200个视效镜头上升到1800个,由以胡巴、雪妖为视效制作主角上升到更多妖怪以及对这些角色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达。

图5 2018.01-2019.12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中国内地票房前十对比图

《流浪地球》的上映,国内电影特效制作水准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比起好莱坞大片,不管是在宏观的环境物体渲染上,还是在对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还相差很大。比如与 《流浪地球》同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全片视效渲染使用了30000台电脑,耗时4亿多个小时,其中对CG 角色阿丽塔的细节捕捉,包括头发、睫毛、牙齿、瞳孔、甚至内部骨骼都做得十分逼真,而这也正是国内特效制作十分欠缺的地方。除了对CG 人物的细节捕捉与刻画技术上还不成熟之外,我国也缺乏对粒子、流体、爆炸以及物体材质等核心制作技术的掌握。例如由美国工业光魔负责制作的 《海王》,很多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海底场景,以及风雨、雷电、海洋和各种海洋生物等通过后期的制作呈现给我们极致的视觉体验,这是许多国产电影不能做到的,因此还需要 “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并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3 中国视效行业面临的问题

3.1 高端视效人才的缺乏与视效软件使用受限

人才是视效行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我国视效起步晚,视效人才缺乏,对视效人才的教育培养不够重视,还处于“探索阶段”。 “人才结构失衡、人才断档和人员成本高”是制约国内视效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初、中级人才的培养已成规模,但会技术、懂艺术、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还是比较稀缺”,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高精尖视效人才的培养,提升技术人员的艺术审美能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做好电影。并且目前能用于视效制作的软件多为国外研发,大多正版软件都需付费购买,正规大型一点的制作公司光是软件版权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于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也就很容易导致资金缺乏的局面。

3.2 叙事内容与中国内涵的缺失

目前,国产特效电影有极大多数都过分注重视觉效果,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叙事性发展和它的文学艺术层次的思考。并且由于大多中国电影视效外包,使得它只能在符合西方文化审美的技术上来制作,导演和视效制作人员之间经常会因为内容和视效最终制作效果产生分歧。“中方导演要求的效果如果做不出来,就只能修改内容,让内容将就特效”。于是制作出的中国视效电影总是带着“浓厚的西方文化印记”,而不能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特色。张艺谋导演曾说:“我拍电影,镜头能表现到什么程度,不是由我决定的,要电脑工程师说了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导演,而我却变成了副导演。”,不管什么时候,电影的内容都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好的电影永远都要有动人心弦的剧本。

3.3 电影产业链的不完备及制作成本、特效投资占比低的局限

我国的电影工业体系仍然不完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衔接能力比较薄弱,制作技术与创意衔接难”,这也让“国产电影视效大多都外包给国外的视效公司”,一方面“使得中国的电影只能在西方已有的技术上来制作”。另一方面也让国内的特效公司失去资金的投入和积累经验的机会。

国产电影产量较大,但大部分质量欠缺。预算过低、预算超支、时间紧迫是司空见惯的问题,对视效的投资比例与好莱坞大片相比相差甚远,导演对视效制作流程的不了解和对票房收入的担心以及因为明星演员保证一定的收视,从而演员片酬占比较高,都使得特效预算过低或最终不得已压缩特效镜头来节省费用,缩短制作周期而导致视效果不足,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电影的品质。

4 对中国视效行业发展前景的展望

4.1 注重人才的培养,保证行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是视效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光要培养初级、中级视效制作人才,更要着重培养会技术、懂艺术、了解电影基本原理知识的高精尖综合性人才,这样才能做到对每一个制作环节的真正理解和创新。目前我国大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电影视效的专业,也有许多视效培养的社会机构,但培养出的大多数人才都是偏向技术或艺术,这会影响整体视效合成和技术创新,最终还是限制了整个视效行业的发展。因此,高校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地融合技术与艺术,要学习技术,更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实践学习也应该得到重视,最好能够发展 “视效制作公司和大学的紧密合作”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视效行业的制作流程,对于之后的学习也会有更深的理解,更好的把控。

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也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不论我们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除了懂得学无止境,更应该保持探索心、创新观和追溯知识源头的渴望,而不是停留在对知识表面的记忆上,所以学校的教育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注重对知识原理深层的考察。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高精尖人才更是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研精神。从企业层面来看,应该尽可能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竞争变化中立足,新人入职培训、管理者领导力培训、技术人员定期技能学习培训都应得到重视,保证企业及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4.2 加大软件研发,5G 助力云渲染,缩短视效制作差距

加强对视效软件的研发,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视效制作软件对视效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一方面避免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软件设备的版权缴费上,省出大量资金用于进一步研发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中国人自己研发的软件也进一步使视效电影的制作更加能突出中国特色。

同时,随着目前我国5G 网络的逐渐普及,云渲染技术将会在视效制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将本地复杂的图像处理传送到云上,“凭借5G 网络大宽带、低延迟的优势,上云速度将得到显著提升,行业内企业上云的意愿也会大大增强。”解决了之前因上云速度过慢带来的局限,也吸引着更多企业利用云渲染来完成视效制作,极大地缩短了渲染时间,从而也解决了之前因制作周期不足而不能如期交稿的问题,为视效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4.3 注重内涵与视效的相结合,注重中国特色与国际要求的相统一

电影视效不光是 “电影情感表达、叙事发展的重要工具”,它也是整部电影“内容的一部分”。“如果说蒙太奇是电影的叙事语言,那么特效就是电影的体验语言、修辞语言”。所以,我们进行电影制作时应该认真思考怎么完善电影的叙事语言发展,实现电影内涵与品质的提升,在视效电影创作中合理运用视效,而不是“为视效而视效”,更应该注重把中国优秀的历史英雄人物、传统文化、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社会体现在电影中,而不是一味地随从西方国家的制作大流,做出真正有内容、有内涵的中国视效电影。

5 结语

2019年,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份额已经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高品质国产电影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内地票房的中流抵柱,《流浪地球》也不负使命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科幻题材电影视效的新纪元。2020年,电影视效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期待中国视效行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也期待出现更多高质量、有内容的作品。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国产电影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调查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俄观众对国产影片有信心
培根体
毛遂自荐